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梦溪 《收藏家》2005,(1):71-72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奠基人,又是中国写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他以学贯中西、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和由他奠基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时代。中国近现代画坛知名者很多,例如赵之谦、任熊、任薰、任伯年、吴昌硕、蒲华、虚谷、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刘海粟等等,但是,真正能够家喻户晓的,只有两个半——一是徐悲鸿,一个齐白石,还有半个是张大千。张大千在文化界里人人皆知,但徐悲鸿、齐白石几乎尽人皆知。徐悲鸿画的马和齐白石画的虾几乎成了符号,成为与他们的名字不可分隔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李甜 《丝绸之路》2011,(14):37-38
本文以近现代甘肃美术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现代甘肃各高校美术学科的设立及发展的梳理,探讨了近现代甘肃美术教育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并分析了甘肃美术教育在中国美术教育近现代化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艳燕 《神州》2014,(17):99-99
本文以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开拓者林风眠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兼收并蓄教学制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的创造性教学体系为研究,阐释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现代美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和梁启超在20世纪初年各自完成了其成熟的未来主义想象。两人的思想有不同的历史哲学在背后支撑。这体现在康有为完成于1901至1902年间的《大同书》和梁启超发表于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两书中。康有为《大同书》的背后是一种千禧年论式的历史哲学,而梁启超的国家主义想象选择的进路则是可臻完善论。千禧年论和可臻完善论,这两种理念代表了近现代中国转型的两种主要的思想模型,也影响到了现代知识分子以及他们追求中国现代化的策略。探讨这两种思想与历史哲学模型,有益于更好地思考中国近现代转型的复杂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的美术教育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评析,通过美术教育的开展可以提升高校学生们的素质和能力,使其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专业学习做准备。此外,本文还结合了一些美术教育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美术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就使学生们的整体素质得以发展,使他们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6.
董静雯 《福建史志》2023,(3):12-16+71
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其转型之路上存在一系列影响因素。本文以高梦旦、林纾为例,探讨他们在转型时期的角色定位、心路历程与人生轨迹,为我们了解大变革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3-6岁的幼儿常常是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和动作来思维的,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能接触到的物质材料充满了好奇心,这就为向他们进行美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美术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幼儿通过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9,(11)
<正>徐悲鸿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上注定是要浓墨重彩进行书写的。他所提倡的中国画改良与油画的中国化问题,至今仍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其美术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写实主义美术教学体系的基础,影响了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他视作"悲鸿生命"的画作收藏,以及通过收藏建立国家美术馆的宏愿,也应一并写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  相似文献   

9.
<正>雷颐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29.2万字,58元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现代知识分子应运而生,他们在观念、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本书中的十二位人物,思想、观点、立场不同,命运迥异,但都是千千万万知识分子中的"沧海一粟"。对他们的言与行的考察,有助于深入透视他们所处的时代与社会,有助于加深对现代知识分子作用、使命、命运的理解。本书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经历作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他们的国  相似文献   

10.
李永东 《神州》2013,(36):88-88
美术教育的课改进入实验期后,这一举措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而且辐射到校外的美术教育和高职美术教育,形成了中国美术教育改革的一个高潮。"课改"后由原来相对单纯地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转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并重,不仅提升了美术教育的层次,而且也符合美术的身份定位。其中,高职院校美术教学改革,主要是通过回归课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晓华 《神州》2011,(3X):133-133
在美术教学中结合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与技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l网络技术是高中生学会学习和学会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坚强后盾,也为所有高中美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2.
新版《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是常书鸿先生的自传体著作。作者以亲切质朴的笔触,记述了他学习绘画、留学法国、任职敦煌艺术研究所的人生历程;特别是他为保护、研究、弘扬敦煌艺术而经历的坎坷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感人至深。全书共八章,本期选载的第二、三章主要写常书鸿留学法国和回国后从事艺术教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利玛窦拉开了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序幕,他与之后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汤若望、南怀仁等,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也积极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由此西方的思想、文化、科技,诸如语言学、地理学、数学、天文学、美术等传入中国,而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也流入欧洲。这一段中西文化在平等地位上交流的历史,倘从世界史范围内加以考察,将因其辉煌而深远的影响,让我们寻回文化的自信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海门通东地区的民间美术具有质朴、敦厚的特色,富有乡土情味。通东的民间绘画、雕刻、建筑装饰、刻纸、彩灯、竹编等民间美术融汇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15.
时卫平 《东南文化》2012,(2):124-126
翁同龢故居"綵衣堂"的建筑彩画是中国现存明清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品。"綵衣堂"彩画普遍运用了宋锦纹饰和包袱锦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艺术创新;其"瑞鹤祥云"的主题纹饰体现了独特的精神内涵;工艺上也综合运用了不同等级的作法。綵衣堂是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结合的成功范例,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工艺运动”说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工 《东南文化》2001,(9):48-53
1875~1910年间新工艺运动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新工艺运动如何从中国化内部寻找现代美术的变革途径,并从非主流的工艺技术层面开辟对内和对外交换的资源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传统美术的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转型,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理论转型中最核心的是严复资产阶级自由国民的近代教育目标的确立,围绕这一目标,从教育对象、教育原则到教育内容和方法,严复提出了一系列的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段伟 《神州》2011,(3X):135-135
研究性学习在美术课程中理论上可以通过教师的“解惑授道”来引导学生习得相关知识,又在实践上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来验证问题的假设,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塑造的和谐发展。在开展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中,课程的性质需要教师以引导者与协助者的身份介入到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来,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近代以来新疆艺术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对各艺术种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认为新疆艺术和中国政治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各阶段的新疆艺术既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也深刻地体现着其独具的传统特点;虽然新疆艺术受东、西方文化和艺术潮流的影响,但是此期中国内地艺术的影响深刻而全面。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traces the events leading up to the formation of a project in 1954, in the Chemistry Department at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dedicat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ose new developments that were rapidly transforming postwar nuclear science to the parallel humanistic disciplines of archaeology and the fine arts. 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this effort involved the enlightened support of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 (then AEC and ERDA) coupled with the lively interests of the archaeological, fine‐arts and art‐historical communities, their professional academics and the many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Brookhaven project. But more than new scientific methodologies, concepts and instrumentation were deployed. What developed was a large‐scale, truly interdisciplinary effort, where scholars of the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worked side by side in a remarkable way, each led by the other, to the mutual benefit and increase of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 paradigm of co‐operation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s was initiat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cord of the process and its outcome, a novel blending of science and humanism that is very much taken for granted by research workers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