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195年,西汉王朝的创始者刘邦,在病故前已看到皇后吕雉专权的危害,因而宰马歃血为盟,并明示天下:“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同时他还留下了“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的遗嘱。他把安刘氏天下的重任和希望寄托在周勃身上。刘邦死后,子刘  相似文献   

2.
高风细柳,将军声继兰田;旌赐素系,谏议名高琐门达 这是写汉朝周昌、周亚夫、周举、周鲂等名相、名将、名臣的一副周姓门联。周昌(?~公元前192年),西汉名相(在周勃之前),江苏沛县人。秦时为泗水卒吏。秦末随刘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名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托病隐之。周亚夫(?~公元前143年),江苏沛县人,出将入相(周勃之子为相勃后)。初封条侯。文帝六年匈奴入侵,他以河内太守为将军,防守细柳(陕西咸阳西南)以御胡人。军令严整。……月余,三军皆罢,拜为中尉。景帝时,任太尉,平定…  相似文献   

3.
正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史载,目睹秦始皇出巡的大阵仗,楚名将之后项羽豪言:"彼可取而代也。"草莽刘邦放话:"大丈夫当如是也。"后来项刘先后起事反秦,秦亡后爆发楚汉战争。项羽图诸侯霸主,唯我独尊、刚愎自用,虽勇冠三军却兵败垓下;刘邦欲一统天下,兼收并蓄、知人善用,最终以弱胜强统一中华。  相似文献   

4.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11,(15):16-19
在民间传说中,他因战败而被乾隆皇帝一脚踢死;在二月河的笔下,他是一位飞扬跋扈的武夫;在甘肃景泰人眼中,他是同皇帝抗辩而死的军人。张广泗,一位功勋堪比岳钟琪的名将,一位被湮没在岁月中的名将,也是一位至今没有找到家乡的名将。  相似文献   

5.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能人智士倒在变化莫测的政治角斗场上。尤其是汉初,“狡兔死,走狗烹”,一大批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名将纷纷身首异处。然而,“陆生竞以寿终”。何以?善于审时度势也!  相似文献   

6.
人人都知"斧头帮"帮主王亚樵笑傲江湖数十载,英勇无比,却不知道他"十步一计",智谋超群;更不知道,他也有政治靠山,他与西南派"大佬"胡汉民、陈铭枢等人交往密切,特别是与李济深(爱国名将、民革中央第一任主席)亲如手足、生死相依。王亚樵遇害20多年之后,李济深还在《李济深略历》中扼腕长叹:他在梧州被军统特务暗杀,"我们那时警惕性非常不够,真儿戏得很。"  相似文献   

7.
后人多有为韩信被杀叫冤的,本文则认为不冤。可一读。韩信曾在项羽手下为郎中,但是他多次"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就投奔刘邦。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因而韩信离汉出走。但是丞相萧何发现韩信是一位将才,因而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萧何的举  相似文献   

8.
江姗 《文史天地》2011,(7):78-81
大战在即,却离开战场回家为妻子庆生,这样的将军,浪漫倒是浪漫极了,但也够上军事法庭了!隆美尔,实在够不上"伟大的将军"。他虽效力于纳粹,且是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丘吉尔却评价他:"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厮杀,但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  相似文献   

9.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继陈胜,吴广之后,继续领导农民战争的两个人物是项羽和刘邦。刘邦虽然作了汉朝开国皇帝,但在反秦斗争中他的功劳却不及项羽。刘邦是靠谋略夺得了天下,项羽才是真正打天下的英雄。在许多关键性的战役中,项羽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谋扭转了战争局势,化不利为有利,在反秦斗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即便是在垓下被围,项羽乌江自刎时,也给人留下了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形象,他的英雄形象是不能用成败来衡量的。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能人、名人的品质不好。最典型的是刘邦手下那位陈平,很多人都知道他"盗嫂受金"。"盗嫂"属于生活作风问题,"受金"即收红包,那是典型的经济问题。要是在咱们改革开放前,这两大问题都是要受处分的。现在第一个问题放松了一些,第二个问题说不定要"双规"。  相似文献   

11.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  相似文献   

12.
张雨 《文史月刊》2014,(7):25-25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相似文献   

13.
周渝 《贵阳文史》2014,(4):29-32
正70年前,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名将方70国民革命军中的黄埔名将方天(黄埔二期)、罗广文(黄埔教官)、胡琏(黄埔四期),乃至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等王牌部队的荣耀与辉煌,皆早已退出了时代的舞台。对今人而言,他们似乎是遥远的历史故事,但在周文天老人心中,他们又仿佛还未曾离去。走过烽火岁月,远去鼓角争鸣,70多年前的那场卫国战争在新生一代的印象中,大概只停留在白纸黑字的史实记载、泛黄的老照片或黑白的影像之上。然而对于年过九旬的周文天老人而言,70多年前的抗战经历成了他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他的传奇经历,与闻名于世的"名将摇篮"黄埔军校及"军中王牌"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抗战爆发之初,未及弱冠  相似文献   

14.
刘乐贤 《文物》2020,(3):63-68
说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大家一定会想起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两位大将在当时和后代都很有名,古书合称"颇牧","颇牧"后来甚至成了名将的代称。他们的事迹,在传世文献中主要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出土文献特别是战国兵器铭文中,有时也能够见到一些与这两位名将有关的记载。据学者研究,廉颇的名字已经在战国兵器铭文中出现,原作"波"即"埶波",是"廉颇"的通假写法[1]。  相似文献   

15.
舒展 《炎黄春秋》2002,(6):76-79
西汉初年的开国功臣周勃,平定了诸吕之乱,并迎立刘恒(即汉文帝)为帝,对汉初政治的安定起了重大作用。文帝即位后,周勃为右丞相,位在左丞相陈平之上,有人诬告他企图谋反,结果被廷尉逮捕下狱。他在狱中遭到侮辱,体验到监狱狱卒之淫威,钱锺书引周勃本人的话感叹道:“吾尝率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管锥编》第1册第303页)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古代政法合一,各地行政官员同时也是司法者。官吏们升堂审理案件时,公堂正面总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据西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灭秦争霸。刘邦率军进入秦朝都城咸阳,在皇宫里,他看到无数的珍宝奇物,大开眼界。其中有一块方镜,长  相似文献   

17.
两个混蛋     
华元是春秋时宋国的一位将军,指挥才能看样子不怎么高明。因为,历史名将录里,没有他的人名;历史上那么多赫赫有名的战役中,也没有他的身影。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去广州探望老作家魏中天先生,承他信任,将他许多珍贵的文字资料交我保存、研究,其中有两封是自称"鹰犬将军"的抗日名将宋希濂的遗信。  相似文献   

19.
正从张良一生的事迹看,他未必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他确实没有政治野心。"五人集团"除了共同的敌人项羽外,在人格上视野上气质上几乎没有共同点。刘邦强悍,张良从容,萧何踏实,韩信软弱,陈平诡诈。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其余四人不是平民就是游民,刘邦、萧何一度是地方上卑微的小吏,改变不了他们的平民身份。一、贵族之后反秦先锋张良的祖父、父亲前后做过五位韩国国君的相国,韩国灭亡时,张氏家族仅  相似文献   

20.
北伐名将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虽然是广东人,但在戎马生涯中却与江城武汉结下了不解之缘。武汉既是他青年时代的求学地,又是他扬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