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梅 《文史天地》2003,(12):20-23
素享“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之誉的蔡元培先生,是清末、民国以来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学贯中西,博精群籍,学识宏富,操守高洁,一生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为中外人士所敬仰。向校役们鞠躬蔡先生出任校长之前的北京大学,是一座封建保守、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有“两院一堂”之称,两院指参议院、众议院,一堂即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学堂中豪富子弟不少,很多学生一年要用上千块银元,有的甚至要花四、五千块银元。一些有钱的学生带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对读书毫无兴趣,把上大学只不过是当作自己进身之阶而已。教…  相似文献   

2.
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本名炳麟,字枚叔,因慕顾炎武(原名绛)黄宗羲(字太冲)改名维,号太炎。章太炎曾经参与百日维新,后又投身民主革命,因生性傲慢,举止怪异,而被讥为“疯子”。其实,他的“疯”极奇、极异、极含大智、大勇、大谋、大略,为人未有可及者,被称为近代学界第一疯人。一、奇妙“疯子”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章太炎东渡日本,主编《民报》,在留日学生及同盟会员欢迎会上,针对社会传闻“疯子”一事,以“不怕有神经病”为题,作即席演讲。发表了一通奇妙的“疯子”论。章太炎说:“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名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先生(1885-1959),字任潮,广西苍梧县人。  相似文献   

4.
没有黄齐生就没有王若飞,这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的一个历史事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假如没有蔡衡武,既没有黄齐生,也没有王若飞。关于这一点,还是看看黄齐生、王若飞本人的说法吧。黄齐生在1940年写的《题蔡君衡武小影》中说:“余之得摆脱奴隶的学徒生涯,君之力促’。王若飞1942年在延安写的《自传》中,深情地将蔡衡武称为“最爱我的教师”。蔡衡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名岳,伤武是号。祖籍江西,祖辈移居贵州,先在黄平县重安江生活,后到贵阳定居。其父蔡逊堂在今大十字附近开了一家商号名蔡衡泰,经营绸缎业。1896年至1898年,维…  相似文献   

5.
卫俊秀先生是山西襄汾景村人,字子英,笔 名景迅(景仰鲁迅之意)。陕西省文史馆名誉馆员、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书法博士研究生考试咨询委员会委员,是当今蜚声海内外的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他的书法作品为中外许多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以及文物单位争相珍藏。1980年,卫老为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书写了“神游古国”4个擘窠大字,制成红地泥金黑字的漆器横匾,悬挂在亚洲民族馆入口处。该馆人类学主任W·费华德致函卫老说:“佳作正在我们的亚洲民族馆中作永久性展出,众多观众,对其风神之美,交口赞誉,并因能…  相似文献   

6.
刘敬坤 《江淮文史》2007,(2):114-117
谭佛心先生,皖南泾县人,清末赴日本留学。程家柽也是泾县赴日本的留学生,可能与谭佛心先生同时。据说1905年8月,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谭佛心是入盟的第12号盟员,证之后来谭先生对国民党大老的称谓来看,传说是可信的。谭先生在日本3年,可是连一句日本话也不会说,一口泾县方言,听起来十分难懂。  相似文献   

7.
1949年余在西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布道聚会上曾多次与梅九先生晤谈,也略知一二,兹将经过记述之.那是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之后,我由太原到西安,多次去座落在西安东大街北柳巷口左近的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以星期六为安息日,与其他基督教以星期日作为礼拜上帝不同)打听一位朋友.大约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六(安息  相似文献   

8.
赵镜蓉先生原名叫赵大作;又g叫登五,晚年人皆称之赵登先,地方人又爱简称为老登先。先生生于道光二年(1822),车于光绪二十四(1898),享年七十六岁,家住江浦县东平乡大赵村(今陡岗乡勤车村),于清咸丰三年为癸五科恩贡,父迎斗为附贡,弟镜芳为安贡。清朝科举“恩、拔、岁、附、优”五贡已占其三,故云‘一门两代三等贡”,不同一般。赵镜蓉先生年幼聪颖过人,十年寒窗,才华横溢。二十出头,府试名列前茅。三十开外,已为江宁府学生。四十岁以后,誉为”江宁府六枝笔中之首”。他一生为人正直,治学严谨‘自守淡泊、不慕荣华、弃…  相似文献   

9.
已故全国政协委员王森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史学家,晚年又成了国画家。上世纪20年代末他担任北平特别市政府秘书时,做了不少好事。现叙两则,以飧读者。 (一)1928年春,王森然以北平特别市政府秘书之职,兼任设在中山公园内的北平革命图书馆馆长,同时还兼管着中山公园的日常事务。上班第一天,他按时来到中山公园西门,进门时,收票员不认识他,跟他要票,他就买了一张票进门。随后,一位公园的职员来到门口,看到王森然的背影,对收票老头说:“他是新来的馆长,你跟他要票,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收票老头一听,吓坏了,不知所措,还是这位职员给老头出了个主意,让他快点找王馆长认错。收票老头快步来到办公室,看到王森然正在铺纸要写什么。老头上前,一边鞠躬一边说:“馆长我不认识您  相似文献   

