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化进程中必然出现文化的冲突,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就遭遇着这样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马春茹 《沧桑》2011,(6):87-89
起始于清朝末期延续至今的现代转型,在一次次的变革中经历了曲折的历史磨难。每一次变革,无论是经济的、社会的,还是文化的,不管其动机如何美好,几乎最终都会因为受到两千多年人治传统的影响而难以如愿。究其根源,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易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思想的文化思维逻辑,使文化的现代转型难以完成。中国要实现现代转型,必须解开文化传承中的这一结。  相似文献   

3.
转型中的思想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对于传统中国可谓一个转型的时代,即从传统的中华帝国转向与全球化密切相关联的现代中国,从一个相对封闭而自足的文化体系转向开放的拥抱西方文明的文化范型。从我个人研究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领域来考量,以前学界讨论和关注较多的是20世纪中国的文化转型。在这种研究模式的背后有一个基本的似乎是不  相似文献   

4.
李生文 《攀登》2001,20(Z1):27-30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生成、延伸及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几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同乐 《安徽史学》2003,6(2):80-85
《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配方通过对《新青年》与现代化载体转,现代政治化转型,现代化理化转型,现代化的价值观转型的探讨,进而对《新青年》与现代中国化形态转型作整体性分析,研究《新青年》对现代中国化转型的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日韩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日本和韩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日本和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日韩现代企业的权威管理模式,恰恰是通过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扬弃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对接,从而形成了日韩现代管理思想。在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其崛起的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要提高认识,保护东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价值观是作为文化重构的基础,重新构建现代经济和政治制度制度。文化和制度的结合使文化价值观渐渐融入民族精神和人们内心,全面促进了德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现代性流变过程中,清末民初是更迭、突破最为集中的一个关键时段,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催生了传统文化转型的关键因素:社会主流知识结构转型和文化价值观念转变。二是促进文化多元化态势生成:以政治文化为核心的精英文化发展和变迁,新型民众文化的生成。由此促进了新式精英文化和民众文化的成长,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和操作空间。与此同时,这一时段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又使文化整合与重建陷于困境。由于目标和价值判断不够清晰,合法化知识未能重新有效构建,从而加剧了传统文化整合及重建的混乱和迟滞。  相似文献   

9.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建筑开始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处于现代转型初始期的近代中国建筑,“在外来影响下摆脱传统营造方式,并在建筑生产的各个方面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是近代中西文化理念和建筑文化相互作用、交叉、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源泉,一个民族的现代化,最终要落脚到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中国的“百家争鸣”时代是中华民族主体思想的形成时代,百家传统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对后世影响甚大。研究百家传统与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协同,对中国的现代化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吕娟霞 《丝绸之路》2010,(22):76-77
广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受到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涵着丰富的设计元素,对中国现代广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传统审美文化、传统伦理文化、礼仪风俗和传统文学艺术四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便正确把握中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提高广告创作水平,努力实现中国广告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不仅表现为经济的结构转型,同时也表现为政治的理念更新。由此而言,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个系统工程,是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在内的全面社会转型。经济的结构转型必然引发政治的理念更新。两者的起点可能有先后的时间之差,但实质是相同的,即都是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过程。活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舞台上的孙中山,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是其中一项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允熠  张瑞涛 《安徽史学》2003,(1):37-41,112
主流文化也称主流意识形态,或称“文化—意识形态”。中国近代“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根源于社会转型、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它滥觞于明清之际,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一、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是在学术蜕变、儒学瓦解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二、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中西文化碰撞、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曲折进行的;三、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是在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和时代主题下完成的;四、中国近代主流文化的转型并没有终止传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标志着中国主流文化完成了二千多年最伟大的一次转换,但这种转换不仅没有中断传统,传统仍在不断秉赋新质和创意。转型不是固型,任何主流文化都要在不断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申日臻强化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维新派思想家们构建提出了“公理”世界观,将西方“权利”概念成功移植于中国,赋予中国传统法文化现代内涵,并以此为根据,批判封建专制制度、追求政治(法律)现代化,为我们在探求传统走向现代的法文化范式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也促进了国人对现代法治精神的领悟和对法治建设路径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燕淑梅  ;段培鹤 《沧桑》2014,(6):122-125
扬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积淀,体现在扬州的现代城市发展中,诸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因素都在或隐或显的影响着整体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进程。这在中国各地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别是在持续快速拓展现代文明的今天,保持并发扬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优秀基因,避免城市建设的同质化,彰显丰富多彩的地方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之路,启示性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史上严复不但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位划时代的先驱。早期(1854—1879)严复的个体行动是一种典型的从传统到现代演进的社会行动,这种行动是指向现代性的。他不断突破、改变传统文化的束缚,在早期社会现代化的大变局下通过个体不断求学实践个人自身的现代化。从文化的路径探讨早期严复是如何通过个体的行动突破结构的限制,实践其思想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重新梳理并深入挖掘这个时期严复思想演变的原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成仓 《攀登》2007,26(3):124-12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人为本、贵和尚中、诚实守信、义利并重的思想,是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借签和宏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中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早期现代化的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中两国的传统文化与早期现代化的成败罗福惠日中两国同时在19世纪中期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自此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到19世纪末,日本的早期现代化已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亚洲唯一能与欧美列强抗衡的强国;而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难以启动,且在世纪之...  相似文献   

19.
岳锋 《丝绸之路》2009,(24):64-66
历史上的异质文化输入对艺术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敦煌艺术正是异质文化和本土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敦煌艺术具有文化融合的典范作用和对传统文化冈子继承的双重身份。敦煌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日趋成熟,为敦煌艺术研究的转型搭建了一个有益的平台。存中同当代艺术发展的进程中,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之后的本土文化回归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敦煌艺术作为中国中世纪的一部美术史,深入研究其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兴衰发展中隐含的艺术规律,对于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突出中吲当代艺术的民族性、时代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翟媛 《沧桑》2013,(2):81-84
能源文化在中国不是一个已有而成熟的概念,文化偏重于精神层面的意识,而能源偏重于物质层面的基础,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能源文化,应该就是建立一种意识:实现能源在推进国家发展中的可持续性;在能源使用过程中,怎样实现能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转型;树立文化的意识形态,让能源在推进国家、区域、城市中的作用持续而凸显出来。现代化理论指出在现代化的后期,文化和生态的因素就会上升,而传统文化一直就有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发展观,那么能源文化战略发展的实质应该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遵循现代化发展的规律,重视文化和生态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融合、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