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梅 《史学集刊》2007,(1):88-92,96
以托勒密埃及的希腊移民为考察对象.从婚姻、语育、宗教几个文化层面来探究托勒密埃及的希腊移民文化地位的变迁.对人们重新认识希腊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腊移民在托勒密王朝早期还能保留文化传统,到了公元前三世纪末以后。希腊移民认同和吸纳了埃及的一些文化因素,出现了“埃及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宗教信仰方面。  相似文献   

2.
王震中 《华夏考古》2011,(4):79-88,115
夏商文化分界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与第四期之交,其年代为公元前1553年或公元前1572年,由此上推471年,则夏代开始的年代应为公元前2024年或公元前2043年。按照这样的年代,早期夏文化应为中原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存,中期夏文化应为“新砦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第一期的遗存,晚期夏文化应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第三期的遗存。长期...  相似文献   

3.
向玉婷 《收藏家》2009,(7):53-60
自15世纪末以来,由于世界地理的大发现,海上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新航线的开辟使得中西文化交流蓬勃发展。文化的交流往往是以物质的交流为先导的,此时中国瓷器作为中西交流的载体被大量运往欧洲。  相似文献   

4.
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张忠培(北京故宫博物院)仰韶时代,是以老官台文化转变成半坡文化及与其相当的时期为始点,终于规鬲、这类空三足器所从属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及良渚文化后期及与其相当的时期,年代约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前期...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高棉艺术研究存在误区:就是把高棉艺术当做印度艺术的副产品或者一个衍生的分支来研究。最新的考古表明,早在铁器时代,柬埔寨西北部的东山(Dongson)文化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东山文化发祥于越南北部红河谷一带,繁荣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2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6.
近 2 0年来 ,国内自郭圣铭先生出版《西方史学史概要》之后 ,有关西方史学的专著 ,无论是通史 ,还是断代史 ,抑或专题研究 ,问世者不少 ;而且 ,“是各有千秋的”① 。最近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广智、陈新的《西方史学史》(以下简称张著 ) ,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一种通识西方史学是相当繁杂的领域 ,时间漫长是其繁杂性的突出表现之一。张著的时间跨度始于公元前 16世纪迄于 2 0世纪末。公元前 16世纪到公元前 5世纪是西方史学神人杂糅的时期 ,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和史诗就是一种历史叙述 ,可视为西方史学的源头。而 2 0世纪末 ,西方史…  相似文献   

7.
自汉武帝时代(公元前二世纪末)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是西方和远东之间历史文化各方面相互接触之路。在中世纪,“丝绸之路”是沟通相距约七千五百公里之遥的居于东西两端的拜占廷和中国的一座桥梁。拜占廷帝国在鼎盛时期,其疆域从巴尔干半岛一直延伸到埃及,把地中海东岸的一些地区连结在一起。中国的史书把拜占廷称作“拂菻”,这个名称可能  相似文献   

8.
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古南亚大陆、中亚与我国西域、中原的文化艺术,因交流、互鉴、融合而不断丰富、发展、繁荣,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中国的塔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发展充分,形态各异,文化内涵丰富,当为世界之最。丝绸之路塔文化堪称其中最为典型的例证。本文特别关切的,是今天河西陇右地区的佛塔遗迹。  相似文献   

9.
中印古代部分哲学思想的思考、比较和成因分析萨支辉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点,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就各有其璀灿夺目之处。本文以公元前一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的时间段落为线索,查找古代中国与印度在哲学思想上的一些异同现象,分析决定两种哲学思想异同的原因,探讨人类...  相似文献   

10.
图腾作为一种原始文化现象,自18世纪末叶被人类发现并认识以来,不断得到科学界的注目和问津。国外考古学资料表明,图腾文化发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繁荣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目前中国境内尚未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图腾文化遗存,但这样并不意味着远古时期中国不存在图腾。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发现有丰富的图腾文化资料。尤其是在黄河流域,诸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带有图腾文化性质的遗物。许顺湛先生曾在  相似文献   

