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镰主编《全元诗》煌煌68册,集有元一代诗歌之大成,与《全元散曲》《全元戏曲》《全元文》鼎足而立,是研究元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但由于工程浩繁,阙失在所难免,后来学者陆续有勘误、补遗。笔者现又新辑得25首,撰为此文。  相似文献   

2.
《全元文》补目160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丛书集成新编》、《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丛书集成续编》、《禅宗全书》、《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等中有大量《全元文》未收文章。此外地方碑刻中也有许多元文未收。  相似文献   

3.
山西,古称河东,为"表里山河,形胜之区",元代设置河东山西道宣慰司,为中书省直辖区.由于该区域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有关文献所涉滋繁,虽多收录于《全元文》之中,但仍有遗漏.笔者在翻阅碑刻文献中又发现元代所涉山西文献六则:漆伯善《宣慰谢公述修考妣功德之记》、王思诚《重修晋祠庙记》、魏初《辽州重修宣圣庙碑》、卢懋《义...  相似文献   

4.
在《江西通志》《正德光化县志》《嘉靖霸州志》中,分别有元代作家李洞的《游庐山记》、王思诚的《重修庙学记》、朱泽的《建学碑记》为《全元文》所遗漏,可做补遗.《全元文》所收录的散文家钟必万是宋代作家,而且已经为《全宋文》所收录, 《全元文》对钟必万的收录属于误收.  相似文献   

5.
《乐府诗集》编者郭茂倩的家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上起传说中的尧舜,中接汉魏,下至唐五代乐府歌辞的总集.共分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等十二类.全书材料丰富、体例清晰,先录乐曲原辞,后录后人仿作,对文人作品及民间歌谣也加囊括,颇具眼力.全书于每类作品写有总序,叙述源流;而于每种曲辞往往加以题解,“征引浩博,援据精审”(见同治甲戌湖北崇文书局重刻本张荫桓序言).毛晋在刻是书时附识曰:“太原郭茂倩集乐府一诗百卷,采陶唐迄李唐歌谣辞曲,略无遗轶,可谓抗行周雅,长揖楚词,当与三百篇并垂不朽.”给以极高的评价.后世学者认为,研究乐府曲辞,当以是书为鼻祖.  相似文献   

6.
《全元文》搜罗广博,嘉惠学界,功德无量。但因文献浩繁,仍不能臻于完备,石刻史料中仍有遗珠。本文从《山右石刻丛编》、《江苏金石志》、《陇右金石录》、《句容金石记》中辑得卬长老、陈秀民、何鹗、胡芳叔、忽欲里赤、倚南海牙、金钥文7篇,这些作者均不见于《全元文》。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初发现的辽宁省图书馆存罗振玉旧藏明抄残存六卷本《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有元代戏曲家杨舜臣、马致远、王大学士等十三人的佚作二十五套。这是继《笔花集》和九卷本《阳春白雪》之后元人散曲又一次新的发现,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这些曲作由陈加同志辑录,以《<全元散曲>补遗》为题,揭载于《文献》1980年第2辑。对这些初次发现的佚作,辑者根据某些残曲  相似文献   

8.
雷桂萍 《沧桑》2013,(1):57-60
《梁公祈雨灵应记》碑由元代平遥县教谕张翼撰文,原存立于平遥应润庙内,现庙与碑俱毁不存。康熙四十六年和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均收录该碑碑文,其中记载了梁公天翔应润庙祈雨灵应一事,并介绍了平遥梁氏家族的辉煌,特别是雩祭习俗观念和演剧活动。通过对该碑的考述,深度挖掘碑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发现其作为元代平遥民间社会雩祭及演剧活动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胤 《沧桑》2011,(4):133-134
吴大顺博士的《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是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取得的新成果。该著作有学术视野宏通、论证逻辑严密、立足旧说提出新解等特征,表现出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气象,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详实的史料文献和新的阐释角度。  相似文献   

10.
《艺圃搜奇》,《四库全书总目》存目着录,旧本题明徐一夔编,实陈世隆用抄本编成,以副本赠徐,徐又事增补并定名。原集传世之本有缺,曹寅据缺目辑补为《原阙补》。曹溶於曾传世原集之外再事辑录编成续集。以上三书均不止有一种传本。三书较为完整的子目,见於杨守敬、李之鼎《丛书举要》和杨家骆《丛书大辞典》。原集似仅有抄本,《原阙补》与续集或有刻本。子目之书绝大多数尚有传本,惟三书中的原本难觅,南京图书馆藏一册抄本题《艺圃搜奇》,实为明末闵元京、凌义渠辑《湘烟录》,不见於现存三书子目。  相似文献   

