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新津县汉代画像石棺上之新发现(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津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崖棺40多具,数量为四川之冠。近几年新津县新出土的石棺、崖棺画像中新内容、新题材较多,尤具特色,这些画像从侧面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四川新津县汉代画像石棺上之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津县出土的画像石棺、石函数量为四川之冠。近几年新津县出土的石棺画像中,新内容、新题材较多,从侧面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本首次将其新出土之画像在本刊介绍给读。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研究的汉画,主要是指汉代祠堂和墓葬画像及其内容所象征的世界。汉画像内容极为丰富,从表面上看,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的楼阁人物、车马出行、宴饮百戏以及神仙世界等;专家学者们过去对此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天上世界、人间世界、鬼魂世界等不同看法。但是笔者通过考察文献资料、汉代画像和考古资料后认为,整个祠堂、墓葬画像内容真正展示的是汉代人对死后升仙的表达,即这里全部象征了神仙世界。  相似文献   

4.
汉代是我国维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不仅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有了突出的进步,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手工业生产也得到普遍的显著提高,手工业各部门也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这种情况,在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映。山东地区的汉画像石出土较多,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并以它的雕刻精美、构图严谨、气势雄壮而著称于世。它那丰富的画像内容,可以说是汉代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在这包罗万象的画像内容中,有几幅反映汉代手工业的图像。尽管由于画像石刻艺术是作为封  相似文献   

5.
汉画像石中的“捞鼎”图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表现的是王权的更迭,更是两汉时期社会信仰意识的集中体现。画像中“鼎”的捞起与失落这一过程反映了生命的意义,具有灵魂重生和生命复出的隐喻。捞鼎画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汉代民间的宗教信仰以及汉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6.
耿庆刚 《文博》2012,(2):17-22
汉代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高峰,由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等反映的汉代民居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建筑各部等中国古代居住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几乎均已具备,因此,我国古代的各种类型民居,在汉代已基本成熟且已定型院落布局、结构同样如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汉画像砖石、壁画中的院落形象、院落模型明器以及院落遗址等进行整理,对其结构、布局进行分析,探讨其特征及主要构成部分空间位置关系,并结合文献对其反映的社会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长寿 《四川文物》2005,(6):53-54,86
闻宥《四川汉代画像选集》中录有新津崖墓出土画像崖棺画像多幅,其中有“戏猿”图两幅.图中“妇人被猿背负”和“妇人坐于山洞之中”的内容是了解该图真实含义的关键.该图表现的应是一幅与妇人和猿有关的鬼神传说故事,正确定名应为“玃盗女”图.该图很有可能表现了四川西部山区汉晋时期人猿杂处的现状下发生的怪异事件,反映了四川古代的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和土著居民的生存状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汉墓画像中的“驱鬼辟邪”一类的画像石.  相似文献   

8.
陕北地区是汉代画像石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所发现、发掘的画像石墓已达数十座,这些墓葬不论在形制、随葬器物,还是画像内容、雕刻技法,均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征,反映出汉代陕北边地独特的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9.
试析汉画中的西王母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汉画中的西王母画像牛天伟汉画,作为汉代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不仅有反映汉代现实生活的画面,更有大量古代神话充斥其中。汉画中神像众多,而西王母画像则显得尤为突出。由汉画可以看出,汉代对西王母的崇拜是极盛的,这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10.
贿赂图与西门豹治邺图辨刘玉生,王卫国在南阳汉画馆藏有一块罕见的汉画石刻,《南阳汉代画像石刻》①一书曾对该画像作了描述和考释,认为该图是表现汉代社会中的“贿赂”图像。笔者以为该图尚需进一步地推敲,今试辨之。对于该图像的描述可详见于《南阳汉代画像石刻》(...  相似文献   

11.
12.
论"夷"和"东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栾丰实 《中原文物》2002,2(1):16-20
“东夷”本是传世和出土文献对古史上某一时期东方居民的称谓。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黄淮下游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称为东夷。本文旨在根据传世和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廓清“夷”和“东夷” 的产生、发展、流变和消失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4.
晚清之前,中国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中国之外的其他一切民族都看作是未开化的“蛮夷”。特别是明代朝贡制度形成后,“夷”“夏”卑尊泾渭分明。晚清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近六十年间,实现了从“夷”到“洋”的艰难转变。本文从“中国中心观”的形成入手,对这一转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古代的"邛"究竟是族名还是地名,曾有一些不同看法.关于"邛竹杖",也历来看法不一.文中对此作了探讨,认为"邛都夷"人属古濮越系民族,"邛竹杖"则由于年代久远现已不甚明了,可能"邛人"所居地方所产之竹杖皆可谓之"邛竹杖".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大宗师》集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真人"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一书内容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8.
王三义先生认为,以国家起源的“民族模式”代替传统的“部落联盟模式”,易建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本文认为,王三史先生的观点难以成立,原因在于,他混淆了“部落联盟”与“部落联盟模式”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并且,把希腊人和罗马人国家起源的例子当作了“特例”,而这摩尔根与恩格斯是当作典型例子的。  相似文献   

19.
本从都市平量器字入手,结合东汉相关的度量衡制度和两汉中遗存的刻铭陶、漆器字、以及东汉相关历史,考证都市平量器并非成都市平量器的简称。  相似文献   

20.
本对于古籍献中“百工”一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进行分析、考证,发现它与“百官”一词的关系错综复杂,于是从字形、声音及化历史的研究对比中取证,认为“百工”作为上古一官职名,后世直接对译成“百官”实际上存在混淆和误解,却也可从中看出它们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对这一特殊语词的变化的历史考证将对训诂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