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毛泽东一生都喜欢阅读《水浒传》,即使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也从未间断。他与《水浒传》几乎须臾不离:在江西苏区受到排斥、退隐读书时的书单上有《水浒传》;在长征和转战陕北的多次战略转移中,经过再三精简的行装中仍然保留着一套《水浒传》;在延安整风中,《水浒传》是他圈定的阅读书  相似文献   

2.
<正>连云港,无论是从6000年前的"少昊之国",4000年前的"羲和之国",2300年前的秦皇东巡、徐福东渡,还是《西游记》《镜花缘》《水浒传》等文学巨著的惊世神韵,都证明了她无疑是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城市。然而,在这个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始终离不开一个白色元素,那就是淮盐。  相似文献   

3.
张一骢 《丝绸之路》2012,(24):19-22
史进在《水浒传》里的消失这一叙述现象,在《水浒传》叙述模式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以"史进的消失"作为引子,简要整理和描绘了《水浒传》的叙述特点,通过现象探究了这样一种叙述风格的成因,即中国古代通过民间传说整理而成的章回体小说中的底本问题。最后,对于叙述风格成因——底本问题,以"何为底本"为题,对底本从叙述学原理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单纯讨论叙述底本问题在概念方面过于空疏,需建立"原型底本"与"写作底本"两个新概念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的循环式叙事结构,反映了中国人特殊的"出世—入世—出世"的生死轮回的民族文化心理,反映了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5.
阎泽川 《文史月刊》2012,(10):17-17
在我国古代小说中,有些武将的绰号前面带一个"病"字。如宋平话《宣和遗事》中有个"病尉迟"孙立,《水浒传》中有"病关索"杨雄、"病大虫"薛永。原来,在宋元时代,"病"是"赛"的同义词,意思是比得上。如杨雄,《水浒传》称为"病关索",《宣和遗事》  相似文献   

6.
莫其康 《江苏地方志》2023,(5):45-47+70
<正>《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籍贯研究,一向是“施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施耐庵到底是哪里人?学术界往往多依托《施耐庵墓志》对其进行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从文化生态学和系统论的视角对施耐庵里籍进行深入考证。一、从胡瑞亭披露的《施耐庵墓志》考证施耐庵里籍淮安人王道生所写《施耐庵墓志》(以下简称《墓志》),在施耐庵里籍研究中具有奠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吐鲁番文书中,两次出现"影名"一词。《词源》和《汉语大词典》均未设词条,《吐鲁番出土文书词语考释》解释为"隐藏名字"。阿斯塔那509墓出文书中有"詃诱影他","詃诱"即欺骗诱惑;但"影他"不可释作"隐藏/遮蔽他人",理解为"冒充他人"方与上下文义契合。《汉语大词典》中"影占"词条义项中"影"有"虚"、"冒"义。同理,与"名"字构成"影名"时,其义就是"冒名";文书中"影名假代"即现代汉语所言"冒名顶替"。在今日山西稷山县及陕西西安地区方言里,"影名"一词仍频频出现,为"以什么为名义,实际上却干别的事情",在当代汉语里的这一用法,至多只是对其原始含义的延伸或扩大。  相似文献   

8.
张晓晶 《神州》2013,(5):14-14
《水浒传》是一部反映和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道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它更多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那么在梁山,"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有别;心情肝胆,忠义信义并无差。"不论是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弟。"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也就是说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水浒传》中的传达出来的几种思想倾向是值得注意的:、宣扬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对《水浒传》的忠义观的探讨,仅供分析。  相似文献   

9.
水浒故事在南宋时已经流传,《水浒传》中不少人物和故事大都是以《宣和遗事》为蓝本。《水浒传》成书大约在十四世纪,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金圣叹截取前七十回(金将第一回改为楔子,其实是七十一回)本的《水浒传》,流行最广,至今已三百多年。从水浒话本之勃兴,到水浒戏剧和小说之盛演及流传,已历七个世纪。金圣叹腰斩《水浒》,是《水浒传》出版史上最大的一桩公案,至今有毁有誉。所谓腰斩,是指他伪称得到古本,其实是把百回本中招安以后的二十多回拦腰砍去,又加以修改评点,即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鲁迅…  相似文献   

