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邢永凤 《民俗研究》2010,(2):189-197
盂兰盆节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其一系列仪式是与已逝祖先相关的祭祖活动。因此,通过盂兰盆节可以了解日本人的祖先观念、灵魂信仰等。本文拟通过考察日本盂兰盆节的仪式,揭示日本人的祖先观念、灵魂观念等,并考察当今社会盂兰盆节所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另外,通过研究盂兰盆节可以了解日本传统节日的深层文化内涵以及日本人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
"盂蘭盆"一詞出自竺法護漢譯《盂蘭盆經》。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探討"盂蘭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應在《一切經音義》中對該詞的解釋,即"盂蘭盆"意爲"倒懸"。自釋迦牟尼時代一直至3世紀,佛經是用口語流傳的。直至3世紀末,口傳佛典纔逐漸用梵文改寫。唐代玄應缺乏對於印度口語的理解,因此他對"盂蘭盆"的解釋極其牽强,毫無根據。"盂蘭"很有可能是來自梵文odana(米飯)的口語詞形olan(a)的音寫,這樣"盂蘭盆"就意味着"盛着米飯的鉢",《盂蘭盆經》就意味着"飯鉢經"。筆者認爲《盂蘭盆經》不是僞經,而是3—4世紀竺法護或其他某個譯者自一部印度原典所作的漢譯。  相似文献   

3.
徐天基 《民俗研究》2012,(6):140-153
香港牛头角第四十四届海陆丰盂兰胜会的仪式,包括迎神、启坛(庆土仪式)、挂榜、大士爷开光、早朝、午朝、恭迎圣驾、跑灵火、祭小幽、走五土、午贡、祭大幽、派筹派米、化大士爷、送神。其中,喃呒佬所表演的道教科仪为海陆丰式的盂兰胜会提供了基本的仪式框架,社区代表和老百姓的参与又赋予了盂兰胜会新的阐释维度。  相似文献   

4.
李梅英 《神州》2012,(14):63-63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一、讲清意义,明确内容;二、正确鼓励,注意启发和激发"自改"兴趣;三、传授方法,掌握自改要领;四、运用各种修改手段,参透"自改"知识;五、分步训练,循序渐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正>何尊铭自1976年发表以来,经过多家的考释,虽然在某些问题上还存在分歧,但文义似乎已经比较清楚。可是如果对个别被大家认为明白易晓、不难理解的句子进行认真推敲的话,或许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某些关键问题以及与此铭相关的其它铭文的理解。本文要着重讨论的这个句子,就是铭首的"复禀武王醴裸自天"。为行文的方便,先把何尊铭以及在讨  相似文献   

6.
1935年,日本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策划和实施“华北五省自治”图谋,其行为遭到全国人民尤其是平津地区广大知识分子的坚决反对。学界以《独立评论》骨干傅斯年、胡适等人为核心的部分平津学人,团结广大学人,为挽救民族危机,制止日本侵略者扩大侵华而积极努力。这批学人的主要作为有:一是利用声望、地位启导舆论,揭露日本侵略者和汉奸亲日分子推行“华北自治”的实质;二是奔走各地,运用其特有人脉资源努力做有关地方军政大员站稳民族立场的工作,制止其与日人妥协、谈判和合作;三是利用多种形式提升民众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历史事实证明,平津学人为制止日本“华北自治”图谋做了大量实际而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即带有商品属性,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尊重和正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属性与现代文化创意潜力,打破"断面式"保护的思维模式,允许并助推其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自洽性转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商业化,方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和振兴。  相似文献   

8.
辽、金、元三朝皇帝每年皆例行驻夏活动,习称"夏捺钵",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以炭山避暑最为引人注目。作者从四库本宋元文献中所见"阿延川"、"上京"两名入手,认为"阿延川"本作"爱阳川","上京"实乃"上陉"之误,两地皆位于炭山(金莲川草原)范围,并对清人认为"爪忽都"亦指金莲川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许志强 《史学集刊》2021,(6):129-141
合法狩猎在近代早期的英国有着严格的财产资格限制,狩猎权成为主要由贵族富绅所拥有的特权。狩猎在贵族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以娱乐消遣的形式实现了彰显身份、扩大社会关系和巩固统治的政治目的。不过,乡村平民也经常诉诸自然法和惯例,为其狩猎活动的合法性予以辩护。在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民间盗猎活动愈演愈烈,不仅威胁到贵族的狩猎特权,也导致了严重的乡村失序问题。农场主与狩猎贵族关于农业发展和猎物保护的分歧不断加剧,在前者的吁求下,狩猎法改革被提上日程。《1831年狩猎法》便是这一曲折改革过程中新旧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英国狩猎法的实践困境反映了日益加剧的乡村社会矛盾,也见证了土地贵族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身份危机。  相似文献   

