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安北魏佛教造像有铜、石两类材质。石质造像可分为单体圆雕造像、背屏式造像、造像塔、造像碑、造像龛、三面造像石、单面造像石等七类。造像塔、背屏式造像和造像碑是长安北魏流行的造像形式,至迟到北魏晚期尚未出现成熟的石质圆雕佛像。至迟在北魏末期,长安已出现成熟的佛像铸造失蜡法工艺。  相似文献   

2.
石质文物经过数千年演变,出现不同病害,尤其是断裂的石刻,不能独立展览,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势在必行。此次通过对佛像保护与修复,恢复佛像本来面目,达到长久保存和科学展览,并对断裂和补配的文物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4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湾子村出土5尊大型石质佛立像和4件佛像莲花座。佛像连座均高达2米以上。其中1件佛座前面刻有铭文,记此件释迦佛像雕造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这批造像与约同时期的山东青州龙兴寺造像和四川成都万佛寺造像相比,有其共同特征(如突出表现为大型立佛),也有其独特之处,被视为北周长安佛像的典型样式。这批佛像造型典雅,雕工精细,保存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是我国佛教造像由南北朝向隋唐过渡时期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4.
乐至石匣寺摩崖造像袁国腾石匣寺摩崖造像位于乐至县幡龙乡石匣寺村北的石匣寺沟,距村所在地800米。共有造像十一龛(其中唐、宋造像七龛,明、清造像四龛)计150尊。皆为圆雕,石质多系浅褐色砂岩。石匣寺,因其形而得名。寺外双石轮,中坼通径,佛像对列,皆于此...  相似文献   

5.
浙江宁波天封塔地宫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天封塔坐落在宁波市内海曙区大沙泥街西尽头 (图一),是宁波的一处名胜古迹。1982年,宁波市文管会配合市规划设计部门对天封塔基础进行勘探时,在塔第一层的中心部位发现了地宫建筑,获得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座较为完整的南宋绍兴十四年银制宫殿建筑模型,还有银塔,银香炉,银佛龛,铜、玉、石质的各种佛像,以  相似文献   

6.
大佛的重生 日本人山本赞七郎,在1907-1912年间到访大佛寺,拍摄了这张千手千眼观音(图1)。当时佛像所在的大悲阁主体顶部已完全坍塌,菩萨头冠已失,四十二只手臂仅存胸前的一双。1934年,当德国女摄影师再次来到这里,隆兴寺方丈纯三已经在宋代石质须弥座上,建起一个细长型高龛,使菩萨免受日晒雨淋之苦(左页图)。上世纪40年代重修大悲阁时,又为佛像补塑了40只木质手臂,重现法相庄严(图2)。  相似文献   

7.
毕丹紫玉 《文物春秋》2012,(4):61-63,80,1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位于卢龙县城南,为八棱形多层式石质建筑,高10米,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幢身共分6层,现基本保存完好,底4层为石刻文字,上2层雕刻佛像,除第四层幢身为明万历年间所建外,其余为金代大定年间重修。本文对此经幢进行了简单考证。  相似文献   

8.
<正>石灰石质,高135.5厘米,宽67厘米,厚30厘米,现藏于苏黎世瑞特堡博物馆高浮雕三尊像。主佛像高肉髻,修眉细目,眼略向下视,双唇紧闭,嘴角略微上扬,双耳垂肩。面容清秀,表情和悦。内穿僧祗支,胸前系带,身著袈裟,袈裟在两腿间呈弧形下垂,长裙曳地,衣裙下摆外撇,较北魏时期明显收敛。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1990年至2016年间批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涉及石质文物保护研究项目的统计梳理,分别从资助项目时间分布、类别分布、分属学科分布、依托单位分布和研究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近来我国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学术轨迹,并从石质文物保护研究范围、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和热点,同时对石质文物保护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与建议。为相关科研人员了解石质文物保护领域基础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早期佛像是我国古代中印交流史研究的重要环节。首先,在我国发现早期佛像的大部分地区缺乏佛教传播的记载,早期佛像作为第一手考古资料,填补了这些地区佛教艺术传播的空白。东汉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像,它有助于解决中国佛教和佛教艺术起源的问题,因此,早期佛像研究将改写中国佛教史的第一章。其次,学术界对印度佛像起源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早期佛像中最早有确切纪年的佛像非常接近印度佛像的起始时间,因此,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印度佛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年9~10月间,笔者前往西北地区进行关于中国早期佛像与早期佛教艺术方面的专题考察,在陕西南部汉中地区城固县文管所所藏文物中,辨识出一尊属于中国早期的钱树佛像。在汉中地区文管会和城固县文管所的协助下,笔者对这尊早期佛像和佛像所附的钱树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这尊佛像在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早期佛像中,不但佛像本身较大,图像清楚,而且佛像所附在的钱树保存得也相对比较完好,又是出土在过去从未发现过中国早期佛像的陕  相似文献   

