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1996年5月5日,我国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艾青,因病医治无效,于凌晨4时30分在京逝世。一代诗坛大师的去世,使中国文坛沉浸在无限的哀悼与思念之中。我走进熟悉的东四十三条胡同,走进熟悉的97号院,我难以相信他已离开人世,但在这四合院里再也看不到这位慈祥老人的身影了。然而,大地不会忘记这位歌者,祖国不会忘记这位儿子,世界不会忘记这位和平的战士,历史将永远铭记他闪光的足迹。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10年3月27日出生于浙江金华县一个地主家庭。他小时被寄养…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之死     
“1970年10月23日,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逝世。”新华社10月22日的电讯在“历史上的今天”栏目中简介说,“范长江,四川内江人,他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曾先后担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等职。他在30年代发表的《中国的西北角》等新闻作品,曾震撼全国,现在仍被视为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正霍英东,香港有名的实业家,他积极投身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长期致力于港澳繁荣稳定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和践行"一国两制"。他说:"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我愿尽我之所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办些实事。"他不但这样说了,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做了,赤子情怀,坚贞不渝,被新华社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3日,是广西军区军事志办公室的同志们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亲爱的兄弟与战友毛剑锋(大家都称他为小毛)把自己短暂的一生连同他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永远留在了祖国的西藏高原,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宁述勇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他正在成为很多记者的榜样。1999年以前,他还是新华社的一名记者,7年后他已经成为著名移动通信商索爱中国公司的副总裁。这种升迁对一个职业经理人来说,虽然没有神六的速度,但至少也有“汗血宝马”的快捷。宁述勇的个人品牌最初是从新华社建立的,一个优秀记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进入摩托罗拉任媒介经理,做政府公关。4年后,也就是2003年,他跳槽到索爱,继续做公关。在索爱成立5周年的今年,宁述勇因为业绩优良,被升为索爱中国公司副总裁。他个人品牌的附加值就越来越厚实。  相似文献   

6.
魂系国宝     
一 那是1984年10月5日午后,新华社记者、《光明日报》记者、《文汇报》特约记者、《羊城晚报》特约记者以及青海省的各家报纸和电台、电视台的记者,鱼贯进入西宁宾馆后楼会议厅,准备抢先报道一条爆炸性新闻:稀世珍宝——敦煌经卷回到了祖国的文物宝库!  相似文献   

7.
日子越过越甜蜜美丽的鲜花,开在春光里,常青的大树,生在.高山里,明亮的珍珠,出在大海里,矫健的雄鹰,飞在蓝天里;苗家哟,生活在祖国怀抱里,日子越过越香甜。苗岭是个花园苗岭是个花园,咱是园中的蜜蜂,辛勤酿造最甜的蜜,献给祖国母亲。苗岭是座歌台,咱是台上的百灵,纵情唱出最美的歌,献给祖国母录。星星也显得暗了河里沙子够多吧,比起苗家唱给祖国的赞 歌,沙子也显得少了。地上道路够长吧,比起苗家绣给祖国的锦 缎,道路也显得短了。夜空星星够亮吧,比起苗家热爱祖国的赤 诚,星星也显得暗了。不会忘记党秧苗绿了,不会忘记春光。五谷黄了,不会忘…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同志因病于1997年5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一代宗师罗尔纳与世长辞,我们都十分怀念他,永远不会忘记他为太平天国史研究和编修地方志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罗尔纲同志一生的史志研究生涯中,他不改初衷,甘坐冷板凳;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治学严  相似文献   

9.
他的职业经历几乎都在海外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以半漂浮状态迈出了那著名的“一小步”,美国密歇根州11岁的小男孩Kevin Rollenhagen张大嘴巴,入迷地瞪着电视。“我至今无法忘记那一刻,甚至一生都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整个国家也停止了,每一个人都注视着电视机。”  相似文献   

10.
土登二三事     
土登是我的老规友,拉萨人,个子不高,中等身材,中年人,对人非常热情,总是一张笑脸,干起工作来却毫不含糊。对了,他是咱们新华社西藏分社的摄影采编室主任,是新华社首届国内“十佳”记者之一,好多次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了2为了宣传西藏,让世人了解西藏,他非常努力地工作,可以这么说,他走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多次参加过西藏的重大活动,采访、报道过许多名人大事,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忙得还没顾得上回味呢。土登告诉我,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大喜日子,在这双喜吉庆之际,我从内心深处感谢祖国感谢…  相似文献   

