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中国前30年是向贫困宣战的30年.新中国反贫困并非只是小规模救济性扶贫,而是制度变革式、生产发展式和全面建设式扶贫减贫.这些宏大的减贫工程,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极端贫困状况,实现了从低人类发展阶段向中下等人类发展阶段的跨越,为摆脱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前30年减贫经验为改革开放以来改革扶贫、开发扶贫和新时代精准脱贫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的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解释了责任与权利的观念,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分析了责任权利与权利义务的潜在关系;认为责任个体与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主体投入责任、职教功能责任、服务主体责任是农村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4.
王亚玲 《攀登》2012,(4):130-136
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分布具有极强的地域指向性,且分布较为集中,这些区域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国防安全中又具有独特的地位。本文依据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这些特征及其功能定位,提出反贫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史志》2005,(12):I0001-I0001
亲民工程:助民富民乐民安民 “亲民工程”正在建立起区域性、综合性的反贫困救济体系。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亲民基金,资金已达500多万元,在全区2个街道建成了17个“亲民救助超市”,在农村建立了流动亲民超市,为贫困群众及时提供救助。区机磁干部、文明单位等都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几年来,为贫困群众发放救助物资价值1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吕登蓉  左文华 《沧桑》2010,(2):78-79,81
教育在西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教育返贫却与教育反贫困共生。成本—收益不均衡是教育返贫的直接原因,教育收益的长周期和强时滞性是教育返贫的催化剂。通过分析反贫困的三个阶段,提出相应的解决教育返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反贫困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系统为决策支持服务的角度出发,以GIS、RS为手段,综合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多学科交叉,设计反贫困GIS的总体框架结构,研究和解决面向管理和决策的数据模型,实现致贫基本因素、贫困类型分布与贫困形势变化监测等方面的信息查询与辅助决策分析为一体的综合地理信息系统,为区域反贫困决策的各层次提供辅助分析与决策支持,为反贫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关1949年后中国乡村集体化问题,目前的学术界很少关注和思考它是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问题意识之上,以及如何评价这种问题意识及其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直认为贫困是乡村问题的核心,并认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严重的自然灾害、人口过剩、政府提取过多、文化与技术落后等因素造成了贫困问题。基于此,它提出了以集体化、水利化、机械化、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和文化与技术革命等为中心的反贫困措施。对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中共的乡村问题意识具有合理性,其反贫困政策与实践大多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但人们却长期轻视乃至漠视这些因素,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悖论现象。对集体化时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如果不和中共的乡村问题意识结合起来,就不能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甚至有可能陷入狭隘的权谋论中。  相似文献   

9.
下面这篇文章,是关于旧中国农村经济的一本小册子中的一部分。时间包括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前蒋介石统治的整个时期。非常明显,新中国同旧中国相比,新中国农村同旧中国农村相比,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大变化。但是,与此同时,在新社会身  相似文献   

10.
1949-1956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华北人民政府关于社会救济工作的统一部署,天津建立健全了社会救济管理机构,出台了职业介绍、以工代赈、生产自救等一系列社会救济政策.通过这些救济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天津在增加城市就业、消除贫困人口、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社会救济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因为自然灾害频繁,加之兵连祸结,四川农村经济濒临破产。在这种情形下,为了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国民政府下令救济四川农村。1934年春。国民政府首先办理了川西北“匪区”农贷。1935年中国农民银行又在川北之通、南、巴(等)8县组织预备社,办理农村救济贷款。1935年10月10日,四川省农村合作委员会成立,这是负责全川合作事业的行政主管机关。同时,四川省政府还指令各县设置“合作指导室”,  相似文献   

12.
孔军 《民俗研究》2013,(4):F0002-F0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巨大,包括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引发诸多研究。《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一书便是其中的杰作。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对中国社会整体变迁进行描述;第二章讨论作为改革起点的农村社会变迂;第三章就农村与城市互动引起的诸多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第四、五两章分析城市社会生活和管理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从反贫困的视野出发,对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政策、实践与经验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们分析了中国农村绝对贫困的状况和发生的原因,跟踪研究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注重用国际减贫理论分析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措施,用中国减贫实践验证国际减贫理论的有效性,总结中国减贫经验为世界其他贫困地区提供借鉴。在中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整体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之际,梳理国外学者对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研究,对于国内学界全面准确地总结中国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贫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1/3以上,加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贫困地区的形成原因,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开发工作的成就,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贫困地区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跨世纪的反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的60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大体分为前后两个30年。如何认识这两个30年的关系,不仅决定着对新中国60年的整体评价,而且影响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两个30年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新中国头30年提供的根本政治前提、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的国际条件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必要准备。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党在基本理论、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意识形态工作、国际战略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实现了对前30年的巨大超越。后30年是对前30年的完善和发展,两个30年共同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离开其中任何一个30年,这条道路都不可能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城市劳动就业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呈现不同的特点。50年代以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为主,重点是对众多的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进行救助。随着失业救济工作的全面展开,党和政府制定了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总方针,多管齐下解决不同人群的就业问题。进入60年代后,解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工作的重点,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统筹安排,城乡并举,而以上山下乡为主的工作方针,一方面阻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另一方面安排失业工人主要是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劳动,同时广开就业门路。这两个时期的城市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7.
抗战八年,蒋经国主政赣南六年,期间推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新赣南"运动,社会救济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蒋经国在赣南开展社会救济的全过程,了解蒋经国的民生理念,窥探蒋经国"建设新赣南"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化巨大,包括人口、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引发诸多研究。《中国社会变迁30年(1978—2008)》一书便是其中的杰作。全书共九章:第一章对中国社会整体变迁进行描述;第二章讨论作为改革起点的农村社会变迁;第三章就农村与城市互动引起的诸多社  相似文献   

19.
杨春英 《攀登》2005,24(2):59-62
化隆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扶贫开发工作虽有了一定起色,但由于该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扶贫开发任务仍相当艰巨.本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化隆县的实际,提出了反贫困的主要模式及政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加快该县脱贫步伐,为实现小康目标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过去36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传统城镇化的理念和路径导致城镇化过程中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出现了六大困境:一是"三农问题"和农村贫困化有固化趋势;二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三是社会排斥导致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造成城镇内部新二元结构;四是城乡资本和土地要素配置不合理,城市反哺农村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五是城镇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