11.
一《九歌》源于楚国民歌一巫歌《九歌》为屈原所作,是屈原对楚国民歌--祭神歌、巫歌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而写成的。《九歌》与当时楚国民歌--祭神歌、巫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已为很多学者所论证了的。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  相似文献   

12.
明正德十五年(1520)《重修杨业父子忠节庙记》碑现立于唐县倒马关上城的上关岭城堡内,碑文记述了建庙、立碑祭祀宋代抗辽名将杨业、杨延昭父子的缘由,从中可知,明朝官方出于激励将士效忠朝廷、保卫边关的目的而对杨氏父子进行了大力宣扬,并进一步促使杨家将的故事广泛传播。本文对碑文及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3.
《易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经典,在历史上对民间百姓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祭祖就是其中之一。考释《易经》卦爻辞中有关祭祀的"诚"、"礼"和"立庙"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祭祖文化和祭祖活动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论木兰身世、时代与故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商丘虞城县周庄现存《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石碑一通,为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所立。碑文记载了木兰的姓名、籍贯、事迹,并对其身世、故里等作详细的“辨证”。此碑是目前所见最早考证木兰生平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藏有一件隆尧县《唐帝庙碑》拓本。原碑为元代所立,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山口乡山口村西南部的尧山上,1967年被毁,故该拓本成为目前唯一能反映原碑面貌的实物。经与《畿辅通志》所录碑文相比校,该拓本保留了书丹者、篆额者、立碑时间及文后题名等重要信息,同时,册尾有张叔未、周肇祥、邵章三人题跋,具有重要文献价值。该拓本于2020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相似文献   

16.
<正>《大洋洲萧侯庙志》(以下简称《庙志》),初称《太洋洲萧侯庙志》,是一部有关江西新干大洋洲萧侯庙的专志。该《庙志》初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由郭子章辑录,后经清代、民国重修、续增印布海内,包括萧侯神像图、图赞、传、神迹、世系,勅谕、祝文、勘合、告文,以及明清以来名士缙绅所撰写的碑记诗文等。是志资料丰富,内容详实,是珍贵的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对《庙志》版本作简要分析,对其文献价值作初步探讨。一、《庙志》版本《庙志》,明郭子章辑。郭子章,字相奎,泰和人,明隆庆进  相似文献   

17.
《封龙山颂》及《白石神君碑》北岳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元氏的《封龙山颂》和《白石神君碑》透露出当时社会神秘主义信仰在山川神崇拜方面的重要信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人有关五岳的意识。碑文所见封龙山“北岳之英援”说及白石神君“气通北岳”说,都体现出元氏地方封龙山、白石神君祀所和秦汉北岳之祀之间的特殊关系。从现有资料看,秦汉时期的北岳很可能是指今河北中部的恒山,而山西浑源的北岳祠祀兴起稍晚。《封龙山颂》所谓“遭亡新之际,去其典祀”,似乎暗示大致在王莽时代,传统北岳祠祀内容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曲阳北岳庙进行环境整治工程,在原县粮食局院内清理地基时,发现一块刻有文字的棱状残石柱,经查证,此即是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为祭祀北岳而撰写的《北岳醮告文》石柱碑。本文对此碑及其碑文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大司命,掌管生死离合之神。本章“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可证。——洹子孟姜壶“齐侯女丧其(臼男)”一事,铭文有云:“用璧玉备一(祠)于大巫。(祠)誓于大(司)命,用璧,两壶,八鼎。”是大司命司生死寿夭之证。于省吾先生说:“齐人已祀‘大司命’,自不应以楚俗为限。”(《泽螺居楚辞新证(上)》——《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三期第224页) 这一章歌辞的主要内容是:大司命偕少司命自天而下,他们的共同任务是“导帝子〔之〕兮九阬”。——“九阬”即九河(说见本书《楚辞九歌各章情节的地理关系》),——决定引湘君顺汉水东流入海,从九河溯流而上,登昆仑,下洋水,至涔阳以迎湘夫人;复从原路回楚,以绕过秦国在汉中东部的封锁线。大司命折疏圃之麻,使少司命持之以“续断”,以解湘君、湘夫人离居之苦。 出场歌舞此辞者,灵巫二人:大司命 少司命 说这章歌辞由两个灵巫歌唱,主要是从下面这几句歌辞看出来的: 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 “君”和“女”都是第二人称代词,这种对称关系告诉我们,在实际演唱中,若是  相似文献   

20.
刘晓丽 《沧桑》2009,(4):228-229
屈原《九歌》的性质历来众说纷纭,主要形成了五种说法:民间祭祀说、寄兴说、楚郊祀歌说、人神恋爱说、南方文学说观点。这五种观点各有千秋,也各有缺陷。虽然“五四”以后对《九歌》性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思维,但是关于《九歌》性质的研究仍然是薄弱环节,有待深入地研究。对《九歌》性质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论,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