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毕生致力于农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劳动着,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的确令人钦仰!可惜用以指导陶先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是实用主义,这就使他的教育思想和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为了对陶先生教育思想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价,有必要先简略地谈谈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三大主张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大主张是导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性格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以及"社会及学校"的教育思想,谈一谈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一汪达之一生,最主要的职务是江苏省淮安县"新安小学"(简称"新小")校长,但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却拥有一席之位,因他在80年前忠实地、创造性地实践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公民教育思想。达之先生祖籍安徽黟县,1903年出生在安庆市贫困家庭。父亲去世后,母亲膝下三男一女,  相似文献   

4.
李莉 《南京史志》2023,(37):26-27
<正>“活的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贯穿了陶行知先生一生的思想发展及教育实践。“活的教育”,即“以活的教师,用活的内容和方式,培养活的学生”。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想,陶行知先生主张建构和实施“活的课程”。他为此提出为国立人、多元跨界、多样弹性、生动实用、按需设置等课程目标观,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对幼儿园课程改革带来了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为“生活教育”的主要内涵,对幼儿园实施开展课程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董叶 《南京史志》2024,(2):28-29
<正>“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我园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提出“让绘本融入生活”的绘本教学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绘本活动。本文从“看什么”“玩什么”“做什么”三个方面,谈谈这方面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课改视角下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生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都关注人的发展,主张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或培养人的素质。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大社会、大生活融于课堂,为学生的成长、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有三大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在做中学。这三大内容对现代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莺 《南京史志》2022,(30):56-57
<正>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3~6岁幼儿正处于发展语言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决定了语言学习的特征,即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幼儿园语言教育贯穿各个领域,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幼儿语言教育只有与幼儿的生活对接,与幼儿的经验对接,才能实现支持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审视当前的语言教育现状,教师往往较多关注语言教学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固化,过于强调机械式记忆,背离了幼儿的生活。幼儿园语言教育应该是集专注的倾听、清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郭留毓 《南京史志》2022,(12):65-66
<正>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生涯中关注的中心和为之终生奋斗的目标。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教师在“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引领下,以农耕实践活动的形式,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以最淳朴的学习方式让幼儿感受乡村教育,体验“生活即教育”的内涵,在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教学做合一”的真谛。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自然资源,特别是农田资源,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引导幼儿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促成农耕课程的形成。本文以大班农耕课程《萝卜》为例,谈一谈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幼儿在农耕课程中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张丽华 《神州》2012,(6):107-107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交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私学是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代官学的一种必要补充。金代"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学习观念和人才选拔思想,辽、宋的私学传统以及私人刊刻、印卖书籍的普遍现象,构成金代私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创办者、办学目的的不同,金代私学分为家学、女真贵族官僚家塾、学者自设私塾、官宦私塾和自学等五大类型。与其他朝代私学相比,金代私学具有类型多样化、设置早于官学、教育对象比官学更加广泛等自身特色。金代私学对于金代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交流,以及各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01年9月,清廷应两广总督陶模奏请,谕令各省设大学堂,前因虽是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倡言在省会改书院为高等中学,却是混淆专门学的高等学与大学,令疆臣们进退维谷。袁世凯率先想出挂羊头卖狗肉之策,以大学的名义办中小学的正斋、备斋,化两难为两便。各省争相跟进,纷纷效法,上演了一出君臣之间心照不宣的闹剧。壬寅、癸卯学制拨乱反正,重回各省高等学堂的轨道。不过,作为普通学向专门学的过渡,来自日本特有的高等学堂究竟应该是一省教育的最高学府,还是大学堂的预科,直到民初仍然聚讼纷纭,摇摆不定。而各方就此展开的争论,对于时下平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华文教育的定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华文教育涉及诸多的学科、政府与民间部门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各国社会状况、教育文化政策等,我们应对以上诸多因素给以全面、充分的重视。本文据此提出,华文教育应分属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政府的侨务工作、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华侨华人研究等几个领域。同时,华文教育自身的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低龄学生人数增加、华文学校功能进一步扩大、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更加统一以及华文教育社会化并逐步进入所在国主流教育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毛邦伟是一位民国时期颇有社会名望的教育家、著名学者,曾亲身经历过辛亥革命,在新民主主义期间,他作为进步人士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白寿彝先生在关于史学与人生、史学与社会这二大关系认识的基础上 ,对历史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内容、作用等问题做了较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这些思想是白寿彝把史学与社会发展变化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结晶。它反映了社会对史学工作的影响 ,也说明了史学工作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白寿彝历史教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性和鲜活的时代性。其精神和要旨在新世纪里仍然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7.
姚继荣 《史学月刊》2001,(2):140-144
历史教育思想是白寿彝先生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传统史学功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关注历史教育,从理论上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教育和如何进行历史教育的问题.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反映了他对于历史科学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晚清诗人叶炜,是日本明治时代最早赴日本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学者。在日本期间交游很广,诗文唱和频繁,是清政府正式向日本派驻使节之前中日诗文交流的先驱者,其诗文交流活动为晚清驻日外交官何如璋、黄遵宪、黎庶昌等人的中日诗文外交导夫先路,回国后编辑《扶桑骊唱集》收入日本明治时代前期日本许多著名诗人的诗作,是研究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复杂微妙的外交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扶桑骊唱集》钞本是叶炜先生去世后,近人根据光绪辛卯(一八九一)南京刻本所钞,时间当在一九零三年叶氏辞世之后。钞本文字简古流关,篇末附俞樾撰《吴县主薄叶君墓志铭》,学界悬而未决的叶炜生平当从此可得稽考,钞本为研究叶炜提供了一样不可或缺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From youth Mangkunegoro VII (1885–1944) fought to preserve the Javanese language and its literature. Later in life, and particularly after he became ruler, he strove to give a prominent place to Javanese art and culture. Through education and politics he sought to prevent the Javanese language from becoming second to Malay. 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 played a similar role for the Bengali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both cases the requisite for playing a role on the world stage was the actors' awareness of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s.  相似文献   

20.
Proponents of charter schools credit them with many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schools. One claim is that school choice yields increased parental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school activities—which we shall call education‐related social capital. In this article we test for the independent effect of school choice on education‐related social capital, controlling for general social capital and other potentially confounding variables. Studies of school choice invariably show that choosing parents have a greater level of general social capital than non‐choosing parents. Consequently, any increase in education‐related social capital could be spurious—due to the fact that choice parents start with atypically high levels of general social capital. We fin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hat school choice has a small b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education‐related social capital. However, its effect is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for general social capital, as well as for other traditional predictors such as parental education and the school‐related home resources that parents may prov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