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搞清楚家庭公社和农村公社有什么不同;首先应該搞清楚什么叫家庭公社?什么叫农村公社? 家庭公社,也被称为家族公社,住宅公社,家長制的家族公社,父家長家庭公社,大家族,父家長大家族,父家長家族公社等等。它是随着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社会形态,它广泛地出現在各族历史發展的一定阶段上。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家族公社“乃是一个从發生自群婚并以母权制为基础的家庭到現代个体家庭的过渡阶段”(注一)家族公社的發生,它是和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發展,完善的劳动工具和比較  相似文献   

2.
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学者黄宽重先生的新著《宋代的家族与社会》①是作者多年潜心探索的结晶,既总结以往,又面向未来,往复于抽象与具体之间,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一80年代:以“义门”为研究重点有学者指出,宋代家族“真正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②的确,80年代在中国当代  相似文献   

3.
陈氏家族的瓦解与“义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氏家族的瓦解与“义门”的影响许怀林宋仁宗嘉七年(公元1062年),下令江州义门陈氏分家。陈家曾经受到朝廷多次褒奖,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仁宗敕赠陈家祖宗五代为公爵,希图“率土之人咸化同堂之义”,为什么后来仁宗要拆散这个“义门”?陈氏分家之后,由...  相似文献   

4.
一百多年前成立的巴黎公社曾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和强烈反响。革命人民赞扬它,歌颂它,称它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无产阶级运动最伟大的典范”;革命人民的敌人则污蔑它,咒骂它,称它为土匪盗贼,视之为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5.
中国谱学源远流长。力倡谱学当推宋代范仲淹和朱熹,在号称“江南第一家”浙江浦江义门郑氏宗谱中,还保存着这两位大家“郑氏家宝”、“忠孝传家”的墨宝。明代航海家郑和是我国姓氏学演变史中最复杂的案例之一。郑和家谱总谱可分为:“西宗以白帝真君为始祖,人中国则朝奉王为始祖;入滇则以咸阳王为始祖;入宁则以郑和为始祖”。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谱学的发展与研究,源远流长。力倡谱学者当推宋代范仲淹和朱熹,在号称“江南第一家”浙江浦江义门郑氏宗谱中,还保存着这两位大家“郑氏家宝”“忠孝传家”的墨宝。明代航海家郑和是我国姓氏学演变史中最复杂的案例之一。其郑和家谱总谱可分为四谱:“西宗以白帝真君为始祖,人中国则朝奉王为始祖,入滇则以咸阳王为始祖,入宁则以郑和为始祖”。  相似文献   

7.
家族对中国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最小的行政管理单位。通常所谓的家族指的是同一男性祖先的子孙虽然已经分居、异财、各爨,成了许多个体家庭,但还世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就其内部格局言,家族组织分部明显不平衡。一般认为,南方尤其是东南一带家族组织较为发达,数量也较多,而北方家族组织则较弱,数量也有限,以致认为“北方无家族”。  相似文献   

8.
陈尚敏 《上海地方志》2023,(3):39-46+94-95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家族对其生活的地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往往被冠以“望族”。值得注意的是,自隋唐科举制产生之后,“望族”的建构途径逐渐由原来的世袭或军功变为科举。至少在明清时期,“望族”基本是由科举建构起来的。尝试用“科举家族”的概念代替传统的“望族”,其意义在于凸显科举制对传统社会的型塑,赋予“望族”以新的社会学和历史学意涵。清代甘肃修志156种,其中可以考知的由科举家族编纂的有11种,涉及的科举家族有7家。虽说科举家族编纂志书在清代甘肃并不普遍,但这些志书多为上乘之作,其中四种被民国史志学者张维誉为陇上名志。另外,科举家族编纂志书也是其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周代的公社是家长制家庭公社,这种公社的主要标志“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以内,一是父权”。在公社内部,耕地是公有的,园地和住宅也没有转化为个人的私有物。公社成员在家长的支配下,以集体的形式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然而,这种公社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条曰:“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  相似文献   

