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迪庆,牵着旅外藏胞的心柏玛泽仁迪庆,昔日的茶马古道,今日的繁荣藏乡,是许多旅外藏胞向往之地。在一些年以前,迪庆有一些藏胞,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家乡,流落到了国外。他们有的是茶马古道上贩运货物的商家、有的是到国外转经朝圣的宗教徒、有的是在叛乱中不明真相...  相似文献   

2.
我母亲郭碧玉,台湾省台中市人.母亲家中兄弟姐妹16人,她排行第五,有一个舅舅排行十四.早年,母亲家中贫寒,她很小就出外做工,协助父母抚养弟妹.我母亲的勤劳与善良,在这个舅舅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父亲是浙江人.1948年我舅舅9岁时,我父亲患病,在浙江省镇海县老家治病,我母亲携带襁褓中的我从台湾到浙江探望.那料,我父亲不久就病故,而我和母亲又因众所周知的情况,回不了台湾.我母亲与舅舅断了联系,一晃就是40年.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准予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次日,我舅舅立刻到有关部门办理赴大陆探亲的手续,他是台中市第一个申请者.他因担心一时难以找到我们,便设法加签到6个月的探亲期限.  相似文献   

3.
整理者按:彭梅魁,彭总二弟彭金华的大女儿,1929年生。1949年湖南解放前夕,彭总托地下党的同志将她与弟妹多人接至北京,从此他们一直生活在彭总身边,1959年彭总落难迁居京郊吴家花园,梅魁不断去探望。下面是梅魁回忆伯父写作“八万言书”的情况,和她不畏艰险使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得以完好保存的经过。本文是照她几年前对我的长篇口述原文摘抄下来的。──整理者:丁隆炎伯伯在庐山会议上遭到批判后,一回到北京,就被迫从中南海迁出,住到了市郊的吴家花园。在这里,好长时间他总是很苦闷,站不是,坐不是,有时屋里院里走来走去,有…  相似文献   

4.
赵杰 《文史精华》2010,(5):51-56
<正>1991年,张学良赴美探亲,多有报道,称之那是他纵情在旧金山的日子里。其实,张学良在旧金山女儿张闾瑛家中,数指算来只住了3天。连续两天大雨骤然停休,他急切离开后,到哪里去了?1990年,张学良在台湾对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口述历史"开创者唐德刚谈到:"于凤至是最好的夫人,赵一  相似文献   

5.
众望所归──三位归国藏胞访谈录朗杰,多穷藏族有句俗语:听话要听老人言,饮茶要品茶滋味。笔者近日在拉萨访问了年过七旬的3位归国定居的藏胞。尽管他们的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心愿:叶落归根。丹巴赤列说:“仅仅嘴上说,等于水上泡”在拉萨八廓街南侧居...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的口述史学理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作了初步划分,并从五个方面,即:一、口述史学的内涵和学科界定;二、口述史学的基本特征;三、口述史学的主体性与客观性关系及其科学性问题;四、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五、口述史学的功能和价值,对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张学良口述历史为例,对影响口述史料真实性的采访者因素、口述者因素、整理者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概括,并对口述历史客观性的判定问题、采访者在口述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尊重口述者与尊重史实的关系问题、口述史整理的原则与具体方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卸任演讲稿,罗崇敏口述,打字员录入。未了,罗让打字员从书柜里抱出十来本影集,堆在办公桌上。他用断了两指的右手笨拙地摩挲着每一册影集,仔细端详着自己六十多年来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次旦总巴拉萨探亲记廖东凡六月的一天,我的朋友拉萨市歌舞团团长土登先八生,从拉萨打电话告诉我:"台北的次旦总巴老阿妈又到拉萨探亲来了。她托我向你问好呢!这回在阿乃拉家里住了小半年,身体比在台北好多了。老太太已经提出申请,准备在拉萨长期定居安度晚年!"我...  相似文献   

