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海贝数千枚。这样多的海贝是何性质,来源于何处,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一、三星堆海贝出土情况 1986年7月18日,当地机砖厂在三星堆旁取土烧砖,偶然于一号坑的西北角,发现了一大批玉器,经省考古队赶至现场发掘,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后来进入室内整理修复时,在11号青铜人头内,还发现一件金箔模压而成的金虎,长11.7厘米,不少海贝,也就同  相似文献   

2.
海贝这种生长于海洋沿岸的生物在我国古代很早时期就在中原内地、西南高原作为珍宝出现,海贝从何方进入内地和西南地区的呢?值得探讨。本文就三星堆海贝来源及其影响,谈点粗浅的看法: 我国以贝为币早在夏时期就开始。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中拓印有古代中原的海贝、骨贝、铜贝图片,并解说:“荒古之世,以物易物,后以交易日繁,乃用海贝为媒介,又以海贝产量不多,不敷应用,故又有骨贝、石贝、  相似文献   

3.
斗作正方形,有短柄,通长21.5公分,斗身13.81×13.81公分,高10.8公分,斗内深10.4公分,容1940公分,口上横刻铭文篆书为:律量斗,方六寸,深四寸五分,积百六十二寸,容十升。始建国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斗正面,即和柄相对的一面作凤纹突起,左侧有嘉禾、嘉麻,后面柄下有嘉黍,右侧有嘉麦、嘉豆等图形,图极浅不可拓,不是铸的,也不是刻的,竭目力才能辩认,可能是由化学作用腐蚀而成的。罗福颐主张原来用漆绘,在地下埋藏日久,无漆处被腐蚀,漆又脱落,遂呈此状。图形下底边上各标嘉禾、嘉麻等名。用新莽货布尺来量这个斗,方六  相似文献   

4.
刘燕萍 《收藏家》2022,(11):93-96
1986年,在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底部,发现了一种数量庞大的文物——海贝。考古专家们经过清理,出土了4600多枚海贝。从出土实物看,大小较为均匀,并且明显有加工痕迹。专家推测,这些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的贝壳不远万里出现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应当是古蜀国当时已经开通了对外贸易通道,这些海贝是古蜀人和外域民族交易而来。因为稀少,海贝在古蜀国作为珍贵物品或财富存在,承担祭祀品、交换媒介、装饰品多重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中 《羊城今古》2003,(2):53-54
三婆坟座落在从化市神岗镇佛岗城贝村雅窑氹,坐北向南,为三座并排,用石灰拌碎石构筑成半圆形的墓穴,中立碑。每座墓穴直径约3米.碑宽约50公分,高约80公分,以第三座墓穴保存较完整,墓主为周敦颐后人,女性。  相似文献   

6.
海贝 除了人们熟知的在奥伏琴尼科夫和维特科夫斯基的发掘工作中,从戈拉斯科夫斯克墓葬里得到的寿山石和叶腊石珠串及软玉制品之外,我们已经具备了有关这个时代交流的确切资料。贝加尔湖一带的居民与远东的部族之间存在着非常古老的联系这一推测,已在安加拉河、勒拿河和色楞格河地区发现的海贝和由海贝制成的装饰物品中,找到了想不到且又无可争辩的证据(图一)。  相似文献   

7.
“贝币”是指用海贝当作货币,“贝饰”是指用海贝组编的项链、头带、腰带、手链等各种饰物。贝币是货币,这是毋庸怀疑的常识。贝饰因为是由价值很高的货币组编而成,在商品交换中也能起到类似货币的流通中介作用,因此可以称之为“准货币”,其性质与后来的丝绸、布匹等实物货币相同。  相似文献   

8.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调查与发掘,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为研究巴蜀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特别是1986年7月至8月,在该遗址上相继发现了两个商代晚期蜀国的大型祭祀坑,出土了金、铜、玉、石、骨、陶器,象牙等珍贵文物近千件,同的还出土了大量的海贝。不少学者对海贝的专题研究,发了不少文章。有人认为三星堆的海贝是货贝;也有人认为应是装饰品、祭品;也有人认为海贝是南方丝绸之路传来的。本文就海贝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德阳市钱币学会成立大会暨广汉三星堆出土海贝与西南丝路货币经济研讨会于1993年5月27日至28日在德阳市人民银行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是列入德阳市龙舟经贸会和国际华夏艺术节的重点活动项目。参加此次学术交流的有省内、外和本市金融、文博以及有关方面的代表40多人。 一、会议特点 (一)此次研讨会紧扣“广汉三星堆出土海贝与西南丝路货币经济”这一古今结合、研究学术、服务经济的课题,具有以下特点: 1、这是第一次专门研究三星堆出土海贝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东周列国贝化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出土的十二枚近尖端有一穿的海贝和陕县七里铺二里头文化遗址所出的一枚骨贝,用考古资料,将贝在我国古代充当货币的最早时限,至少已定在了夏代的纪年之内。《盐铁论·错币篇》所说的:“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并无虚谬。殷墟和西周墓葬出土的大量海贝和铜贝,卜辞和金文中有关赏贝、赐贝的记载,说明商代晚期和西周,是贝化充当货币的高峰时期,是当时的主要货币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货币的起源,从它最初的海贝开始,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比文字的产生和使用还要早几百年。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民族演进历史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经济活动的里程碑。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文字书体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的使用、流通不能没有文字作标记,而文字书体则利用其货币得以表现,广泛流传。我国最早作为货币使用的海贝出现干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夏代时期,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文化的河南堰师二里头的一座墓葬中就发现了十二枚海贝,同时还发现了几枚仿海贝制作…  相似文献   