11.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2,(42):24-24
我心里常常默念屈原在《离骚》里的两句词。一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另一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两句的意思是,为了追求真理,即使我死九次也不后悔。为了自己的清白,即使死也要死得诚实和正直。我曾经说过,我为国家献身已经四十多年。我希望人们把我忘记——包括华人、华侨——把我忘记。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几千万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12.
1947年的一天,一个像大学教授摸样的中年男子,来到我们新华社晋察冀前线野战分社,我以为他走错了地方,可他不慌不忙,一面掏介绍信,一面自我介绍说:“我叫杨朔,将和你们一起进行军事报道。”不久,杨朔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随军行动。他见到我们这些年轻记者,总是先笑笑,讲起话来慢条斯理,很有分量。他对自己要求极严格,即使在战斗紧张的时刻,也抽空给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邓拓、副社长胡开明写信,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当时,新华社晋察冀前线分社有四个支社,记者全是年轻人,每次战役都要随团、营行动。领导上考虑到杨朔年…  相似文献   

13.
筑城君子巷54号楼内,住着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只要天气放晴,他总喜欢逛逛大街,走走小巷,看看改革开放后贵阳变化的景象。一路上不管是遇上熟识的大人孩子,还是一面之交的小商小贩,他都会拉拉家常,聊聊闲片儿。大大咧咧是情趣,笑笑呵呵是本性,这就是昔日贵阳著名丑角演员郭定臣如今难得的心境。老贵阳人不会忘记这位给他带来欢笑的人。  相似文献   

14.
难忘的中南海从1954年初至1957年10月,我作为新华社政治时事记者,负责中南海的采访。1957年10月间,我被调去学英文,准备派去国外采访,袁木(后被调至国务院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就接替了我在中南海采访的任务。在50年代,到中南海采访是很严格的。事先要由新华社向有关部门写申请报告,经过政审,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年代,尽管时光已逝去近40年,我的满头黑发已染上浓霜,但我对当年采访时的一情一景,对毛泽东主席的音容笑貌和伟岸的身影,至今回忆起来,一股深刻的怀念之情,还会在我心中荡漾起涟涟波漪。中南海,…  相似文献   

15.
在举世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盛会拉开帷幕之际,当全体中华儿女沉浸在民族自豪骄傲的无比喜悦之时,人们不会忘记中国人民在发展体育事业上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许多中华体育健儿为实现奥运梦想所流下的辛勤汗水,更不会忘记中国第一位奥运英雄刘长春首次代表祖国冲击奥运体坛的艰辛。历史,清晰地记载了嗣绕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比赛背后所发生的一场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敌侵略和分裂中国的爱国斗争的感人史实。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台湾收复330周年,也是 郑成功在台湾逝世的330周年,人民 将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位中华民族杰 出的民族英雄和他对祖国对人民建 立的旷世功业。 一、海上世家 郑成功本名郑森,字明严,又字大木,祖籍福建泉州南安县石井村 (古名安平镇)。明朝天启4年7月14 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生于日本 平户。 郑成功的家乡濒临大海,自古以 来便是通商外洋的著名港口。郑成功 出生时,已是明朝末年。这时中国封 建经济已经高度发展,特别是在平定 了为患多年的倭寇之后,沿海经济更 加繁荣。不论是手工业还是农业,商 品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得本来就 有经商…  相似文献   

17.
《非诚勿扰2》上映前后,冯小刚频频开炮。上映前。他先“炮轰”金马奖,上映后,又在微博上“炮轰”新华社记者批评他在电影中植入广告的报道,并称“为有这样的记者感到羞愧”,俨然成了“小钢炮”。  相似文献   

18.
夏天 《古今谈》2010,(1):71-75
走进何水法的画室,最先跳入眼帘的是一只镜框:2008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代表时与他握手的照片,无论神态、角度,抑或是照片的清晰度,都无可挑剔。他解释说是新华社记者拍的。按常规领袖接见代表,随行记者跟踪拍摄,一天下来,  相似文献   

19.
《文博》2005,(3)
历史不会忘记,六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国灾难深重,战火纷繁.“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我国东北后,又加紧侵略我华北,企图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国难当头,生死攸关.……  相似文献   

20.
<正>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自2001年以来,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就夜以继日地造福三晋大地,人们不会忘记当年工程决策者的胆识和心血,也不会忘记那些国内外专家为之付出的智慧和汗水,周其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周其仁曾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是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当年,他作为引黄入晋工程体制改革专家组组长,为引黄入晋工程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低调内敛、深沉博雅,他的大智大勇、远见卓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