10.
丁言昭 《世纪》2023,(2):41-45
<正>在《世纪》主编沈飞德先生的微信上,得知杨小佛先生已驾鹤西去,享年105岁,我眼前立刻浮现出杨先生的身影,他的音容笑貌。我每次走进他家,杨先生总是说:“小丁,来了,坐,想吃什么?”我就会不客气地说:“随便吃什么都开心!”于是他到后面的厨房间去冲咖啡,我闻到咖啡香,马上跟了进去,抢过杯子,连说:“我来,我来。”  相似文献   

11.
蔡孑民先生自述身家轶事肖瑜1937年12月至1938年9月,我同一位热心奔走中国抗战的外国朋友常川住在香港与九龙,恰好蔡孑民(元培)先生也不公开的住在九龙。与周峻夫人及一位10岁左右的女公子,两位更小一点的男公子(最小的大约六七岁,名蔡英多,作画富于...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台湾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招徕顾客。不过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  相似文献   

13.
张圣奘先生的一生,是很有传奇色彩的,用数字概括他的人生更为精确。他发现1个“资阳人”头骨化石,考上2个状元留学生,获3个博士学位称号,出任5所大学教授,精通9国语言,著书16部,行万里路,藏万卷书,默默走过人生漫长的旅程。张圣奘教授,名新、义端,字洋...  相似文献   

14.
15.
明代后期的书法发展,导致了诸家纷争并立的局面,曾先后出现了并称四家的邢侗、张瑞国、董其昌、米万钟。相比较而言,董其昌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最大,但当时董其昌的书法并末形成派系。在其之后至康熙年间,董其昌的书法身价百倍,于朝野间影响颇著。清初的书法发展仍是帖学书法的继续,董其昌的书法是帖学书法的集大成者,因此,董其昌是明末众多书法家中较有影响的一个,同时又是明清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 著名书法家、钱币收藏家王一新先生,自号“残陶富翁”、“半桥”、“糊涂人”。1916年生于山西榆次北田镇伽西村,现居北京。幼时毕业于榆次长凝五高。7岁时,受外祖父常立都的影响,开始学习书法。初学颜柳,后改篆隶。课外又得以陈盛甫、郑思孝老师的精心指点。几十年来,王一新坚持夏不挥扇,冬不避寒,勤学苦练,博  相似文献   

17.
丁正 《岭南文史》2003,(3):25-28
风雅升沉日,天涯有此人。忧时感万劫,威风藏其神。落落时暗鸣,内热慨浇淳。钟会释四本,掷户谁能陈。晴窗偶作书,点画缕贞珉。著句钢锋劲,弩决力千钧。同侪才俊服,轻隼鸿鹊邻。闳深不可测,龙虎焉能驯。展卷惊且奇,嚼味同桂辛。俯瞰天下士,每叹鲜其伦。夜久万籁  相似文献   

18.
墨花浓湛字生光记农民书法家李云祥先生文/葛全明在豫西汝阳县有一位闻名乡里的农民书法家李云祥先生。他不但对书法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对诗词、绘画亦有研究,常自吟诗作对,文人气很重。不久前,在一次书画笔会活动中,笔者有幸结识了李先生。他今年56岁,看上去比实...  相似文献   

19.
对于杨坤炳先生。我是从认识他的书、画开始的。 记得十余年前,创办不久的小开版《书法报》上,他的一幅隶书作品,将杨坤炳这三个字深深地烙入我的脑海。此后,他的多种书体作品,在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作品集及其他报刊频频出现,对他的印象也就一次次加深。当我从《全国第五届书法展作品集》上见到杨坤炳列入评委名单时,眼睛更是为之一亮。要知道,全国展是当今书坛最具权威性的展览。 我曾一度移情篆刻,一对篆刻作品和这方面书籍分外留意。恰逢这时,在一次书法展览会上遇见《杨坤炳印稿》一书,于是立即购买。他的作品集也…  相似文献   

20.
周翔 《纵横》2020,(3):50-53
胡抱一,淮安最早的同盟会成员之一。出身寒微而自强不息,为人仗义而开明练达,起于辛亥而终于抗战。其跌宕峰谷的传奇人生,有风云际会也有孜孜以求,有左右逢源也有暗箭冷枪,有为民族民主舍生取义的慷慨,也有为朋友兄弟两肋插刀的豪情。胡抱一生逢乱世,死于内戗,其实情于当时秘而不宣,后世探究者亦寥寥。笔者幸于机缘,与胡氏后人多有接触,资以史册文讯之雪泥鸿爪,勉强整理几则珍闻轶事,以表对吾乡先辈之敬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