10.
黄绍筠 《古今谈》2000,(2):47-49,53
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最早是从杭州的“街谈巷语”中诞生的,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创作、演绎,逐步丰富起来,后义有文人介入。参与小说创作的四位作家,都是杭州人,或长期生活在杭州的人。今传一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最先也是由杭州的印书铺《容与堂》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出版的。因而《水浒传》无论其创作思想倾向、社会生活环境、语言特色等都与杭州的历史人文和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历史记载的"方腊"在《水浒传》中因为艺术加工的原因出现了传承、类误与膨胀等三种类型的继承与演化。而方腊民变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成全"梁山泊好汉"忠义的需要及《水浒传》故事情节的安排是出现继承与演化的原因。归根到底则是作者的政治立场所决定的。历史史料在文学创作中被重构。  相似文献   

12.
幸田露伴既是日本近代文坛的巨匠,同时也是一名汉学家。他将《水浒传》进行注释,并翻译成汉文训读体,出版了《国译忠义水浒全书》,对《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又撰写了多篇《水浒传》的评论,推动了《水浒传》在日本的受容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脉书》简5至简6的"在戒,不能弱,为闭;其塞人鼻耳目,为马蛕"的意义,历来学界说法不一,无有定论,难点在"戒""弱""闭""马蛕"四个字词的训解。通过对《脉书》全文意义的考察,并联系与之相关的上下文义和记录的疾病部位、症状等,对这四个字词及其所在句义进行再考辨,得出结论:"戒"通"革",义为人体表面组织的内层;"弱"义为曲;"闭"义为壅塞不通;"马蛕"之"蛕"通"痏",义为疮疡,"马蛕"义为大疮疡,即同时产生于鼻、耳、目之疮疡。全句意为:"病生于人体表面组织的内层,(身体)胀阻不能弯曲,为闭病;发展到壅塞人鼻、耳、目,为大疮疡。"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正>@淮阴猴儿:贵刊上期的《水浒传》专题真是太好看了!同样是四大名著,同样是从小就看过的经典,为什么我就没有看出这么多门道呢?不过,在这个专题中还提到了一些田虎、王庆的人和他们相关的事件,我想知道,这些人是谁啊?为什么我翻遍了《水浒传》也没有看到?值班编辑:首先谢谢您喜欢我们的专题!你的疑问,其实根源是来自水浒的版本问题。众所周知,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小说一样,  相似文献   

15.
手稿     
正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它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他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唯识述义》《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  相似文献   

16.
幸田露伴既是日本近代文坛的巨匠,同时也是一名汉学家。他将《水浒传》进行注释,并翻译成汉文训读体,出版了《国译忠义水浒全书》,对《水浒传》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又撰写了多篇《水浒传》的评论,推动了《水浒传》在日本的受容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朱辉 《文史月刊》2010,(8):74-74
<正>在《水浒传》中,高俅是个破落户子弟,但"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也可以说是"文武双全"的高素质人才了。  相似文献   

18.
李金松 《文献》2001,(2):142-145
研究《水浒传》不得不涉及到版本问题.而《水浒传》的版本问题十分复杂,不但有简本与繁本之异,而且还有繁本与繁本之间的渊源递承关系.尽管有不少学者对之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讨,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即以大涤余人序本《水浒传》为例,其刊刻年代,我们至今未曾弄个清楚明白,获得比较正确的意见,因而一些文学史或小说史在叙述《水浒传》的版本嬗变史时,往往发生错误.  相似文献   

19.
史学精粹     
正李建:《赵汸〈春秋〉"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说论析》(《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在《春秋》学史上,元末《春秋》学家赵汸研治《春秋》的最大特点是以义例说经。他考论鲁史与《春秋》之别,明辨史"例"与经"义"之分,提出了系统的以"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为核心的《春秋》书法义例说。其《春秋》义例学说,是在依据《左传》及杜预注、融通三传史法经义说、批判继承诸家义例书法说基础上的发明,不仅体系颇为严密完整,而且从方法论层面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春秋》诠释学系统。赵汸的《春秋》义例学所体现出的会通经史、据传求经,由《左传》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水浒传》的翻译问题。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产物,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为探讨典籍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性别视角。这种研究摒弃了译者"隐形"的观点,突出了译者的性别身份地位,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和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