10.
我的舅舅(退役前是国民党军空军少将联队长,尊重本人意愿,隐去真名)祖籍重庆,自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年年飞返大陆探望众多的亲友。在特地回老家庆贺70寿辰期间,他曾悔恨地谈起了40多年前参与蒋军空军轰炸上海的一次军事行动,给无辜的人民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值此海峡两岸由对峙到对话之时,他真诚希望国共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不再发生骨肉相残的悲剧。 下面即是我舅父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11.
黄玲 《中国地方志》2013,(10):38-4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在新编志书中增加口述史资料分量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口述史资料与档案文献资料的关系,确定三点原则:1.记述同一类事件,以档案文献资料为主,口述史资料为辅;2.运用口述史资料填补空白,弥补档案文献资料的缺位;3.口述史资料可以结合实物资料来记述历史。二是口述史资料在新编志书中的分量应根据内容需要确定。档案文献资料多的,口述史资料当“配角”;档案文献资料少的,口述史资料当“主角”。三是从三个方面甄别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1.选择好事件中有代表性的亲历者和当事人进行口述;2.要与档案文献资料互相对照考证,两者在基本事实上不要互相矛盾;3.对口述不一甚至互相矛盾的口述史资料,要多方考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系列讲座     
正作为中国最大的口述历史实践机构,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见证了口述历史概念的初步普及和口述历史行业的多层次并荣。为此,中心专门策划了"口述历史在中国"系列讲座,推出了诸多国内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观点、典型案例解析、独特经验分享等,并请他们针对公众的问题做出各自的回应。举办的讲座有: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13.
刘晨芳 《神州》2011,(5):74-74
口述历史在人物传记的写作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口述资料作为文献资料的补充,在历史学研究中也发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口述历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有各种的的原因导致口述历史和传记文学中潜藏了许多有意无意的陷阱。妊须要客观、理性、公正地认识口述历史的局限,才能超越和避免一个个有意无意的陷阱。  相似文献   

14.
2021年国庆期间,陈祖武先生到贵州参加“敦煌文书、徽州文书整理与研究百年经验总结暨清水江文书与乡土中国社会学术研讨会”,会后应贵州大学之邀,到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做了系列专题学术演讲,其中多有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回顾。此前,贵州师范大学王进教授曾专门赴京,到陈祖武先生府第进行口述访谈,形成《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书稿20余万字。兹选录其中一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亲。我以探望年逾八旬且行动困难的父亲为由,申请赴台;次年7月办妥一切手续,8月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往来港澳通行证》,经香港抵达台湾。赴台之前,我在高校从事中国现代历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多年,知道台湾50年代成功地进行过土地改革,从根本上稳定了台湾局势,并对台湾经济起飞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但对其了解不多、不具体,并存在许多疑问,因而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这样,抵台之后,我便利用和亲人团聚、畅叙情谊之余,赴有关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6.
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土;他们受到祖国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耳闻目睹的事实,亲身体验的经历,使他们──流落国外的藏胞回归后,发出了内心的感慨:“还是祖国好,家乡亲。”发生在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使西藏占人日95%以上的百万农奴和奴隶获得了新生。然而,在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煽动下,一些不明真相的同胞被裹胁到了国外。从此,他们过着举目无亲、寄人篱下的牛活。漫长的岁月割不断同胞们怀念祖国、怀念亲人的缕缕情丝;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兴旺,更坚定了国外藏胞回和归祖国的决心他们冲破种种阻挠,义…  相似文献   

17.
方未艾  方朔 《文史月刊》2011,(11):32-36
张学良将军被囚禁多年之后,曾经对探望他的人讲过:他想好了给自己的一副对联:“两字听人呼不肖,半生误我是聪明。”每当我追忆起张学良,就不禁想起他的这副对联。  相似文献   

18.
运城市万荣县皇甫乡西杜村现今居住着许多吴姓子孙,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幼时多曾听过村中老人们口述相传,此地吴姓早年共有五份五支(具体分别是东份、西份、南份、北份、中份),从落户生活到现在已经有好多年了,但具体迁来有多少年以及迁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58,(8)
这是藏胞使用的扎古扎亚碗,用此碗向尊貴的客人献礼是藏族的一种风俗。这个碗是藏胞送给长征紅軍的。(现存中央革命博物館)  相似文献   

20.
《纵横》2011,(10):4-9
编者按:距武昌首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已经过去100年的时间了。如今,让我们重新走进那段历史,听听那些历史老人的口述,重温一下那个血与火交织的时代中,人们心中的豪情与悲壮。本文系从当年亲历者的口述资料中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