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洁 《炎黄春秋》2012,(7):26-31
最近几年,国内一些报纸和杂志多次刊登所谓高岗里通外国的报道注1。归纳这些报道的观点,无非有三:一,说高岗曾向柯瓦廖夫注2提供情报,柯瓦廖夫把高岗提供的情报报告了斯大林,而斯大林出卖了高岗,把这些情报转交给了毛泽东;二,说高岗1949年夏天和刘少奇、王稼祥访苏时,在会谈时曾向斯大林建议,把我国东北变成苏联的第17个加盟共和国;三,说1949年冬天在莫斯科有一段对话。说斯大林讲,"‘毛泽东同志,你的一些同事,对我们在满洲的合作,非常高兴。’接着,他赞扬了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高岗。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把高岗密信转交给毛泽东 建国初,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在谈话中,斯大林拿出一份材料说,“这是高岗同志写给我的信,现在一页不少全部交给你.” 斯大林此举,自然是想表明,他和苏共不再介入中共的内部分歧,也无意干涉新中国的内政. 对于高岗这份攻击诬陷周恩来(主要是组阁中起用很多党外民主人士)和刘少奇(主要是关于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讲话)的密信,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们党内有些同志很有本事嘛,跑到洋人这儿告洋状了.”  相似文献   

3.
戴茂林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1):79-87,126,127
近年流传的"毛泽东在1953年让高岗查东北敌伪档案中有关刘少奇1929年在奉天(沈阳)被捕情况"一说,经考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东北局确实搞了一次清理敌伪档案工作,但开展此项工作并不是源于毛泽东指示,而是因为中央组织部发现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张冠有叛变嫌疑,因此要求东北局负责查清问题。东北局在审查张冠问题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干部的历史问题也需要审查,所以才搞了这次清理敌伪档案工作,因此"毛泽东让高岗查刘少奇档案"一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9,(11)
高岗在财经会议上暗中反对刘少奇的活动,毛泽东已有所觉察,他曾明确说过,少奇同志是大公无私的,是正派的,他决不是那种搞宗派的人。周恩来在财经会议领导小组会上曾正式传达毛泽东的话说:“不能把华北几个同志(按指薄一波等)说成宗派。”财经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在同参加会议的一些干部谈话时,又强调了党内团结的重要;针对高、饶散布的所谓“圈圈”、“宗派”问题,他在向各大区负责同志的讲话中,回顾了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党和军队干部成长的情况,指出:中级干部北方人多,高级干  相似文献   

5.
方凌 《炎黄春秋》2006,(9):32-34,29
不幸早逝的《天津日报》资深老编辑张要同志,在残酷的“文革”浩劫中,特别是在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被扣上“叛徒、内奸、工贼”三顶置于死地的大帽子,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作出决定将他永远清除出党之后,仍大义凛然地公开宣称“刘少奇是革命的”,已被整倒的天津市委书记“万晓塘也是革命的”。因此,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虽身临大狱、受尽折磨而不改初衷。如此高风亮节的新闻战线忠诚的共产党员,试问天津有几人?全国又有几人?  相似文献   

6.
开国之初,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与东北局书记兼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以及东北局常委、辽东省委书记张闻天之间,就东北富农问题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曾引起毛泽东、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对这种分歧究竟应该怎么看,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继绳 《炎黄春秋》2013,(11):68-70
2001年8月22日,在安志文办公室,安志文谈到高岗及其问题,谈话整理如下: 从西北到东北这一段时间我给高岗当秘书,个人关系也不错。东北土改是他主持搞的。我觉得当秘书时间长了,找李富春,希望调出来,下去搞土改。李富春把他的秘书刘家栋给高岗当秘书,我才调出来。赵家棵在高岗事件前后都给高岗当秘书,他最近还给中央写了一个东西,意在给高岗翻案。给我看了。我认为高岗的事解决不了。  相似文献   

8.
陆云  尤宇文 《百年潮》2001,(4):52-57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的品格中,有许多可贵之处。当高岗权势煊赫时,他敢于揭发高岗;当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他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不能光唱赞美歌;当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方针时,他敢于提出:“没有饭吃,搞哪样阶级斗争”;当陈伯达代表“中央文革”对他横加训斥时,他敢于愤然相对:“我就是不承认你是代表中央讲话!你们这样搞下去要出乱子的!” 坚持真理、反对错误,有时固然困难,但尤其困难的是,当错误成为潮流,或者与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依然能坚持真理,反对错误。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此之谓也。  相似文献   

9.
赵家,1941年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参加革命。第一次访谈:2001年9月26日,在赵家的北京寓所。我是1952年5-6月间调任高岗秘书的。马洪、安志文两人熟悉我,梅行也熟悉我。那时马洪是东北局的副秘书长。我是从东北局宣传处副处长调任高岗秘书的。调动工作是由马洪、梅行执行的。安志文是东北局工业局的,曾经是高岗秘书。我到高岗处以后,正赶上开舞会,我不  相似文献   

