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09,(12):32-34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袁世凯不满足于民国总统的地位,他妄图君临天下,开创“袁家王朝”,在中国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俯从“民意”,接受帝位,宣布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极。但他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举国一致的声讨下,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洪宪帝制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就可耻地破灭了。  相似文献   

2.
传统节日及改革民国以前的传统节日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对传统节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正式宣布民国采用阳历纪年,但该措施遭到袁世凯的反对。1914年1月,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向袁世凯建议改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四节之时,国民得休息,公务人员放假一天。袁氏批准了该建议。以阴历定节日,反映了当时坚持传统纪年的思想相当顽固,也和袁氏1915年12月13日定年号为“洪宪”,并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2014年部分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公务员热似乎在降温.然而在民国初期,袁世凯执政时曾举行过几届全国的“公务员考试”,着实火爆了一把.他们的“国考”主要是选拔县知事,也就是县长.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按理说,袁世凯龙飞九五,身登帝位,受益最大的是他的家人,最有荣耀感的是他的家人,也最应该得到家人的支持。然而,事实上,袁世凯称帝,却受到了他家中一些人的反对。一、次子袁克文痛写讽帝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多才多艺,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他对乃父称帝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相似文献   

5.
民间俗称"袁大头",是指民国年间铸造的袁世凯侧面像嘉禾银元,在袁世凯当政时发行并不广泛,但在北洋军阀相继执政时期,于民国八年、九年、十年大量铸造,并在全国发行。主要特征,正面是袁世凯五分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纪年,背面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系结  相似文献   

6.
1916年5月11日,北洋政府突然发出“中国、交通两银行,自奉令之日起,所有该两行之纸币及应付款项,暂时一律不准兑现付现”的通令,顿时引发了民国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挤兑狂潮,而诱发此次挤兑狂潮的诱因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梦想的覆灭。 袁世凯自1915年12月13日登基称帝,仅仅83天,便在全国上下一片讨伐声中惶然下台。随着袁世凯垮台,北洋政府陷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对政府失去信任的商民们纷纷涌入与北洋政府关  相似文献   

7.
民国四年(1915年)底,袁世凯为实现他的皇帝梦,作了精心策划和各种准备,包括印制钱币。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准备元旦登基。袁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愤慨,不少省份纷纷独立。1916年3月,在全国一片讨骂声中,他被迫取消帝制,不久气愤交加,吐血而亡。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涉及东北条款甚多 ① ,谈判期间 ,北洋政府征询东三省意见 ,时任民国二十七师师长的“张作霖独排众议 ,表示强烈反对并拒绝军官会议的决议 ,也不参加主和派的行列” ,并致电北洋政府 :“中日交涉丝毫不可让步 ,如交涉破裂 ,愿率全师进行决战 ,驱逐日寇 ,否则一死殉国。”② “二十一条”签订后 ,由于中国人民的反抗和列强对日本独占中国阴谋的反对 ,并未能立即执行。 1 91 6年 4月 ,张作霖出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后 ,面对日本要求在东北兑现“二十一条”的外交攻势 ,仍然持抵制态度。对他的这种态度 ,以往著述极…  相似文献   

9.
马涛 《文史春秋》2009,(6):48-53
晚清至民国的大人物中,徐世昌算是地位很高的要角,晚清做到军机大臣、太傅衔太保,民国后做过袁世凯的“国务卿”(内阁总理),最后居然成了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号称“水晶狐狸”,手下没有一个兵,但他却位极人臣,身为“文人”的他,是如何把官场“太极”打得风生水起,如何从容周旋于各大势力,最终平步青云的呢?  相似文献   

