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黑龙江移民与农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4~1911年是清代黑龙江省农业开发的新时期。这一新时期的出现,是清朝政府在1904年实行东三省土地全部开禁放垦的结果。众所周知,在1895至1904年期间,俄国在东北对铁路、海运、采矿、森林采伐、粮食加工和商业各部门进行投资,成为东北国民经济命脉的主宰者。俄国殖民势力迅速立足于东北。1904年,爆发日、俄之间争夺太平洋和东亚地区霸权的战争,东北成为主战场。东北领土和人民惨遭战火蹂躏的严竣现实,迫使清朝政府必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大批关内人民流入东北,至20年代时达到高潮。移民的流入,加速了东北的土地开发,使农作物产量迅猛增长。但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20年代东北农业繁荣的背后,也潜伏着两大危机;第一,农民自身择业观念的改变以及官僚、地主、帝国主义国家对东北土地的大肆垄断和兼并,造成广大移民无地化,移民中离土现象严重,大量荒地仍然得不到开垦;第二,移民生活的贫困及其自身素质的低下,造成东北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东北农业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由封禁政策转向部分开禁进而全面开放,关内移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其中一部分进入到三江区域。移民的到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的兴起,加速了城镇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争结束后 ,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在桂西南地区积极推行移民实边政策 ,吸引了大批移民。移民实边不仅奠定了今天桂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分布格局 ,而且对广西的国防、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促进了近代广西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程丽云 《黑龙江史志》2009,(4):17-17,19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由封禁政策转向部分开禁进而全面开放,关内移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其中一部分进入到三江区域。移民的到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商业的兴起,加起了城镇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外来移民包括中国移民加速了美国经济的开发,在美国资本主义工业化中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评价中国移民在美国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史学界应予讨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8.
饶平移民开发台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大业六年(610年)二月,隋埸帝命武贲郎将陈棱等率万余军民东渡琉球(台湾),从义安郡的海港即今柘林湾出发,饶平先民足迹自在其中。到了明朝中后期,饶平人林凤、许栋、许朝光以台湾、澎湖和南澳岛为基地,亦商亦盗,亦渔亦农,活动于闽粤沿海。林凤全盛时拥有战舰船只300余艘,追随者4万余人,  相似文献   

9.
刘向权  李景 《丝绸之路》2013,(14):11-14
清末民初,新疆汉族移民的民间信仰源始于清朝定鼎西域。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地区重新统一,随着清政府解禁政策的出台和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大量的汉族以封疆官吏、驻屯士兵、农民商客和流犯遣员的身份涌入新疆,再次出现西向移民的高潮。伴随着内地大量的汉族移民涌入新疆,他们在参与新疆经济建设的同时把自身的多元信仰也带到了新疆,并在新疆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汉族移民生活习俗和信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史学界对于清代后期,在东北和哲里木盟东部地区所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在理论上和具体问题的估计上,有不同的见解,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移民实边措施是清朝统治者,“在内蒙古地区所推行的一种政治欺骗、经济掠夺的民族压迫政策”,它造成了严重的恶果,“蒙古人民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生存危机”;“使蒙汉民族之间隔阂日深,农牧矛盾日趋严重,导致双方进行流血斗争”;“正因如此,给日俄等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可乘之机”。这个政策从表面上看,是清政府为了便于巩固边防,实际上是极反动的侵略政策,就是在客观上也没有反映蒙汉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要求。(二)“移民实边政策  相似文献   

11.
12.
陈望曾为广州知府,后任职广东劝业道,创建了广东蚕业学堂、广东农林试验场及其附设的农林讲习所。后来广东蚕业学堂曾风行一时,广东农林试验场及其农林讲习所发展成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及其后之国立广东大学农科。陈望曾对广东农业教育发展之贡献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3.
预备立宪和清末政局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备立宪和清末政局演变吴春梅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危机、建立立宪政体而进行的准备活动。论及清王朝的灭亡·必然要涉及预备立宪。长期以来,尽管史学界对预备立宪的评价分歧很大,但无论肯定或否定,都认为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不彻底才导致了清廷的灭亡。然而。...  相似文献   

