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昭 《收藏家》2023,(12):20-27
大司观音堂保存着多尊精美的石造像,外包细泥,并贴纸彩绘,正中为观音立像,左右各立两尊金刚菩萨,八大明王及两尊天王护法分别立于大殿东西两侧。其创建时间虽仅比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晚一年,但殿内彩塑系民间风格,其题材和艺术特性明显不司于皇家造像。因此,观音堂彩塑是研究辽代大司地区民间佛教信仰及塑像题材、雕造技艺的绝好实例。  相似文献   

2.
韩心济 《文物世界》2006,(6):54-56,58
大同华严寺,是我国一座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自创建以来,华严寺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在历史与社会演变中,逐步沉淀出自身的深厚文化价值。这座千年古刹包涵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华严寺     
华严寺在山西省大同市城区西部,是依据《华严经》修建的寺院。寺内殿字巍峨,鸱吻高耸。薄伽教藏殿为该寺现存最早的建筑(图一),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粱下有题记:"维重熙七年岁次戊寅玖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午时造"。《辽史·地理志》记载,辽道宗清宁八年(1062年)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于华严寺。说明辽代这里已是一  相似文献   

4.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旧城西部,犬雄宝殿为该寺主殿,居寺内西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三年(1123年),后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重修。殿平面呈长方形,殿身东向,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矗立在4米余的高台基上,气势雄伟壮观,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殿内四壁满绘清代壁画,其内容为释迦牟尼传  相似文献   

5.
梁家桦 《沧桑》2013,(1):100-102
镇国寺创建于我国五代时期,虽逾一千多年,寺内万佛殿至今仍保存着初建时的原貌。万佛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是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珍品。殿内的五代彩塑原作,艺术价值极高。寺内尚存有大量壁画,壁书,石碑等珍贵文物。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对镇国寺的文化遗产价值作了多方位的探讨研究,对文化资源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考察河北省现存辽代古塔,对辽代古塔的建筑文化起源、建筑特点、建筑艺术形式与类型以及建筑用材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北方辽代古塔建筑艺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白勇 《文物世界》2011,(3):15-18
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为大同下华严寺的主体建筑。殿内槽当心间左右两侧四椽袱底有题记:“推诚竭节功臣,大同军节度、云、弘、德等州观察处置等使,荣禄大夫、检讨太尉.  相似文献   

8.
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贵族于公元916年建立了辽王朝,公元918年定临潢(今辽宁巴林左旗)为皇都(上京)、公元947年定国号为辽。从10世纪末到11世纪末的百余年间,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建筑活动,但至今所留下来的辽代遗构为数不多,山西除西京(今大同)下华严寺海会殿已毁无存外,保留至今的有上华严寺大  相似文献   

9.
长治观音堂是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明代彩塑,包括圆塑、壁塑和悬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由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彩塑保存现状堪忧,逐渐出现了残缺、颜料层脱落、粉尘污染、褪色、裂隙、断裂、龟裂、起甲、泥渍、动物损害、划痕、倾斜、不当补塑等多种病害,对彩塑的生命延续构成严重威胁,亟待进行保护修复。本文在实地调查观音堂彩塑保存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10.
白勇 《文物世界》2007,(5):17-19,22
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现有两通碑,它们是研究华严寺历史的重要资料。关于金大定二年碑专家早有研究,此碑详尽叙述了辽金之际华严寺的兴衰沿革。另一通至元十年碑则是研究元代华严寺历史最重要的依据。碑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宋分为上下两寺的晋城青莲寺,现存59尊唐宋彩塑。本文仅针对宋塑中运用着金工艺的作品,做考察研究。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上寺的罗汉殿和地藏阁内,前者有19尊,后者有12尊,共计31尊。初步了解,在我国内地,山西大同善化寺金代彩塑、新绛福胜寺元代彩塑和北京智化寺的明代彩塑,着金技艺都颇具水平,独具特色,而青莲寺宋塑所采用的四种妆金工艺(其中最为特殊和濒临失传的拨金工艺),样式新颖、精细富丽,是我国现存宋塑妆金工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大同华严寺辽代彩色泥塑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文物世界》2009,(4):64-69
辽代佛教盛行,华严宗尤为风靡,大同华严寺即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寺内至今仍保存有薄伽教藏殿和大雄宝殿两座辽、金建筑,薄伽教藏殿据殿右侧椽底题记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年)大同由云州升为西京陪都,清宁八年(1062年)敕建华严寺,寺内主殿大雄宝殿为面阔九间、进深七间巨构,由于供有辽诸帝塑像,其具辽皇家祖庙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江涛 《文物世界》2012,(6):48-49
我国的古代彩塑艺术是无声的音乐,无字的诗歌,蕴含着东方文化的韵律之美,是其他国家少有的。现存于我国寺庙道观内的历代彩塑,是中华艺术宝库中耀眼的明珠。然而,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存的彩塑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各种病害,需要进行不断地保护维修。现将古代彩塑保护修缮的原则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一梳理,以便促进我们更好地保护好彩塑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平遥镇国寺     
正镇国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东北13公里的郝洞村,占地面积13328.6平方米,建筑面积1701.7平方米。寺内万佛殿建造于公元十世纪,虽经金、明、清历代修葺,仍唐风不失,体现了中国早期殿堂建筑的规制与风格,保存至今,弥足珍贵,是仅晚于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殿内彩塑、壁画体裁别致,技法高超,是研究建筑、雕塑、绘画艺术的重要资  相似文献   

15.
辽代法令考     
文章首次全面地对辽代的律令进行了钩稽考索,列出现存辽令44通,并就令的产生、执行以及和唐律的关系、价值等展开了分析,认为辽代的令与唐律没有根本关系,尤其是针对辽代实际情况而颁布的诏令,为辽律的补充,在辽代的法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奉国寺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城内东街路北,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原名咸熙寺,金朝改称奉国寺,因大雄殿内塑有7尊彩塑佛像,故又俗称大佛寺。  相似文献   

17.
彩塑既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主体,也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物质体现,有着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山西现存古代彩塑约12000余尊,由唐至清序列完整,是全国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省份之一,且三晋各地彩绘泥塑呈现迥然不同的艺术特点。本文通过山西同时代的造像风格比对,总结出晋南、晋中、晋北的地域特点,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规模最大的大雄宝殿,庄严无俦的七佛彩塑,全国仅存无几的辽代建筑彩画,三者济济一堂,成就了奉国寺独独一无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田野 《丝绸之路》2014,(2):29-30
辽代金银器是我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辽代金银器的种类、造型及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并深入分析了其形制特征及演变规律,对于更好地了解辽代金银器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遗产》2004,(3):90-90
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城内,寺内主要建筑有辽代所建的观音阁和山门。观音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楼阁,为五开间,由完整的三层结构垒叠而成,外观两层,内加暗层。阁中央耸立一尊高16米的木骨泥质彩塑观音像。观音阁和山门建筑年代久远、形制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