10.
从晚清人民国。的大人物中,徐世昌算是地位很高的一号要角。在晚清位极人臣,做到军机大臣,太傅衔太保,进入民国,做过袁世凯的“国务卿”(内阁总理),最后居然成了民国大总统。可是细想起来,此公虽然一路大官做上去,但好像什么事也没做过。他参与过袁世凯小站练兵,但兵不是他练的;他做过清朝第一任的巡警部尚书,但警察也不是他办的;他做过东三省的总督,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复辟帝制蓄谋已久。早在1913年10月10日就任大总统之后,就开始了复辟帝制活动。1914年恢复“祭天把扎”,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1915年8月,袁世凯授意杨度、孙流药、刘师培等六人组织了“筹安会”,公开策划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声讨。蔡愕在北京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极为活跃,引起了袁世凯的注目,对蔡严密侦察,派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到蔡愕离处搜查。蔡愕为了逃避袁世凯的耳目,防备袁下毒手,干是伪装游手好闲,不问政治,每天出入于八大胡同妓院,与妓女小凤仙颇为亲热,名传遗迹。袁世凯以为蔡愕是一个醉生梦死、…  相似文献   

12.
王标 《文史春秋》2009,(9):50-57
懂得民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二次革命”失败之后,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了。章太炎最初对袁世凯是抱有一定幻想的,后来袁世凯复辟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章太炎开始发表文章针砭之。当黄兴等起兵讨袁的时候,他也发表文章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史学界在论及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事时,几乎众口一词说是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的。然而历史事实表明,革命党人和南方独立各省,从开始酝酿到具体筹组民国临时政府,始终都是选定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来选了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是独立各省与革命党人的权宜之计,事实上是替尚未来归的袁世凯行使主持政府的大元帅。孙中山所任始终是一有临时总统之名、无临时总统之实的“虚位待袁”的总统,系临时承乏。后来孙中山的卸任交印实属“还位”而非“让位”给袁世凯。  相似文献   

14.
为明了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的来历,须说明一下这个部队的简明历史。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专制统治之后,袁世凯乘机窃取了国家大权,初任总统,继则阴谋称帝。云南省在辛亥革命前辈蔡锷的倡导下,发动反对袁世凯帝制的护国战役,出兵四川,战败袁军,推翻袁的帝制,恢复民国体制。这支入川部队的领导者之一顾品珍,于结束讨袁战争之后,率部回滇驱逐云南省督军唐继尧,取而自代。  相似文献   

15.
艺兵 《炎黄春秋》2000,(2):75-75
1916年,袁世凯正式称帝,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他做皇帝之前,总统府给他特制了一件龙袍,龙袍上有龙九条,蜿蜒全身。袁世凯看了不悦,认为这九条龙是散龙,龙气不团结,于是又命重做一件九条龙团结在一起的龙袍。龙袍做成以后,袁世凯试穿了两次,进行登基演习。  相似文献   

16.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一夕崩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但此时南方革命党领袖孙中山并无力统一全国,北洋军阀袁世凯手握重兵,雄踞北方。经过两个月的你来我往,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协议,只要袁世凯驱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则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属于袁世凯,从而实现全国一统。1912年2月14日,清帝退位,袁世凯当上了临时大总统,在袁世凯就任总统仪式上,共和派人士被袁世凯“誓守约法”、“捍卫共和”的言辞所陶醉,肉麻吹捧袁世凯为中国的华盛顿,举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当中。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死于民国五年农历五月初六(1916年6月6日),不少书籍和文章提到袁的死,皆称他系“忧惧而死”。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一三年发生的“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为保卫共和制度而进行的一次武装斗争。一般说“二次革命”是以七月十二日李烈钧在江西湖  相似文献   

19.
在黄河入海口的乐安县(今山东广饶),于民国三年(1914)曾发生过一起义民为反对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揭竿而起的杀官案,系-件震惊朝野、轰动民国的大案,后世却鲜为人知,只是当时的<东方杂志>称:"乡民聚众暴动,拥入知事卧室……"而袁世凯则横加蔑词:"扩鸷之风,甲于全县."但千秋功罪,自有评说.  相似文献   

20.
近代民主革命家、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民国初年被袁世凯拘禁京都时,其大闹总统府的故事,被传得沸沸扬扬。鲁迅先生对此评论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做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称赞“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笔者祖父曾为民国议员,与章有所接触,常谈及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