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史博览》2014,(9):45-45
本市(上海)各区工人俱乐部,在整风运动中出现了新气象。这里举出几件改进中的小事:  相似文献   

2.
黄晓阳头发花自地寸立着,说话说到激动处,把前一句最后一个字吞掉一半,陡然提上一口气,喷出后一句的第一个字,像猛然打了个嗝儿。  相似文献   

3.
[本报郑州21日讯]河南省农村人民公社化,建立起来的32万个公共食堂,在实践中证明了它有很大的好处,参加食堂吃饭的人数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99%。广大社员热烈欢迎它,称它为“幸福堂”、“如意灶”、“大家乐”。  相似文献   

4.
你是否常听到周围三四十岁出头的朋友,半开玩笑地说,“年纪大了.记忆力不行了?”你又是否对“人在到达一定年龄后,智力就只减不增”的说法深信不疑?但最近脑科学家通过研究指出,年龄增长,记忆力并没有衰退。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觉.是因为记忆的种类不同,  相似文献   

5.
转瞬之间,《纵横》创刊20周年了,可喜可贺!多年来,我与《纵横》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她的忠实读者。今天,我以读者的身份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杂志社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意!《纵横》创刊20周年,越办越好,充分说明,这是一本独树一帜、富有鲜明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刊物。《纵横》是我喜爱的刊物之一,20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从未间断。可以说每期必读,读则受益。从我阅读的体会来说,我觉得《纵横》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可读性强。《纵横》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相似文献   

6.
祝《民国档案》越办越好@彭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7.
"我一点遗憾都没有,因为我都是准备充分了才拍,没有把握的镜头我不会去拍"7年前,顾筠已经34岁了,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十年,没有拍过一部电影,和她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绝大多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儿童教育,犹如用湿手去抓肥皂,松了抓不住,紧了也要滑掉。"这是新加坡一位教育家打的比方。意思是:教育孩子要找到适当的"分寸",严慈相济,顺其自然,越贴近孩子越好。以下是我一贯倡导的8条建议,让各位家长从中找准贴近自己孩子的"分寸"。真没想到,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许多家长反映:按照这些原理,找准教育"分寸",真灵!孩子能接受,乖乖地服从,快乐地进步起来。1.享受生活,要贴近孩子父母愿把最大的幸福快乐还给孩子,这本来是健康有益的。但是,有的超过了家庭条  相似文献   

9.
自双龙汽车2005年成立中国总代理以来,扎根上海开始了中国市场的高歌之旅。在2年多的时间里,双龙汽车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市场,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市场腾飞。至今年7月,双龙汽车中国市场整车销售较去年同比增长300%以上;到7月份,07年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增幅达到160%,在国内众多SUV品牌中增长率第一。  相似文献   

10.
我讲话的题目实在平常不过了,但这却是一个老读者发自内心的最诚挚的祝福! 由于工作的关系,《当代中国史研究》创刊十年,我也当了这个刊物十年的读者,并保存了自己订阅的从创刊号至今共59期的全部杂志。这份刊物是我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无论工作多忙,每期杂志我都要浏览一遍。如果有和自己工作或研究课题相关的文章,我会进一步细读。我国史知识的积累、史学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对国史重大事件和人物看法的学术观点的形成,都与阅读这本杂志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继《退步集》、《退步集续编》、《纽约琐记》、《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之后,2011年年初,陈丹青又有两本新书出版,一本是画册《归国十年》,一本是《笑谈大先生:七讲鲁迅》。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山西文史资料》改刊以后,我已读了五期。不仅我读,而且因为我办了个家庭图书室,先后有十来个人读过这几期。借阅的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青年人。这说明贵刊具有广泛的读者群。大家都有一种新鲜感。像文史资料一类刊物能在农村获得这样的厚爱也是不多见到的。  相似文献   

13.
陈孝英 《百年潮》2004,(8):78-80
这是60年来我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 --我是谁? 1985年2月,<社会科学评论>杂志刊登<文学评论>获奖论文作者介绍,我第一次以书面形式尝试作了回答: 生于南国之滨,大半生却注定要在北京的四合院和西安的大杂院里度过;喜爱以形象思维见长的文学创作,十几年教员生涯却注定要跟枯燥的外文字母打交道;性格本缺乏幽默因子,后半辈子却注定要与"喜剧"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笔者探访时,客居纽约的高耀洁老人即将迎来她87岁(注:老人生于1927年。但自述88岁)的生日。因为不愿与海外各种势力为伍,老人生活低调,很少参加社会活动。 年已耄耋、获得诸多国内外知名奖项和提名的高耀洁,早已对名利看得很淡。时下她更关心的。是即将付梓的新书《高洁的灵魂》的续集——《高耀洁回忆与随想》。  相似文献   

15.
朱天文,台湾作家,曾师从胡兰成学习中国文化,与侯孝贤合作多部电影28年后的一个夏日黄昏,夕阳下的维多利亚港波光点点,朱天文平静而清晰  相似文献   

16.
写文德桥这个想法是出于学校的一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当时研究的课题是《家乡的桥》,这课题源自第四册语文课本上的一个课后练习。当时我对文德桥已有了一些了解。所以这次创作并没有去查阅太多的资料。文中关于文德桥经常塌陷的故事是听一些“老南京”说的;李白夜游秦淮之类的传说也是平时在报纸上、书上看到的;至于“半边月”的科学道理则要归功于平日地理老师的教导了;文末吴敬梓的诗是上网时看到的,当时觉得它很有趣,没想到这次也可以愈来一用。这么多资料储存在脑子里,到了写文德桥时,就一下子全蹦了出来。所以我只是  相似文献   

17.
李家忠 《百年潮》2010,(12):20-24
20世纪60年代,美国炮制“北部湾事件”,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中国作为越南的大后方,全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直至越南南方完全解放,实现全国统一。我当时作为中国年轻的驻越外交干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场斗争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18.
我写唐景崧     
<正>还在青少年时期我就觉得唐景崧是一个人物,晚清时期一个有故事的人物,便总想着为他做点什么,却因为存在一些非议,加上可供查阅的史料缺乏且散乱杂芜,终未能遂愿。时势造化,2016年秋,灌阳县决定将唐景崧同胞三翰林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实施文化兴县的重点内容,请我负责组织专家学者,从最基础的史料工  相似文献   

19.
我写吴天祥     
我是1991年从部队转业到武昌区委宣传部,分管新闻宣传工作。和区信访办同在一个大院上班,不久我就认识了信访办副主任吴天祥,而且知道他是一个“活雷锋”。1992年初,湖北省委宣传部表彰学雷锋积极分子,武昌区推荐了吴天祥。为整理上报材料,我和吴天祥接触了几次,交谈虽很简单,但他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了采写吴天祥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木心纪念馆5月25日在乌镇开馆,这是一个61岁的男人向另一个若活着该87岁的男人的致敬——他们都曾是美少年,陈丹青喜欢谈论民国,他身上似也有民国的侠气,随着这些年来他的对人对事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