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英国资深汉学家罗森 ( Jessica Rawson)女士所著 ,孙心菲等人翻译的《中国古代的艺术与文化》一书 ,已于2 0 0 2年 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当今西方汉学界 ,谈到美术考古问题时 ,几乎没有不推重罗森的” (中译本序作者范毓周语 )。该书是作者近年有关中国美术考古的部分论文的汇编 ,内容涉及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等多种质地的文物或古代艺术品。作者在这里显然对器物类作品情有独衷 ,她从各种不同风格的造型和纹饰等视觉艺术的形式要素入手 ,把细致入微的样式分析 ,置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中加以诠释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2,(3):150-152
世间有各种各样用途和形制的井,而水井,自古以来是人们须臾无法离开的,一旦没有了水井,人们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如今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通常吃的水是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实际上并非“自来”,吸取自江河之水者有之,吸取自井水者亦有之),对于他们(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吃水的水井,大概是比较陌生的事物了。但我敢说,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里,水井却依然是人们生存的必需之物。  相似文献   

3.
何兹全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名著《中国古代社会》体现了他重要的学术观点——汉魏封建论,《中国古代社会》以社会经济变化为主线,论证了汉魏封建说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是汉魏封建说的代表作。本文从汉魏封建论的史学价值出发探讨了何兹全先生的重要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李恒  姜静 《沧桑》2012,(2):132-133
200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姜芃研究员主编的《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一书。该书是国内第一部以研究生为读者对象的教材,也是一部历经教学实践检验的讲稿,填补了国内史学理论方向研究生教材的空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学通变精神的哲理基础是儒家经典《周易》的通变思维,《系辞下》将这一思维概括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受此影响,历代史家都普遍重视以《周易》的通变思维来解说历史,由此形成为一种民族的史学精神。早在先秦时期,《左传》便开始以易解史,将《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解说历史变动的重要依据。具有易学家学渊源的司马迁,深刻领会《周易》"长于变"的特点,最早提出以"通古今之变"为撰史旨趣,《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以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和承敝通变的眼光,来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治乱兴衰之变,以历史学的形式彰显了《周易》的通变思维。《史记》以后的中国古代史学,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史论之作,都普遍以《周易》的通变思维作为哲理基础,传承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的撰史旨趣,在历史与史学的撰述与评论中重视体现通变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李文杰先生的专著《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即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制陶技术史的集成之作,在中国古代陶器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就李先生书中提到的陶器技术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陶器研究体系进行初步阐释。  相似文献   

7.
张影舒 《丝绸之路》2013,(4):108-109
李济《中国文明的开始》及其相关学术研究,旨在以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探寻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历史研究的新途径,并为中国考古学的学术范式与研究视野,开创了一代风气之先。本文拟就李济先生的学术成就和研究背景,对其著略作评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开始与中国进行接触。在与中国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他们逐渐了解中国社会。伯来拉于1549年在与明朝廷发生冲突后被流放到广西,在其回忆录《中国见闻录》一书中,他对广西社会进行了多方面的描写,是西方较早介绍广西的一份报告,留下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9.
孔陈焱 《世界历史》2004,(5):126-128
《1 8 50年前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西方著作》 (WesternBooksonChinaPublishedupto1 850 )是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 (SOAS ,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图书馆中所藏 1 850年前西方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总汇。这批书籍已经由英国学者约翰·勒斯特 (JohnLust)进行整理 ,并被知名的国际文献公司 (IDC ,InterDocumentationCompany)制作成同名缩微胶片在全球进行推广 ,这是研究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和西方汉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库。对于长期缺乏相关外文资料的中国学者来说 ,弥足珍贵。约翰·勒斯特是英国伦敦大学亚非研究院的前任中文…  相似文献   

10.
牛贯杰 《清史研究》2023,(4):135-147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年)》一书,是费正清早期研究的代表著作。这是西方世界第一部综合利用中、外文档案研究中国外交史的学术著作,拓展出纷繁复杂的中西历史互动图景。费正清摆脱当时西方学界传统古典汉学和民族志学的窠臼,开创了现代中国学研究的新局面。费正清的这部早期代表作,涉及清代观、近代观、帝国主义观等理论问题,对后来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周青铜器之所以能在全球古代青铜器占有最辉煌的位置,与它作为礼器沟通人、神的作用并具有十分高超的技艺有关;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之发达,与早在2000多年前即已发明和使用性能优良的铁和铜有关。中国古代金属技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作用不亚于四大发明。然而,中国古代金  相似文献   