11.
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从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时,早就成为我国和西方各国之间唯一的国际通路,它和西部的安西、敦煌同样是交通上不可飞越的孔道。由于这个关系,古代文化在这狭长而又很肥沃的走廊地带曾得到繁荣,历史文物的遗存量非常丰富,也遗留有许多佛教史迹。酒泉的石窟寺院是集中在文殊山,  相似文献   

12.
大汶口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被认识,开始于1959年对山东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发掘。它是黄河下游一种原始社会晚斯的文化。主重分布在山东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北部,河南和辽东半岛也有零星发现。大汶口文化可分早、中、晓三期、其年代相当于公元前4300——前23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二千年之久,估计每期约占六、七百年。大汶口文化早期,还处于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在经历了艰难的起步阶段之后,在新世纪的到来之初,也慢慢的迎来发展而且繁荣,尽管有很多的内外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但是民族保险业开始在缓慢的发展了。  相似文献   

14.
米毅 《丝绸之路》2012,(2):21-22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前476年这一以青铜器为政治、文化、生活代表的时间段内青铜器的产生以及发展历程,并简析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我国最早命名的新石器文化之一,但其仍有许多基础性问题有待深化研究。本文以该文化中心区豫西晋西南地区为考察重点,在分析主要遗址的基础上,对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期、性质和谱系等进行较系统的探讨。本文将此地区庙底沟二期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2700~前2300年。该文化的形成是仰韶文化晚期的发展和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纳周边文化成就又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是其发展前进的基本策略和动力之一,并为中原史前文化的繁荣发达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此长文的中篇,主要探索黄河上中游地区,在公元前3000年—前1600年间的玉器文化。从考古资料可知,约于公元前2300年前,分布于六盘山周围的客省庄文化、常山下层文化、菜园文化、半山文化等与齐家文化的形成关系密切,笔者统称之为"先齐家诸文化"。齐家文化可能形成于公元前2600年前后,但约自公元前2300年以降,迅速发展成地域甚广的强势文化,尤其是在该文化晚期,已分布至陕北高原西侧,北达河套地区。承袭了可能萌芽于庙底沟文化时的"璧琮礼制",先齐家时期已在祭祀坑里将琮与璧上下叠压掩埋,此时玉石琮也有了浅圈形的射口,或是为了固定二器的叠压而设计。齐家文化遗址较多,本文从墓葬、房址、祭祀坑等各方面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博》2021,(4)
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泽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们分属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晚期后段、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制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间,是中原地区及甘青地区与辽西地区的作品。其中牙璋的制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们可能是从以牙璋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分布区的中原核心地区传播出来的,在走马岭遗址的埋藏年代在公元前1530年之后至商末之前的商时期。走马岭牙璋等玉器的发现,显示福建沿海地区与二里头文化相同的遗存应是通过福建西北部到达福建东南沿海一带,并且可能是商汤灭夏之后的夏遗民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8.
外邦代理人制度是古希腊邦际关系中的一项制度。古希腊城邦常以相关法令任命某城公民为本邦在该城的外邦代理人。泛希腊宗教圣地德尔菲颁布的相关法令存世最多。该城自公元前5世纪末起即刊刻相关铭文,并于公元前3世纪达到顶峰。以德尔菲为代表的宗教圣地虽沿袭了此项制度,但其法令的措辞与实际功能均有别于其他城邦。在德尔菲,外邦代理人只是礼仪性的嘉奖,其实用性已然弱化。  相似文献   

19.
罗马从公元前6世纪末(509年)开始摆脱具有氏族制色彩的“王政时代”,进入共和制的城邦国家。罗马从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小城邦,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竞发展成为号令意大利半岛(波河流域除外)的霸主。罗马势力的迅猛膨胀,无疑是罗马人胜利地对外征服的必然结果。在这大约两个半世纪内,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上主要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扩张。  相似文献   

20.
一大汶口文化是我国东方地区的一支史前时代考古学文化,它主要分布在山东和苏、皖北部及河南的颍水中、上游和伊、洛下游地区。学者已将山东及苏、皖北部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划分为早、中、晚三个发展时期,其早期,约为公元前四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三千五百年;中期约为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二千八百年;晚期约为公元前二千八百年至公元前二千四百年。又将上述大汶口文化分作大汶口、大墩子、三里河、尚庄四个地方类型。其中以泰安大汶口遗址为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