10.
俞乃蕴 《纵横》2013,(5):60-63
近一两年来,有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红学家冯其庸教授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如《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8日版:“冯其庸:诲人一甲子,半生寄国学”;《光明日报》2012年1月9日版:“冯其庸《瓜饭楼丛稿》出版”,“35卷1700万字,聚集大师一生学术精华”;《人民日报》2012年2月23日版:“冯其庸:寻源问道终不悔”;  相似文献   

11.
马秋月 《神州》2013,(21):39-39
《赤壁赋》是苏轼的传世名作,《赤壁赋》第四段中的哲理蕴涵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蕴含苏轼内心深刻的儒释道三家思想的高度体现。“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表现;其言辞的豪放,思想的豁达,也正表现了他令世人欣羡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思想观点。重点讨论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的思想渊源,分析“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哲理蕴涵。  相似文献   

12.
王立 《文物天地》2023,(S1):91-95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个性化的社交媒体势必将在文博传播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舆论的引导也将从官方逐渐倾向大众。博物馆本位的宣传应学会将专业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时代逻辑的表达话语,以谦恭的姿态,真正走到观众中去聆听,才能正确了解并掌握舆论的主动。  相似文献   

13.
“那迦护佛”是表现释迦生平事迹的图像之一,自古印度无佛像时期便存在,题材虽小,却贯穿佛教艺术发展的始终。该图像传入东南亚后,由组合浮雕转变为独立圆雕,并在10世纪后的柬埔寨广泛流行,佛陀被赋予王者身份,成为佛寺中央塔的重要供奉对象。本文提出东南亚早期“那迦护佛”图像主要受到南印度影响,并将该图像在柬埔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明确其本土化进程,探讨图像身份转变与东南亚神王崇拜思想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兼谈陈独秀的“右倾”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中国共产党内,是谁最早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是谁反对无条件支持国民党,最早主张向国民党右派宣战的?是谁起草了中共四大决议,并在其中高唱无产阶级领导地位的?本文认为都是陈独秀。既然如此,那么陈独秀为什么又有所谓三次“大让步”,有所谓《汪陈联合宣言》呢?本文深入考察共产国际特别是苏共中央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当时国共关系的实际状况之后,认为陈独秀未必应当为此承担多少责任。陈独秀1927年确实反对过工农运动“过火”,但这种反对是不是完全错了?本文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和回答  相似文献   

15.
喜彩莲(1916-1997),原名张素云,出生于辽宁省安东县(今丹东市)。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评剧“喜派”创始人,早期评剧“四大名旦”之一。她幼年学莲花落,工旦,后跟吴寿朋学戏于“复盛剧社”。少年时拜李金顺为师,在“元顺戏社”任主演。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手记: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语称"香巴拉",意思是"心中的日月",可以说毕先生十分了解这个藏民们"心中的日月"。从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的小说《消失的  相似文献   

17.
论文基于笔者对新移民组织和文化祝祭活动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社会空间"的形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认为中国新移民通过"节点"的纽带作用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构建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空间,中国新移民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中求得共生。网络式移民社区空间的构建,更符合中国新移民高流动性、高层次性、高创造性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使在日中国人在远离故乡的生活世界里找到族群公共圈,产生连带感和归属感,而且避免了与日本社会的正面冲突,有利于新移民在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推进族群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活跃。  相似文献   

18.
在古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中,有许多观念相同或情节相似的地方。都有"先在"的地理存在、有"先在"的神存在。究其实质,这是一种创世神话思维的表达方式,其内涵就是,掩盖在神话思维下的"先在"的逻辑思维,用先在的、在天地生成之前本来就有神的存在,和对神的敬畏之心,封住终极追问。  相似文献   

19.
鄙小 《旅游纵览》2008,(4):75-75
<正>题记:对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诞生的孩子们,心中的一个愿望就是去北京动物园看一看,那是孩子们眼中的动物世界,那里给了孩子们在北京逗留的最深记忆。然而,很多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跨国婚姻女性的访谈,考察全球化时代中日跨国婚姻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女性因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而发生跨国流动,由于喜爱中国或从事中日贸易而来中国的日本男性增多,这增加了婚姻双方相遇的机会。不同于以往因国家之间经济差异、为追求阶层上升而发生的“上升婚”,中国女性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主体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多选择了学历、阶层类似的“同质婚”。跨国婚姻模式的转变,既有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带来的影响,也有女性在出生国经历的家庭关系以及个人自我主体性带来的影响。任何形式的选择都充满偶然性,跨国婚姻女性拥有越多的“移民特殊资本”,越能应对“同质婚”里的偶然和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