12.
佛像的出现对佛教和佛教艺术,不啻是一次革新。对现今流行的一些有关其起源及年代的种种说法,笔者颇感疑问。现简述如下: 一、佛像并非经大乘教提倡才能出现 流行的说法认为:佛像起源于大乘教的提倡。诚然,佛像艺术的大规模流行与大乘教派的提倡有很大关系,然而这却不能视为佛像起源的决定原因。 (1)在侧重强调佛像起源于大乘教时,我们就无法面对南传佛教同样盛行佛像崇拜的现象。 (2)从经典上看,提倡为佛造像,大、小乘教派经典都有论述。特别是关于佛在世时第一尊佛像的出现传说——所谓“优填王造佛像”或“波斯匿王造佛像,”不仅大乘的《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六》、在小乘的《增一阿含经卷28》、甚至近年来有人在南亚发现南传的小乘巴利文藏外中也有这一相应传说。笔者无意去考证有关佛在世时第一尊佛像传说之真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小乘两派杜撰用佛的口吻赞同为佛造像这一情节的目的都是旨在为佛像流通提供依据。由于诸说都是以一种追述方式谈到佛像始出原因,追述者的时代肯定已有佛像出现。 (3)国内有学者认为小乘的《增一》中关于第一尊佛像之说来源于大乘,对此笔者很  相似文献   

13.
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制作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南诏大理国金属佛像的制作工艺,对部分金属佛像进行了科学分析,表明制作各种铜佛像时,主要使用失蜡铸造工艺,已使用多种金属元素作为材质,阿嵯耶观音像和其他铜像是以含砷的铜合金为特征,金质佛像的材质主要用金银合金,铸造小铜佛像则采用复杂的合金成分配比。根据铭文和绘画资料分析,这些金属佛像主要是大理本地的工匠制作。  相似文献   

14.
普佑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的石质文物本身就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通过对病害各项缜密的、科学的调研统计,通过岩相分析、压汞分析、XRD分析以及离子色谱分析对普佑寺石质文物及腐蚀产物进行了科学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行内外石质文物的保护现状和对策对普佑寺石质文物的现状和病害特征提出了保护修复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佛像的造型、头背光以及服饰等因素的差异,龟兹石窟中的佛像风格可分为四类:印度风格、龟兹风格、汉地风格和回鹘风格。印度风格佛像出现于龟兹石窟早期,包括犍陀罗风格和秣菟罗风格两种类型,其中犍陀罗风格佛像较多。龟兹风格佛像形成于公元4世纪,延续至龟兹佛教的衰亡时期,是在龟兹本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印度、中亚文化而发展形成的佛像类型。汉地风格佛像,是唐代汉传佛教艺术传入龟兹的产物,艺术风格接近同时期中原佛教艺术。回鹘风格佛像,约公元10世纪及以后,是回鹘人西迁后在吸收中原佛教和龟兹佛教艺术因素,形成的具有回鹘人审美特色的佛像类型。  相似文献   

16.
略论贵州清镇汉墓出土的早期佛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围绕贵州地区出土的早期佛像,对该佛像所在的青铜钱树、出土钱树的墓葬年代、墓葬与钱树的化性质、墓主身分、佛像传入路线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佛教至迟在东汉末期前后已经以某种变相的形式传入贵州地区,并且已有佛像出现。佛像很可能是通过四川地区传入贵州地区的,但当时贵州地区的人们对佛像的理解似乎比四川地区更为肤浅。佛像最初的传入贵州地区则可能是通过当时盛行的钱树这一媒介物,其背景当与升仙思想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此像长9.5、宽6.2厘米。石质,呈粉红色,选料精美,石质光洁细润(图一)。正面中间镌刻一身披佛衣,两臂掩袖,端坐莲座上的释迦佛像,其上为一系结璎珞佛龛,下有长圆形五柱,下部两侧有幔障卷结下垂,雕技疏朗而精妙。背面上层雕有一排四个如意云纹,下面上部中间雕有变形双凤,中有一日,两侧雕有变形体躯修长的二龙,纹饰简练传神。中间为一大长方框栏,内镌阴文隶书铭刻五行,每行九字,共四十五字(图-)。文彭(1498~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系文征明长子,以诸生久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当前石质文物病害成因,分析了石质文物常见病害,对石质文物病害预防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石质文物病害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洪渎原成任墓地发掘了一处东汉晚期家族墓地,出土了两尊金铜佛像,它们是目前国内考古出土的时代最早的可独立供养的金铜佛像。通过对其形制特征、制作工艺和金属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初步认定系本土制作的具有犍陀罗风格和马图拉风格的金铜佛像。这两尊金铜佛像的出土,对于佛教及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石质文物的保护,至今仍被国内外业者公认为是个难题。当前我国石质文物保护遇到的几个有待解决或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开展石质文物防风化研究迫在眉睫,尤其现在提出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的文物保护原则时,不能把着力点全放在预防性保护上:要从保护程序的科学、合理性,文物材质的特征、环境及病害的深入分析,保护材料实效性与安全性,保护效果的有效性,保护方法的跟踪与维护等方面对石质文物保护的过程进行全面评估;进行石质文物风化程度、风化深度及风化速率的检测,是定量、半定量的评价石质文物表层的风化(或称劣化)状态较为有效的途径;要加深对石质文物病害的认知与评估;重视对石质文物所依附地质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