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库叶茂台辽墓记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物》1975,(12)
1974年春天,辽宁法库叶茂台公社叶茂台大队发现了一座辽代砖墓(图一、二)。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的指示,在省文化局、铁岭地区文化局主持下,由辽宁省博物馆、铁岭地区群众艺术馆和法库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进行了发掘,从4月21日开始,到5月15日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辽宁法库叶茂台出土辽代丝绸的老化程度,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简称SDS-PAGE)分析辽代丝绸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并依据与现代蚕丝蛋白质组成分子量的对比结果来探讨辽代丝绸的老化特征。SDS-PAGE结果表明辽代丝绸蚕丝蛋白质残留着相对分子量为65kD和56kD两条肽链,而蚕丝蛋白质通常含有的25kD轻链蛋白却并不存在,其丝绸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辽代丝绸糟朽严重,并经进一步分析认为65kD和56kD两条肽链是蚕丝蛋白质重链(390kD)断裂的产物,而25kD蛋白的消失则推测辽丝绸蛋白非结晶区域肽链或已分解,或已降解为更小分子量的的肽链。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表明由于蚕丝蛋白非结晶区域肽段降解速度明显快于结晶区域,致使埋藏于地下多年的辽代蚕丝蛋白结晶度反而大于现代蚕丝。  相似文献   

3.
法库叶茂台早期辽墓出土的伊斯兰玻璃调味方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辽宁法库叶茂台早期辽墓出土的玻璃方盘可能产自伊拉克或埃及,是用于放置不同的调味品。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均说明10-11世纪早期,《辽史》中记载的“大食”应有一部分是指阿拉伯。  相似文献   

4.
叶茂台位于辽河平原中部,是个丘陵地带。解放初期就发现过辽代壁画墓。1966年以来连续发现辽墓多座,并出土两幅珍贵绢画(《文物》1975年第12期)。从已清理的十九座辽墓来看,这一带应是契丹上层贵族的墓地。 1976年10月,这个地区的一座墓葬中发现铜丝网罩。因该墓早期被盗,文物已空。墓壁石头又被搬走,墓的形制已不清楚。墓底有素面石棺一口,棺中有男女骨架各一具,应为夫妻合葬。女尸全身罩有铜丝网。除面罩外其余尚完整(图一,二)。  相似文献   

5.
法库叶茂台第22号辽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赵晓刚  沈彤林  曲斌 《文物》2022,(8):16-24+1
2017年9月,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镇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一座辽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为石筑八角形单室墓,墓道已遭破坏,石板砌筑的墓门、墓室保存完好;墓室后半部贴筑梯形石棺床,石板叠涩券顶,结构完整;室内葬人骨1具,已位移至棺床下;在墓室前部及棺床上的淤积土中出土白釉花口盏、黄釉瓷盘、绿釉执壶等。初步判断墓葬年代为辽中期之后至道宗初年。墓葬未遭盗掘,整体结构较为完整,出土器物精美,对于研究法库叶茂台辽墓群的分布范围、契丹贵族墓葬形制、辽代陶瓷器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8.
《文物》1979,(9)
河北磁县东南和西南方向分布着大小土塚七十余座。从县东二公里的东候召、县南的大塚营一带起到县南十公里的李家庄、城南的讲武城、王家店一带约直径十公里的范围内,一般三五成群,自成一区,这就是前人怀疑为曹魏时期著名的七十二疑塚。解放以前,七十二疑塚由于日伪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盗掘,许多重要文物遭到破坏。解放后七  相似文献   

9.
10.
<正> 一九八九年二月,南宫市乔村乡李家集村一农民起土时发现唐代墓志一盒,同时还发现,陶质带釉“注子”、陶盘、陶碗等器物六件,现由南宫市文保所收藏。 此墓志为青石质,长38、宽38、厚8.5厘米,志盖为四阿式,顶心高14厘米,阴刻篆书“唐故陇西李公墓志铭”九字,字刻于阴刻方格内,较为整齐。斜刹之上线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震四方。四神伴有云气海水纹,个个雄健威武,双目圆睁,作腾云之式盘踞  相似文献   

11.
北魏《赵谧墓志铭》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北魏《赵谧墓志铭》,1997年出土于河北赵县城西南约12公里的西封村,此地乃西汉封斯侯国故地。该合墓志为青石质盏顶式,志盖无文字,现收藏于当地民家。  相似文献   

