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江 《百年潮》2010,(3):60-63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1949年8月1Et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升格而来的。而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则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和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成,并于1948年6月15日创刊。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钱江 《炎黄春秋》2012,(4):55-58
林韦是一位忠诚于人民的新闻记者,一个毕生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他在前半生中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建,始终是人民日报的重要干部。他成长在人民日报,挫折在人民日报。晚年,他是《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负责人之一,是在  相似文献   

3.
钱江 《文史月刊》2006,(3):23-25
《人民日报》重要创始人张磐石是山西人,曾任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张磐石任副社长,主持日常工作。对张磐石漫长的革命经历,文献记载很少,人们所知不多。本文作者对此作了研究,发表这篇文章,亦是对张磐石老前辈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这是中国人所熟知的。但它曾经先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华北地区的地方性的报纸,并且两次都创刊于河北,这就鲜为人知了。 (一)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1946年4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准备出版张机关报,拟报名为“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当时的晋冀鲁豫边区,包括太行、冀鲁豫、冀南和太岳四个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收记薄一波去请毛泽茫席题写报头,毛泽东说:“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他认为报名不一定都以地区为名,于是,提笔书写了”人民日报”的报头。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6  相似文献   

5.
《人民日报》被列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一些集报界朋友很想得到创刊号,但《人民日报》到底创刊于何年何月何日,哪一期是创刊号?至今仍有不同说法。也有一些朋友很想了解这个党中央机关报的创刊史。我做为这个报纸的创刊参加者有责任提供一些准确情况。党中央对创办《人民日报》这个中央机关报,非常重视。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从酝酿、讨论、做决定、建机构,从考虑报纸的名称到组织创刊,开会多次,费时半年,有些重大措施,都是反复筹谋,亲自动手的。近来,我回忆创刊前后那一段经历后,越想越感到党中央对于创办中央机关报是…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他的舆论导向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一致的。通过研读1978年《人民日报》农业机械化、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等涉农报道,可以体会党在农村政策的大体趋向,找寻当时社会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1《人民日报》开辟收藏专版的启示2009年7月19日起,《人民日报》开辟《收藏》专版。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此举意义非凡。民间收藏至今在许多地方还未"登堂入室",许多地方政府谈起民间收藏还是讳莫如深,那里的民间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组织仍处于"另册"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钱江 《百年潮》2014,(10):13-17
正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北平正式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发挥引导全党全国舆论的旗帜作用。党的机关报每日出版,永续不断。承担如此重责,不但需要久经锻炼和考验、富有经验和较高新闻业务水平的办报群体,而且需要一个富有能力和威望的负责人,代表中共中央领导人民日报社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自 1 948年 6月 1 5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正式创刊后 ,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关于《人民日报》的筹办经过 ,有不少专家曾撰文论及。其中一个不争的史实是 ,它由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因此 ,二者均可称为今天《人民日报》的前身。“树有根 ,水有源” ,如果我们再刨根问底 :“前身”又是从何“脱胎”而来 ?寻找答案无疑是有意义的。由于这两种报纸先后创刊于 1 940年 1 1月7日和 1 946年 5月 1 5日 ,前者的来历就更值得探究一番。近日 ,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态度 ,…  相似文献   

10.
徐忠良 《古今谈》2007,(4):25-28
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从得到肯定到遭受大批判,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发生的重大转变,好像最高国务会议上热烈的掌声尚未散去,整版发表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上的《新人口论》墨香尚未散尽,风向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到底是些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1.
邓拓(1912--1966年),福建福州人,出身于晚清文人家庭。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早在1944年5月,邓拓就主持编辑出版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受命主持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这一对期,邓拓很受信任。他曾被提名为八大的中央委员,因为以《人民日报》重要地位,总编辑是应该有这个位置的。但是他表示谦让,说这个位置应当留给别人。有一个时期,还传说邓拓要去给毛泽东当秘书,也被他谢绝了。但中央还是决定邓拓出席政治局会议,以便了解中央精神,及时在报纸上宣传贯彻。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为了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如连载政治经济学教程,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利用纪念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辟栏目进行学术讨论和问答;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  相似文献   

13.
王闻 《纵横》2010,(3):15-17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中国第一大报。从它1948年6月15日创建起,几十年来,努力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宣传报道任务,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正因为这样,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夺了对它的领导权。1966年5月31日,  相似文献   

14.
正1994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一代骁将千秋英名——深切怀念陈正湘同志》一文,作者是我军第一批授衔的上将、中将,包括肖克、杨得志、王平、罗元发、袁升平、孙毅等。能够得到上述将领联名著文盛赞,可见开国中将陈正湘其人的不凡。一陈正湘,原名镇湘,字逸成,1911年9月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现在的《四川日报》是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而80年前创刊的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四川晓报》,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写作组在中国大陆曾经领导官方舆论。影响最大的是以梁效为主要笔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和曾用罗思鼎等笔名的上海市委写作组。其次还有以初澜为笔名的文化部写作组、以唐晓文为笔名的中央党校写作组、以洪广思为笔名的北京市委写作组等。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红旗》杂志,几乎每期都有这些写作组的文章。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以及《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也常在最突出的位置发表这些写作组的文章。当时的中国,普遍实行政治学习的制度,一般每周学习两个半天,至少一个半天,而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报一刊”的重要文章。写作组在当时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党报批评是指揭示和通报党领导的范围内,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以督促错误方迅速改正,并引起社会关注。党报自我批评,则是指在报纸上公开承认、检讨和揭示自身存在的问题。1948年6月15日,履行"大党报"——党中央机关报职能的华北《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创刊。当时,解放战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决战  相似文献   

18.
《救国时报》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救国时报》介绍林全民中共在国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救国时报)“AnSecoursdeLaPatrie”,原名《救国报》,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机关报。它在莫斯科编辑,在法国巴黎出版,因此历史上有“巴黎《救国时报》”之称。《救国时报》从193...  相似文献   

19.
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火磨街到河北省平山县里庄,从北平王府井大街117号到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的历史足迹,叠印着新中国的沧桑与辉煌。从昔日的一张报纸,到如今的全媒体矩阵,人民日报的变迁,也是中国文化腾飞的见证。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慕清 《神州》2012,(14):226-229
《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是一次成功的灾难报道。本文试从框架理论的角度,以《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探讨媒体对灾难报道的重大突破。本文运用框架理论,详尽而具体地分析《人民日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的所有报道,试从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是如何在报道中再现"汶川大地震"这次突发性公共事件,以及《人民日报》是如何设置这次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框架,以为今后媒体在面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公如何树立正确的新闻框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