10.
有关先秦社会家族组织的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先秦社会组织中的地位的研究,向来是十分活跃的。现在学术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夫一妻制个体家族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方始出现。在此之前,家族公社或农村公社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土地和财产的所有制与家族组织之间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决定家族的发展形式,春秋晚期以前,土地为家族公社或农村公社所有;春秋晚期以后,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个体家族因此产生。这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法国工人阶级在政治上不成熟,科学社会主义未能广泛传播并指导工人运动;在组织上,未能建立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政党,公社因而犯了一系列政治、军事上的错误。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国际反动势力对“新社会的光辉先驱”的联合围剿。  相似文献   

12.
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虽然它仅存在72天,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遗产。它所推崇的“公仆”思想,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一、公社“公仆”思想的历史渊源公社“公仆”思想渊源于法兰西的民族传统,更直接来源于法国的启蒙运动和1789年的大革命。巴黎公社继承了法国历史上的这一精神财富,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它新的内容,从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公仆”这一概念首先源于“公”的概念。“公社”、“公民”、“公仆”都由此衍生出来。作为政权来说是“公社”,在这种政权下生活的自由人称为“公民”,为公…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读《金史》,研究辽代女真社会,就遇到许多问题搞不清楚。其中就有:(一)辽代女真社会到底有没有氏族组织,是何组织,在何时、何情况下取代了它?(二)辽代女真社会的大家族公社叫什么名称,它与宗族有什么关系,它与“邑落”、“村寨”有无联系?(三)辽代女真社会的大家族公社具有怎样的内容与形式,它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占有什  相似文献   

14.
从考古资料看仰韶文化的社会组织及社会发展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仰韶文化早期,社会组织是以氏族制为基础的,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高级阶段;到了中期,家族公社较前发展,社会性质应是父系氏族社会,父系制在多数地区已经形成;在晚期,家族公社所有制已经发展起来,父权制在各地区均已确立,并在大部分地区已开始达到酋邦(或古国)时期,文明基因已经孕育.  相似文献   

15.
浦江义门郑氏之子孙自觉搜集朝贤乡彦称述揄扬之作并寿诸梨枣、时时补益,是为《麟溪集》.《麟溪集》不仅是一部翔实的郑氏族人传记,而且具有校勘、辑佚等价值;另外,永乐刻本卷9收录《家规前录》、《后录》和《续录》,它们对家族生活细节的规定及其演变可以重现郑氏当年的景象,有助于理解义门的同居生活.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孙昊 《史学月刊》2002,(4):115-119
《(浦江)义门郑氏宗谱》拥有一个家族中以男性人口为主的详细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了解该家族的人口数量、人口增减的速度、职业、化状况、婚姻状况、寿命等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藉此数据为蓝本,加以比排分析,为后人了解一个家族的婚姻状况、平均寿命、化、职业等都可以展开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在时下的语言中,“公社”这个词几乎已经消失。现在的年轻人不知公社为何物,也很难想象农民在受束缚的条件下如何生产和生活。但是,公社曾经是中国农村最重要的制度模式和中国农村社会的存在方式,它伴随着数亿农民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公社给国家带来过稳定和安宁,给社会带来过秩序和道德,给农民带来过憧憬、理想和失望。公社接纳过成千上万的城里人,他们是工人、干部或者知识青年,公社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多少人为公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多少人因公社受尽了凌辱和磨难,多少人被公社束缚了智慧的翅膀,多少人在公社在编织了自己生活的经纬……  相似文献   

18.
儒学所提倡的“忠”“孝”“仁”“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外乎旨在规定和维护一种特定的秩序,从而维护中国古代的家族共同体或者扩大了的家族共同体,因此,有人称中国传统文化是群体文化。这种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压抑个性,漠视人的个体。就此点而言,西方的文化似乎恰好相反,它提倡平等、自由和个性解放等,相对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而言被认为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大概也不无道理。不过,需要  相似文献   

19.
谜语在其流传广泛的藏北牧区习惯上称为“丢”或“德布”,而在卫藏地区的农村,则被称作“卡布泽”,可翻译为“口技”、“斗嘴”等,是显示男儿技艺的本领之一。应该说谜语和民歌、谣谚一样是一种民间文学的形式,是由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是人的智力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只是,较之于民歌、谣谚,它更偏重于游戏、趣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18日是巴黎公社革命112周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马克思在世时给予公社革命很高的评价,但也指出公社受着“革命的遗老”和“空喊家”的束缚,“是一种必不可免的祸害”。公社内部的派系斗争,就是“不可免的祸害”导致的结果。巴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