12.
胡适对<自由中国>的参与和在<自由中国>的言论,表现出很明显的矛盾心态.这种心态主要归因于胡适身负自由主义领袖和流亡"政权"同盟者的双重角色,体现出在非常情势下一个老派自由主义者思想意识中"国权"与"人权"的紧张.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朱绍侯先生始终如一地致力于中国古代史教材建设,致力于把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方法融汇于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纂之中,在成功主编了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之后,以耄耋之年又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实现了史学思想向本然的回归。以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宏观视野、从学术史的层面总结朱绍侯先生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把握当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苏关系破裂是当代中国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从西方视角特别是《中国季刊》所刊发的文章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大多立足于国家利益发展来看待中苏关系问题。因此,他们认为个人因素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意识形态论战只是中苏关系破裂的表象,核心问题是中苏国家利益冲突,其中政治和军事因素是中苏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西方学者对中苏关系的分析既有一定的客观性,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没有分析共同利益对中苏关系的聚合作用,分析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中苏关系发展走向的期待等。  相似文献   

15.
周振鹤 《世界》2003,(6):32-33
最近大象出版社“西方早期汉学译丛”推出一本新书,书名是《中国来信》。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除了拉丁文版与捷克文版以外,第三种版本就是中文版。如果没有中国的波希米亚学家为我们做翻译,相信国人很少能看懂一位名叫严嘉乐的耶稣会士,在清朝康熙雍正之际,从中国寄回他的祖国捷克以及巴黎等地的信件的。  相似文献   

16.
张巍  陈旭 《中华遗产》2009,(11):90-105
景教,即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公元5世纪前期兴盛于中、西亚。唐贞观九年(635年),聂斯托利派传教士阿罗本由波斯来我国传教,改教名为景教。这块中国唐代的景教纪念碑,从竖立到深埋,记载了从万里之遥进入中国的景教的繁荣史与落寞史。同时见证了后来中世纪西方宗教世界争取同盟的努力与对外扩张的野心。  相似文献   

17.
龚菁琦 《人物》2018,(1):170-171
P:听说你是因为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才对翻译中国文学感兴趣,在这之前有接触过中国文学吗?是什么印象? A:来中国之前,我根本没接触过中国文学,但看过张艺谋的电影.印象比较深。后来发现他那些我喜欢的电影都是小说改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等。那个时候就开始对中国文学感兴趣.觉得比较浪漫主义,戏剧性强。但后来发现那是那个年代的中国.我到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18.
石川达三在南京、上海随军采访后写下的《活着的士兵》,揭露了日军进攻南京前后的种种暴行,是对南京沦陷的一种文学再现。该作品在日本遭禁,但迅速由张十方、夏衍、白木译至中国,数年间多次发行,被视作足以激励中国军民抗战的一部作品。改革开放以后,在战争历史记忆遭遇遗忘、扭曲和日本政府逃避战争责任的时代背景下,《活着的士兵》再度被译出。该书的中译本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社会意义,并满足社会需求,其翻译、出版历程彰显出译者及出版机构在抗战时期及和平年代勇担社会责任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标新立异《大分流》美国学者彭慕兰 (KennethPomeranz)的新著《大分流 :欧洲 ,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经出版 ,即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2 0 0 1年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费正清奖和世界历史学会年度奖 ,在国外 ,围绕着这本书和其他一些对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再评价的史学新著开展过多次讨论 ,在中国 ,这本书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何谓大分流 ?大分流的英文原文是“GreatDivergence” ,它有多种译法 ,已见之于报章的就有大分流、大分岔、大歧变、大裂变等 ,译者在听取学术界同仁意见后最终选定了“大分流”。1 8世纪在西欧发生的工…  相似文献   

20.
《文献通考·四裔考》及其续作,保存了古代中国与周边民族或国家关系的翔实史料。从中可以发现,古代中国在处理与周边民族与国家关系时,所秉持的基本观念就是中国中心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华夏文化优越感。这一观念决定了古代中国在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时,一贯采取区别内外、隔绝华夷的封闭性决策。这种决策反过来又让古代中国人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始终沉迷於中国中心论与文化优越感的良好感觉中,却对外部世界与域外文明基本上抱着闭目塞听的排斥态度,从而导致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文明的相遇中最终败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