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和农村的四次战略性结构调整之间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回顾这四次战略性结构调整 ,可以看到其历史规律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绝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而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方方面面 ,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是生产力的解放。只有从体制和政策上入手 ,对交织为一个整体的体制和政策问题都进行根本性的、配套式的调整 ,中国的“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2.
对推进青海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杰才让 《攀登》2004,23(2):67-70
青海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存在市场、灾害、技术、决策、素质等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约束,要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市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丹东少数民族地区整个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善.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农产品技术构成低,总体质量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市场建设滞后等。为此提出农业结构凋整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初,山西农业和全国一样。也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与“大跃进”中的失误有关,二是山西农业生产力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故从1961年起,山西省委从两个方面对全省农业进行了调整,一是贯彻中共中央《农业六十条》,调整生产关系,二是实行农业技术改革,发展生产力。农业技术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四化”,即水利化、电气化、机械化、化学化。山西在发展“四化”的过程中,有哪些特点与不足?本拟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多杰才让 《攀登》2001,20(1):77-80
青海农业在特定气候环境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适宜“冷凉性”气候的青海高原特色农业,形成区域优势和名特优产品,是新时期发展青海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而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是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潜力与定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北地区地域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然而,受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市场容量、增收潜力、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制约,不宜高估西部特色农业发展的潜力。从区域宏观层面进行西北特色农业发展潜力的客观评价,对于利用有限资金,适度发挥特色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科学协调农村脱贫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覃可 《区域治理》2021,(27):77-78
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业方面的进步有利于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有利于我国进行环境保护,还可以加强植物多样性.为了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加强植物的保护工作,在进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护植物、保护环境.本文就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林、牧、渔产值比重是49.5:3.2:29.7:17.6,农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本文分析了农业结构系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的关系,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其地域差异性,发现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业部门的变动趋势和农业结构的变化率;并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地区间农业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也是未来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布局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静波 《神州》2011,(10):162-162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民间舞蹈,其可以表现生活、表现习俗、表现历史、表现情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舞蹈是其文化历史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民间舞蹈的文化发展态势做一番浅析。  相似文献   

10.
李静波 《神州》2011,(23):162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民间舞蹈,其可以表现生活、表现习俗、表现历史、表现情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舞蹈是其文化历史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对民间舞蹈的文化发展态势做一番浅析。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与在广东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邱国锋 《人文地理》2002,17(3):59-62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农业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必须做到构建好制度平台,改革农业组织结构,发挥区域资源、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等各种优势,及时转变观念。并以广东为案例,实证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四种模式: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以政府为主导调整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生态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陕西省1978-2006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压力变化的关系。对6个反映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其载荷的大小确定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因子,并据此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生态压力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生态压力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使区域生态压力增大,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态压力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减缓了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哈大产业带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重点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大产业带是东北区的人口和产业密集带,是东北区的核心地带。文章分析了该产业带的产业发展优势,指出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原则与重点产业选择原则,结合定量分析,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案,选出了重点产业。哈大产业带重点产业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工业、石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本文探讨了各重点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53-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增长率波动进行分解,得到其IMF分量及趋势分量RES,运用方差贡献率及相关性检验其周期变化,并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对增长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波动存在3年、8年和12.4年的准周期,以准8年周期为主,准3年周期次之;56年来居民消费呈波动增长趋势,1978年是其突变点,当年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极大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1983年居民消费增长率超过临界直线,此后呈显著上升趋势。经济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是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14,29(4):98-103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深远的战略影响。北极航道的开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的海洋交通格局,在给中国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战略上的被动性。北极资源开发可行性的增大给中国增添了新的资源采购地选择和地缘经济参与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北极地区地缘政治地位的上升将改变现有的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产生新的地缘战略关系,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战略影响,中国需加强筹划应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演化特征与趋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劲松  毛锋 《人文地理》2008,23(2):67-72
本文在追溯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选取1952、1984、1990和2004年四个时段我国届存的资源型城市,从城市数量、类别和空间格局的变化,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演化的特征与规律,并剖析了其形成的根源;进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探讨,为进一步研究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调控措施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发展——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差异是区域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缩小区域差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江苏省为例,根据江苏省当前存在的区域差异,以及区域差异在空间上的表现,指出 1990年代以来,随着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空间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江的轴线发展为带状,线形结构向菱形结构转变,以苏南沪宁线为主的沿江"一"字型空间结构将逐步向处于形成中的"工"、"Ⅱ"字型转化。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将会推动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缩小区域间的差异,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略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年华 《人文地理》1995,10(3):64-67
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决定着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必须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前提。按照产业发展序列调整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分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合理利用土地,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