12.
在新县革命历史陈列馆中,陈列着一件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五一模范工厂”证(图)。这件由陈汉兰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巧妙地保存下来的布质证章,长13公分、宽9公分,用红、黑两色套版印制。证章上象征党的领导的五角星和斧头镰刀光  相似文献   

13.
李新华 《民俗研究》2012,(5):161-F0003
山东民间过春节时蒸制的面食十分丰富,除主要面食饽饽(馒头)、花卷、粘糕等以外,还有一种上面磕有各种阁案的蒸制面食,民间叫“磕子”。制作这种磕子的专用工具是一种木制模具,潍坊地区俗称为“面磕子”。这种木制模具一般用大约2公分厚的梨木板(也有的用棠梨子木等)刻制而成。  相似文献   

14.
鄂温克族由于以游猎驯鹿为生,因而没有固定居所。他们在一片森林狩猎和驯鹿一段时间后,就要换一片森林。每到一处,砍倒几十棵20公分左右的松树,支起一个圆锥形的框架,四周围上帆布,在顶部留有排烟的通道,可在里面生火做饭,用松枝铺平地面,再铺上一层鹿皮,便成了他们的床和家,俗称"撮罗子"。  相似文献   

15.
除了个别情况之外,现知我国北方内陆出土的海贝的年代,多在商周之间。这种产于我国南方暖海的软体动物的贝壳,在商周时代的功能如何,历来有不同看法。或以为货币,或以为装饰品。认真考察其职能,对了解我国货币的起源和商周两代的社会结构,有重要作用。故草拟此文,求教于各位先学和同行。郑州白家庄七号墓,出有海贝460多枚,安阳高楼庄殷代遗址的文化层中,出有3枚海贝;此地9座墓葬有两座共出4枚海贝。  相似文献   

16.
侯马地处汾、浍二河交会处,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是四方交通枢纽,古代贸易十分频繁,春秋时晋迁新田,即今之侯马。建国以来,在我省有四处较重要的古货贝发现:保德县林遮峪商代晚期墓、侯马上马村春秋墓、洪洞县西周墓、灵石县旌介村商墓,出土贝币有自然贝及金属铸贝等。此外,还有些货贝流散在民间。现就我近年在侯马一带搜集的部分货贝作一简介。一、海贝:少数为磨背式,多数有大穿孔。其中发现有两枚虎斑大贝,其余为白色海贝。虎斑贝,通长8,最宽6,厚4厘米。大海贝,通长3厘米左右,最宽2厘米左右。小海贝,通长2厘米左右,最宽1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一年八月,陕西大荔县段家乡坊镇村五队亢国录同志,在村西寺北崖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北宋时期铁钱。这批铁钱埋在距地面约一米深处,用砖砌成方形、每边长约四十公分、深度约二十五公分的砖坑内,上面复盖青石板一块。铁钱锈蚀严重,约重三十公斤,其中有篆体  相似文献   

18.
明高氏墓地墓志铭明高氏墓地位于古塔乡政府西北2公里的一个黄土峁上,群众称高家坟峁(图一)。1984年水利部门在抽水站施工中用推土机推土,墓葬暴露,有一高为30-40公分的瓷俑归个人收藏,我们所见唯五方碑石,(图二),有两方已残损,还有两方字迹基本完好。从铭文知道这是明代边防卫所将官高秉元、高彻(明川)父子及高明川妻孙氏的墓志铭,现加标点介绍于下。高秉元墓志铭,石长85、宽52、厚14公分,石面周围刻有宽4公分的花边,右起开头篆文题首,顶格顶底两行20字,每字4公分见方。  相似文献   

19.
朱活 《文物》1957,(12)
(一)研究古代钱币叫古钱学,它和考古学的其他部门一样,能够为历史科学服务。我国古代钱币的遗存是丰富多采的。就币材来说:不仅有金、银、铜、铁、锡、铅、纸,近世还有用铝和镍,远古还曾用海贝、石贝及骨贝。就币形来说:有齐燕刀币,三晋布币,周秦圆钱,以及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货币产生于商周时期,海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这一直是中外学界对中国货币起源共同的看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许慎《说文解字》说“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而行钱。”近代以来,科学考古出土的大量海贝,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也为海贝曾是商周时期的货币提供了大量实证材料。但是世纪之交以来,中外学界对“海贝货币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