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清之际时事剧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云龙 《沧桑》2008,(4):228-229
明清之际的时事剧是明清之际特有的产物,它将时事题材融入戏剧这一艺术样式中,对之进行分类可以更好进行研究。现存的时事剧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反阉斗争为题材的时事剧;第二类以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为题材的时事剧;第三类以清军入侵等民族矛盾为题材的时事剧。  相似文献   

2.
明清之际是东南地区学术化的昌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吴江,不仅涌现出大批的名流雅士,而且还涌现出数量可观的女诗人、女才子,这是值得我们引为自豪的。张倩倩是明朝末年的吴江女诗人,清代徐釚所撰的《词苑丛谈》中收录了她的词作《忆秦娥》: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于明清之际一些杂剧的创作时间往往有认识上的错误,或者缺乏明确的认识。或者既已确认的时限范围还可进一步缩小。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作者汇集自己多年研究中的考辨心得.以供批评。  相似文献   

4.
明清肖像画作为中国传统肖像绘画的一个历史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没有作为绘画的主流出现,但是对于现在的人物绘画影响是重大的,它提供了一种绘画面向现实生活的可能,使中国传统绘画的中心有了转移,不再一味的关注笔墨本身。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技法上较之先前传统重彩绘画有了很大的差异,在表现上有着开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明清肖像画作为中国传统肖像绘画的一个历史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没有作为绘画的主流出现,但是对于现在的人物绘画影响是重大的,它提供了一种绘画面向现实生活的可能,使中国传统绘画的中心有了转移,不再一味的关注笔墨本身。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技法上较之先前传统重彩绘画有了很大的差异,在表现上有着开拓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庐客 《宁夏史志》2002,(4):57-58
马世龙(1594-1634),明末将领。字苍元。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人)。由世职武举中试,历宣府(今河北省宣化市)游击、永平(今河北省卢龙县)副总兵、署都督俭事三屯营(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总兵官。时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出镇辽东,荐马为山海(今河北省山海关)总兵,协助己经营辽事,以建大功而加右都督。由于孙承宗不附权阉。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明清时期东北边疆城镇兴衰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和军事斗争的需要 ,明在辽东兴建了大批城镇 ,但至明清之际 ,因后金 (清 )采取了“毁城迁民”的政策 ,明代以来在辽东地区兴起的城镇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至康熙中期 ,辽东城镇仍未恢复元气 ,其原因主要在于大量人口的外迁和清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  相似文献   

8.
从明末万历年间至清代乾隆年间,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学,在中国流传了二百多年.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期西学的流播已作了很多研究.明清之际西学得以流播,是与中国本土思想特别是王学为其提供的接应分不开的.这对于明清之际信仰价值系统的重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在明清之际"戾气"的时代氛围下,士人的心理因"残"而"爆发",因"畸"而"灭亡"。明清士人普遍滋生的这种"残"与"畸"的心理疾患,最终塑造了士人"苛"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明清之际佛书对考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一,许多明遗民迫于形势遁入空门,其记述论说逃过清朝严禁,以佛书的形式得以保存,故佛书成为研究他们的活动与思想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其二,清初顺治、康熙朝,若干僧侣入事朝廷,预闻要务,所以研究当时史事也离不开他们的作品,而这些著怍大多集中于《嘉兴藏》的续藏、又续藏部分  相似文献   

11.
明清会馆分为业缘性的工商行会与地缘性的同乡组织两类。明清会馆的起源,需要从传说与史实两个层面加以考察。就传说而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甚至先秦时代。就史实而论,其远的源头是后汉时期的“郡邸”,近的源头则是元末以来的“文会”与“文会馆”,以及讲学会馆、善会馆、试馆等。作为地缘与业缘组织的会馆,真正出现的时间是明代永乐年间,至嘉靖、隆庆以后趋于大盛。明清会馆功能的演变,则呈现出三大趋势,即从文会馆、讲学会馆向同乡会馆的转化,从同乡会馆向同业会馆的转化,以及会馆名称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陶清 《安徽史学》2006,(6):96-97
清廷入主中原,对以武力抗清复明者尽屠滥杀、血腥镇压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知识阶层的思想统治和高压利诱.大体说来,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13.
单学萍 《收藏家》2008,(5):23-27
青花瓷与山水画是中华艺术文明历程中两门辉煌的艺术。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学术界虽然存有不同的界定,但青花在元代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釉下彩品类应是没有争议的事实。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终于在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仕荣 《文史天地》2007,(12):36-39
我们曾说过"遵义注定要成为一座名城"。明末,张献忠的"大西国"覆灭后,其手下四员大将召开了一次"遵义会议",使明王朝的偏安小王朝延时不少,若非孙可望本性难移,谁知历史又将如何书写?遵义,又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明亡后,清政府出兵西南欲统一全国,对桂西土司积极招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桂西土官归顺清廷经历了一个艰难抉择,其过程呈现出复杂性和阶段性。桂西土官如此抉择不仅仅是深受"国恩"的"报恩"行为,也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因,亦有深层文化认同因素。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西洋音乐在中国内地传播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之际,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传播。本文勾稽大量中西文史料,对西洋音乐在中国宫廷及民间传播的史实进行了分析,并对明清之际几次西洋乐队进入中国进行了考证,其中很多资料均为作者发掘。  相似文献   

17.
论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学者均以经世致用为治学宗旨。这一时期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决定三大学者的经世致用表现出如下特点:一是其直接性与外显性;二是反映出强烈的爱国意识;三是代表着中国早期的思想启蒙;四是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分析明清之际三大学者治学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中国传统学术走向近代的朦胧曙光。  相似文献   

18.
李文玉 《史学集刊》2023,(4):113-124
明清之际有关宦官话题的讨论,既是对明朝灭亡原因的反思,也构成了对明代宦官政治,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宦官制度的集中检讨。在明朝灭亡后,人们虽然指出宦官参政的种种弊病,但“宦官亡国论”并不是当时的唯一声音,甚至难以构成主流观点,更多人并没有将明末宦官视为亡国的全部责任者。将视角扩展至有明一代,时人思考宦官政治的落脚点也不只在于其对国祚久暂之影响,而是更多关注宦官合法、长期、广泛的参政所带来的对于明代士大夫精神意气的摧折,从而使得有明一代难以建立理想的政治生态。在此基础上,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对整个中国古代宦官政治的总体检讨,是将宦官制度视为君主“以一人之疑敌天下”的必然产物,从而最终推演至对君主专制政体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龙纹是明清家具上的主要装饰之一。本文将明清家具上不同形式的龙纹雕饰归为"三停九似"类、螭龙类和夔龙类三大类。然后从呈现这些龙纹的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四种雕刻形式入手,具体分析其雕刻手法和处理方式,指出各自的雕刻特点,揭示了这些特点形成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20.
探讨区域文化独立性与完整性的关键,在于该区域文化中心的确立与相应地域层级的形成。本文通过考察明清时期福建各主要文化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与特色,以及福州省级文化中心的确立过程,揭示明清福建文化地域格局是行政空间体系和经济空间结构双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