14.
全华 《人文地理》1993,8(2):41-46
本文讨论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前景及其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阐述了吉林省东西向条形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吉林省应利用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和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的契机组建东西向开发开放走廊带,使该走廊带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轴线,从而促进吉林省经济的振兴。  相似文献   

15.
会党最初名洪门,又名天地会,或称三合会(三点会),曾改称哥老会(因会党首领有老大哥之别号),其派别有清水会、匕首会、双刀会、钵子会、告化会、小红旗会、小刀会、剑仔会等。因会中人自称洪门或洪家,别称洪帮,于是世讹传为红帮。所谓青帮,也系讹传,乃存在于苏浙皖赣一带的私盐贩子组织的私贩党,其组织方法及口号暗号,与洪门不同,号称潘门或潘家,别称庆帮。据平山周著《中国秘密社会史》称:“其徒始皆以运河漕粮为业,及漕稂改由海运,无衣无食,遂集于大姓潘氏兄弟下,组织团体,密行贩盐,或以偷税为业。所谓潘氏者,即哥老会之支派。”(平山周:《中国秘密社会史》,第75页)陶成章的《教会源流考》也称:“其源流本出洪门,尚未尽忘木本水源之意。故凡潘门兄弟,遇见洪门兄弟,其开口语必曰潘洪原是一家”(陶成章:《教会源流考》,第  相似文献   

16.
三峡地区很早以前便为人类生息繁衍之地,但直至清中叶以前三峡地区仍是人口稀少,移民多为沿长江两岸东西走向迁移,移民及土著的主要经济开发区多局限于沿江平坝、丘陵台地及附近山地;移民们的经济开发立足于垦殖、渔猎、商业并重的格局。但这种格局随着清中叶外来移民大量涌入和人口自然滋生造成的人口膨胀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庆阳在古代史上处于祖国西北边陲,地广人稀,往往需要补充劳动力。一些族群或个人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来到庆阳定居。统治者出于巩固边防和发展边疆经济的考虑,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途径将大量的中原百姓或北方少数民族人民迁移到庆阳,增强了庆阳经济的活力,促进了庆阳一带经济文化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已为人们所关注。傅筑夫曾经论述过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人口因素曾促进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生产方式的变革——奴隶制生产方式转变为封建制生产方式。在清末民初城市社会现代化关系的进程中,人口因素的影响力可谓得到了更有力的显示,这在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沿江沿海地区,如上海、汉口、青岛等地尤为明显。青岛以一沿海偏僻渔村,仅三、四十年时间,发展为拥有三十多万居民的通商都会,无疑成为此类城市中,人口城市化最剧烈,移民对城市社会现代化影响最典型的城市。因此,移民对青岛社会现代化关系的个案研究,将对清末民初沿江沿海地区城市现代化的整体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东北移民是中国移民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运动之一。从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三省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东北移民数量和规模最大的时期。影响这一时期移民效果的因素很多,但移民政策好坏可谓是其重要的一方面。本文拟以清末东北地区全面开放以来施行的一系列招垦章程为中心,来分析这些政策的发展轨迹――逐步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和有关清末民初时期的回忆录、文史资料时,经常见到“银元”和“铜钱”的货币名称,如:“大洋”、“鹰洋”、“英洋”、“一百文”、“一吊钱”、“制钱”、“兑换券”、“当十铜元”、“当廿铜元”、“一大枚”、“一小枚”、“大铜子儿”、“小铜子儿”等等。这些货币名称,现在许多人都不知其详,但是从上世纪以来到40年代一直广泛使用。因此很有必要对于这方面的文史知识,作一简要考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日常使用的货币形式、种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清朝的银两、宝钞、制钱,外国传来的银元(鹰洋和洋钱),到北洋军阀政府发行的“袁大洋”、兑换券、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