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蔡玉琴 《丝绸之路》2014,(10):22-23
甘肃造币厂源于民国九年(1920)孔繁锦担任陇南镇守使时设置在天水的铜元造币厂。民国十五年(1926)8月,刘郁芳为兰州代理督办,成立甘肃造币厂,为甘肃最早的银元铸造机构,始铸甘肃银元。民国三年(1914)袁世凯像(甘肃)银币铜质试样币极其罕见,其为红铜材质,浆色自然天成,铜色更是呈典型熟旧,整体绽放五彩包浆,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云南盐业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盐井地名,其专名种类丰富,通名则相对单一,云南的盐井地名反映着云南盐业生产的方式。盐井地名具有历史继承性、时代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明清时期云南盐井地名变迁与该时期盐业发展规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盐业的大规模开发导致盐井地名数量增加。盐井地名的分布和变迁则受到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双重影响,地区盐业开发使盐井地名产生和增加,卤水枯竭、自然灾害和官方盐业政策则会导致盐井地名减少。此外,云南盐井地名的时空分布和变迁,还反映着国家经略西南的进程和汉文化影响在云南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苏则平定张进之乱王开堂苏则(?-公元223年),字文师,扶风武功(今陕西兴平县)人。自幼聪颖笃学,刚直疾恶。初为酒泉太守,汉献帝兴平年间,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发生战乱,因饥穷而避难于北地(今陕西耀县)。后转为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武都(今甘肃成县...  相似文献   

4.
刘古愚与甘肃文高等学堂周培贞刘古愚(1842-1903)名光,字焕堂,号古愚,陕西咸阳人。光绪元年(1875)中举,再试不第,遂断仕念,蛰居故里,先后在泾干、味经、崇实等书院教书。1902年冬,应陕甘总督崧藩邀请,聘为甘肃文高等学堂(后改甘肃省立第一...  相似文献   

5.
李旭 《中华遗产》2006,(3):130-137
位于云南和西藏交界处的澜沧江河谷里,生活着两个古老的民族——藏族和纳西族,他们世世代代以背盐水、晒盐巴为生。千年过去了,如今盐井人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了新的改变?本文作者先后十几次深入到盐井地区,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了当代盐井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6.
丛组 《世界》2004,(5):60-63
甘肃的名字取自古甘州(今张夜)和甘肃州(今酒泉)两地名的首字,一提到甘肃,人们会自然想到河西走廊那绵延干里的戈壁荒漠,也会想到那大漠之中的“千古绝唱”莫高原。就是在这里,创造文字,发明立法的伏开创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先河,古老的丝绸之路经历了太多的传奇故事,甘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展现出一个又一个文化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过去,在藏区喝起香喷喷的酥油茶,就会想起盐井的故事,幼时记事的时候,就听说过盐井这个地名,顾名思义,这里因盛产盐巴而得名。  相似文献   

8.
千年盐井     
李旭 《华夏地理》2001,(6):68-77
盐井的大多数居民仍认同自己是纳西族,仍以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着传统的晒盐生计,盐井也就成了整个西藏唯一的一个纳西族民族乡.  相似文献   

9.
昔日的辉煌——甘肃皮筏长途运输始末张国藩铁桥东水北门组筏现场(民国)渡人用的小筏(民国)(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昔日的辉煌皮筏运输是古代至近代甘肃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从“汉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算起,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皮筏是牛皮筏和羊...  相似文献   

10.
《陇右文博》2007,(1):F0003-F0003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全球博物馆界共同的节日到来之际,甘肃省博物馆举办的基本陈列(甘肃古生物化石展、甘肃彩陶展、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学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承办的第七届(2005—200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终评会上,榜上有名,荣膺精品奖,该奖项为中国博物馆界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2013,(21):F0002-F0002,1,I0001-I0004,F0003
王梦彤 甘肃静宁人。199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甘肃画院专职画家(1999-2011年供职于江苏徐州国画院,任专职画家),国家二级美术师(副高职称)。享受政府津贴。作品先后参加人选国家级展览10多次。曾获中国美协“上海世博会”全国美术大展优秀奖(最高奖),2013年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大展“中国百家金陵”佥奖等。  相似文献   

12.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篇《盐井赋》,系清朝乾隆年间四川富顺县自流井人李芝所撰。作者选择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之一的井盐业为创作题材,描绘了明清两代川盐生产的情况,写出盐工的苦难生活。在古代辞赋中,这样的作品是难能可贵的。明清川盐业概况与《盐井赋》的作者《盐井赋》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写作的: 四川是我国主要的井盐产地。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3.
盐井:古老采盐业和天主教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盐井乡是一个无论从文化上还是从地理物产上都非常独特的神秘之地。现在盐井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  相似文献   

14.
新疆原归甘肃节制,光绪十年(1884年)设布政使司,始建行省。  相似文献   

15.
亢骜 《丝绸之路》2006,(2):40-40
甘肃省张掖市明代大粮仓地处旧城区东北隅,旧名甘州仓,俗名大仓。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由甘肃都督宋晟始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都御史刘璋建预备仓于其内。清乾隆十八年(1753)、二十八年(1763)、四十一(1776)杜荫,  相似文献   

16.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新著《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以下简称《集释》),作为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甘肃秦汉简牍集释”系列成果之一,于2013年12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黄健 《四川文物》2003,(1):69-72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之一,本文是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芒康县盐井乡晒盐工具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对这些独具特色的文物的介绍而揭示“盐井”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生产工艺,揭开了西藏“盐井”晒盐工艺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8.
西藏芒康山区的盐井,以其沿传数百年的古老晒盐工艺和宏伟壮观的盐田,形成独特的历史地理学;而这里信仰藏传佛教的纳西人群与皈依天主教的藏族人群同住一室、彼此包容的奇景,更使盐井成为这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人文地域。  相似文献   

19.
王裕昌 《丝绸之路》2009,(17):10-15
为促进甘肃与新疆两省(区)文化交流、增进甘肃人民对新疆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09年7月1日,甘肃省博物馆隆重举办了“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  相似文献   

20.
丝路珍宝──甘肃简牍张俊民简牍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已为学术界众多人士所认可。它的产生是根源于本世纪发现的简牍资料,而这些简牍资料的90%以上是与甘肃有关系的(包括今属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河流域出土简牍)。这就是说,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地段的甘肃,在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