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失在黄昏中的影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七个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时走时停,气喘吁吁地跋涉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他们中年纪最大的90岁,最小的76岁。走在前面用六根五尺长的油亮斑竹,挑着一个两尺见方包袱的赵永森老人,年纪最小,他是这个皮影班的班头。望着这群风烛残年,疲惫不堪的老艺人的身影,我不知道,皮影这门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戏剧艺术,伴随着他们闪烁着太阳余晖般的生命,还能坚持行走多远……  相似文献   

2.
<正>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记得每年的8月和9月有个普天同庆的日子:8月15日侵华日军无条件投降,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日子来得不容易,它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守土抗战、浴血奋斗得来  相似文献   

3.
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记河南省博物馆首次参加的出国展览·王瀛三·陈卫1935年11月28日,时逢英王陛下和王后银婚纪念的大喜日子,英国人在首都伦敦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而又隆重的世界性《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用以表示对他们的祝贺和纪念。这个展览会...  相似文献   

4.
《南方人物周刊》2014,(3):10-10
一个国家走向怎样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三层红楼前,一些头发花白的老人拉着手,互相寒喧着。这个场景,很像《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1月12日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它的前身为北京师大女附中。48年前,这些老人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  相似文献   

5.
看来英家人还是得吃‘洋饭'啊!瞅着英达、英壮、英宁几个子侄辈儿把情景喜剧这只美国汉堡端进中国千家万户,撒上点葱花,放一撮盐,盛出《我爱我家》、《候车大厅》、《东北一家人》这些热腾腾的中式家常菜,英若诚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从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开始,老英家人就开始吃洋饭了。  相似文献   

6.
李瑞洪 《武汉文史资料》2012,(11):59-64,2,65,66
2012年6月17日,位于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新空间的美丽道国际艺术俱乐部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开幕首展"面觑.侧隐——郭润文、陈子君油画展"同时揭幕。展览学术主持、《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称:"面觑与侧隐"郭润文和陈子君油画作品展,是2012年中国油画展的重要展项……这个展览通过郭润文这样一个个案,实际上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高端。下面,让我们沿着画家郭润文的记忆路  相似文献   

7.
黄萍 《神州民俗》2007,(7):62-63
文章通过分析少儿戏剧艺术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加强少儿戏剧艺术教育的思路,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曾韵蓁 《神州》2013,(15):214-214
我们国家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发展文明史的国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这五千多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有自身独立发展的,又有中西结合发展的,这就表明了中华文化发展具有多元化性等特征。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戏剧表演,其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是中国几千年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传统戏曲艺术、歌舞艺术和近现代舞台艺术结合的产物,并在当代国内文学艺术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及历史作用。而戏剧表演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项戏剧表演的成功与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他们俩的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1999年2月是中国文坛最为悲哀的日子。短短两个星期之内,萧乾和冰心两位作家先后在北京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两位老人持续了近70年的友情,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留下了一长串令人惋惜不已的休止符。  相似文献   

10.
自丝路花雨问世以来,敦煌艺术令世人瞻目,待布宫彩笔新生藏派丹青,可前途无量。星生倾心研究中华西藏艺术宜奋勤坚持前进。八十四岁苦禅这是中国艺术大师李苦禅老人在我人生及艺术道路上最为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张謇在南通创办伶工学社、更俗剧场、梅欧阁、《公园日报》,对中国传统戏剧进行了包括剧场建设、人才培养、表演艺术等方面一系列的革新,对于戏剧改革,他的主张与思想都付诸于创办戏剧事业的行动中,并在内容与形式上呈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底的一天,一封读者来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信是读者请编辑部转交我刊1993年第5期刊登的《与白求恩在一起的日子里》—文的作者何自新老人的。 何老: 您好! 近日在第五期《文史精华》上看到了您的回忆文章《与白求恩在一起的日子里》,深深感动了我,我为中国有这样好的  相似文献   

13.
《华夏地理》2013,(6):14-15
城市戏梦一口气读完《戏梦中国》。感觉很久不曾有过这样强烈的共鸣了。传统戏剧的生命力,源于它和乡土公共空间及观念信仰的紧密结合,商业动力也来自民俗习惯稳定持久的需求。而城市化挤压乡土世界。层层盘剥戏剧的价值与附着意义,到了只剩下观赏性、艺术性的地步,于是戏剧在都市中沦为老人怀旧和文艺青年孤芳自赏的道具。  相似文献   

14.
阿姨气病了     
琼瑶.这位被不同年龄圈内人尊称为“阿姨”的76岁老人,作品和生活中都激荡着饱满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曹钢 《巴蜀史志》2017,(1):29-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著名戏剧评论家、翻译家童道明说:焦菊隐是中国少有的一位既对戏剧传统抱有敬畏之心,也对戏剧创新怀有巨大热情的戏剧大师。而其艺术的见解、导演的功力、审美的趣味、文化的修养,水准之高,更是独步中国剧坛。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26日,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诞辰,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会回想起我为他老人家制作标准像的经历。新中国成立前,在"南京国际艺术人像摄影公司"工作的我,被公司派到香港工作,其间有幸结识了欧阳予倩、夏衍等人,从他们那里受到很多教益。新中国成立后,当我得知周恩来总理号召海外和港澳地区的科技人才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用一技之长报效祖国时,毅然放弃优厚待遇,于1950年夏回到内地,进入北京中央新闻总署摄影局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后来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18.
画家·艺术教育家张阶平安庆吉朗轩张阶平先生从艺执教60多个寒暑,如今已是一位两鬓斑白,神韵犹健,慈祥安泰的老人。同时身为画家,他把全部热情献给了我们这个时代,探索着水彩画的革新,以时代的脉博把握自己的艺术生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辛勤耕耘,追求着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19.
张广军  赵莹 《神州》2013,(15):209-209
中国艺术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中国艺术史上,不同门类的中国艺术还包括文人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等不同方面和不同类别。第四,中国艺术成就辉煌,出现了无数的优秀艺术家和优秀艺术作品。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站到艺术学的高度加以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0.
林岷 《北京文史》2009,(1):35-41
中国戏曲和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同被称为古代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其中唯有中国戏曲历经千载,几度沉浮,而今依然方兴未艾,充满生机。“京剧”是外地观众对在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兴盛的“康雍乾百年盛世”时期,诞生于古都北京的剧种的爱称。它不但为中国人民所乐于观赏,而且远播海外,风靡异域。更有一些外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到北京,学习中国这一“古老完美而正规的艺术”,乃至粉墨登场,亲身体验中国戏曲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