10.
薄一波盛赞“他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组部部长安子文说党内有两人是自己拿钱干革命的,他为其一。他身出出富门,完全可以尽享荣华富贵。然而,在20年代,尚是书生的他,却毅然选择了革命。他26岁便当上中共北平市委书记,51岁进中央任中失监察委员会副书记。高岗曾撸去他吉林省委书记的乌纱;刘少奇被打倒,他与薄一波等人成了所谓的“叛徒”,受尽折磨,1970年含冤逝于郑州。他叫刘锡五,河南孟州人,在家排行老五,故乡人都叫他刘老五。笔者最近走访了刘锡五的亲属,采撷到他的鲜为人知、富有传奇色彩的…  相似文献   

11.
建林 《文史春秋》2002,(10):10-12
你知道我们党的第一支八路军是怎样进驻东北的吗?你知道是谁带领八路军第一个驻进东北接管沈阳的吗?你知道我们党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重大决策的吗?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有人说,如果没有辽沈战役的胜利,就没有平津战役的成功和淮海战役的凯旋,以至中国大陆的全面解放将会向后推迟。然而,你知道拉响东北战争第一根导火线的人是谁吗?是一个9岁时就失去双亲的农家孤儿,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原司令员曾克林将军。他是我党率军进驻东北的第一人,当年,刘少奇同志称他是——抢占东北的“先锋官”。  相似文献   

12.
何祚康 《百年潮》2001,(12):24-26
英国格林威治大学高级讲师保罗·温格罗夫得到不列颠科学院的资助,在莫斯科阅读了苏联外交部档案和俄罗斯人的回忆录,对高岗与苏联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为高岗与苏联的关系远比人们所想像的要密切得多,而中国领导人也多次与苏联领导人谈及高岗的问题.他在<共产主义研究与转变的政治杂志>中所写<高岗与莫斯科的关系:来自苏联的证据>一文颇有些新资料,大多数以前未曾透露过.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1999,(8)
50年代初,邓小平等五位中共中央局书记先后奉调进京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其中高岗被任命为与政务院平行的国家计委主席,地位和权力均在其他几位之上,一时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之说。高岗与刘少奇的对立,也由此进一步加深了。  相似文献   

14.
林鹏 《湖南文史》2011,(7):47-49
那是1973年,我在山西省人事局任职,一位老首长对我说:“咱们晋察冀有个有名的战斗英雄,叫樊金堂……去延安学习,以后到了东北,现在在辽宁。他挨了好几回整,目前下放某地,想回山西来,你帮个忙,把他调回来吧。”我说:“行。”  相似文献   

15.
今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86周岁华诞,他在耄耄之年,以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经过深圳九年的疗养,身体健康状况很好。在庆贺他86周岁之时,将我们了解到的毛泽东评赞习仲勋的真情实感介绍出来,乃是最珍贵的礼物。纵观习仲勋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鲜明的红线──一贯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极左,是他一生信守的原则。“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受党中央、毛主席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  相似文献   

16.
刘少奇批评“大跃进”毛泽东雄心勃勃地在经济领域进行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3年困难时期已严重地暴露出弊端,为了公开而比较彻底地纠正其错误,于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召开了有七千人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毛在1月30日的会上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作了自我批评,承担了责任,毛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毛的这个自我批评并不深刻。当他听到刘少奇在会上对…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临终前也对他的儿子说:“曾文正公的书,你要终生研究。近代史上,吾独服曾文正公。”曾国藩被国共两党的元首如此钦佩和推崇,可见他的人格魅力多么了得。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在别人眼里几近完美的人。人生却有一个终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18.
青年刘少奇     
十九世纪末叶,刘少奇出生在湖南宁乡的炭子冲。在刘少奇出世之前5年,毛泽东诞生于同炭子冲仅一岭之隔的另一个“冲”──韶山冲。多年后,他俩相识相知后,各自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刘少奇是家中最小的伢子,深受族人钟爱,父母也着意要培养他成为知书识礼的人。正当刘少奇在炭子冲私塾读书的期间,武昌城头一声炮响,给少年刘少奇带来了强烈的震荡。沉闷的私塾生活已经满足不了他那躁动的心怀。从此,他像一只冲出笼子的小鸟,飞向外面的世界……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刘少奇等人登上黄浦江的一艘轮船。他的同行伙伴中有任弼时、萧劲光…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戴尔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谈到美国人重视自己名字的情况。他说:“不少人不惜代价力求使自己的名字永垂不朽……两百年前,一些有钱人送钱给作家,请他们代笔著书立传,使自己的大名留传后世。现在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堂,都裝上彩色玻璃,变得美轮美奂,以纪念为建筑教堂的捐赠者。”既然每个人对自己的名字如此重视,那么他对别人的名字也应感兴趣。他说:“如果你不重视别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冯东书 《炎黄春秋》2006,(5):76-76,75
在1966-1976年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按国家宪法选出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没有通过任何法律手续,一下子就被莫须有的罪名打倒和整死了。他在去世以前,丢下一句铿锵有力的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当时,他的这句话当然不能公开,但是,是有知道的人的。这些知道的人中,当时都没有把这句话当回事,钦定的案子还能翻得了吗?不可能。中共中央还作了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大家是举了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