12.
翁牛特旗博物馆馆藏两方辽代墓志,内容丰富,涉及人物甚多,为我们深入研究辽代部族、官制、地理、婚俗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些新资料.本文通过对墓志的解读,结合辽史研究的有关资料,对相关问题略做考释.  相似文献   

13.
李贝堡辽墓在辽宁法库县发现,本文介绍了该墓的形制结构 及出土遗物,并据史料对墓葬年代、墓主身份、族属等加以考证。  相似文献   

14.
1991年3月,陕西省彬县太峪乡张村某村民在修庄基挖窑洞时挖出唐墓一座。墓为土室土穴,唯以手印砖封门。墓中除出土墓志铭一方、柱石经幢及残损陪葬品等物,现彬县文化馆收藏外,其他因连村民窑基,暂末清理。  相似文献   

15.
1982年春季,陕西安塞县砖窑湾镇杨家沟村村民在望庄台耕地时发现墓志铭一方,当年9月,延安地区文管会办公室征集并收藏。望庄台位于西川河小支流杨家沟河左岸的一处二级台地上,东北依山,西南临水。西川河又为延河的支流。墓志无盖。志石略呈正方形,长55、宽54,厚7厘米。左右两侧线刻如意云纹。墓志文共19行,每行9字至22字不等,共计380字。行间用细线分开,但字间不分格。字为  相似文献   

16.
蒲江出土明奉直大夫孙礼墓志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2月,蒲江县鹤山镇蒲现村4组出土明泰直大夫孙礼墓志铭。孙利墓早年被毁,墓志铭石刻犹存。篆盖长98厘米、宽60厘米、厚5厘米、白砂石、刻篆书5行、字径IO厘米、字距2厘米,共24字,其中5字已磨灭,现存19字,文为:“明奉直大(夫)/知陕西湖(广)/那郴州事/庆阳府(推官鹤)/洲孙公志”楷书1行,字径6厘米:“改葬英艺山”(图一)墓志铭长95厘米、高665厘米,厚6厘米,青石,刻楷书文字32行,645字。字径3厘米,原石竖刻,今横抄,加标点以便阅读:“明奉直大夫、知陕西、湖广、分D、郴州事、鹤洲孙公墓志/赐进士、大中大…  相似文献   

17.
湖北出土两件铜戈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第17册。该册图录为兵器部,其中有两件铜戈,分别出自湖北的江陵与枝江,是首次披露的新资料。数年前,我曾得到江陵所出的一件铜戈拓片,因该戈尚未正式发表,故未收入拙著《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枝江所出的一件,杨权喜先生曾在其论文中提到,但未附拓片。我曾去信湖北省文物商店,请协助作一拓片,函复该店仓库有待清理.一时难以满足要求,故在上述拙著中也未收进该戈拓片,仅附杨权喜先生提供的临写本。由于未能见到此戈拓片,对铭文的某些字不敢肯定,故多缺释。今草此小文,对上述二戈铭文作简短考释,也算对拙著作一点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18.
王雁华 《文物春秋》2020,(1):80-84+91
辽故东郡夫人墓志铭出土于河北涿鹿县涿鹿镇,保存较为完整,志文涉及辽代史实并不多,而是较多地记载了墓主人康氏的家世、丈夫及子嗣等情况,为研究辽代地理、葬俗、官制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绣纯 《收藏家》2006,(9):25-28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八宝山殡葬管理所东院办公区基建施工中,发现一座辽统和十三年(995年)韩佚墓①。该墓为砖室穹窿顶,墓门、甬道、墓室及顶部均抹白灰压光绘以壁画,其结构保存完整,壁画色彩鲜艳,绘制精美,为北京地区鲜见。墓主人韩佚出身名门贵戚,家庭显赫,其祖父韩延徽是辅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重臣,辽太宗进封为鲁国公,死后葬幽州之鲁郭。韩佚墓志载“葬幽都县房仙乡鲁郭里为西原,从先茔。”鲁郭即鲁国之意,明朝仍称鲁郭,清代又称韩家山。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先后出土辽咸雍五年(1069年)韩资道墓志、金正隆二年(1157年)韩明道墓志,可知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