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吾生亦晚矣,呱呱落地之时,萧红已经撒手人寰三载,此间何曾有"忆"?然吾却有幸与萧军相近半世,行父执之礼,且与萧家儿女亲同手足,故闻问萧红故实多多矣!另者,吾与端木蕻良、骆宾基这二位先辈亦有接触,话题亦不离萧红。所以,实情确有可"述"。  相似文献   

2.
邹士方 《名人传记》2022,(11):25-29
在驰名中国现代文坛的“东北作家群”中,最受学术界乃至文化界关注的当数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这一方面是其文学成就使然,另一方面也和他们之间富有传奇色彩的感情纠葛有关。而在这几位作家之外,“东北作家群”的其他成员亦不乏值得称道的创作人生,舒群便是其中一位。  相似文献   

3.
方朔 《文史精华》2013,(10):56-61
在闻名中外的“东北作家群”中,舒群和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罗烽、白朗等,都是2Q世纪30年代,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富有爱国思想和文学才华的杰出青年。他们一生饱经沧桑,都有很多传奇故事。舒群叔叔是我所结识的父辈长者中,熟悉并敬重的一位老作家。他重感情,重责任,豪爽、耿直。一生才高命舛,历经坎坷,壮志未酬!今年9月20日,是舒群叔叔百岁诞辰。作为晚辈,笔者著此小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4.
1981年,哈尔滨市隆重举行了萧红诞辰70周年纪念会,从而在海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掀起了一股“萧红热”。当时来华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美国的葛浩文和日本的前野淑子等知名学者,他们为萧红研究做出了众所周知的贡献。在此后的20年中,萧红研究在不断深化,出版和发表了不少优秀的著作和论文。但对于跟萧红有关的3个男人——即萧军、端木蕻良与骆宾基之间的情感纠葛及是非判断,似乎还少有涉  相似文献   

5.
赵福君 《满族研究》2006,(3):120-123
萧红的死对端木蕻良的打击是巨大的,端木长久地沉湎于对萧红的怀念之中,写成了短篇小说《初吻》和《早春》。本文简析了这两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内容及寓意,指出《初吻》和《早春》即是端木对萧红的怀念之作。  相似文献   

6.
数十年来,文艺界甚至社会上都在指责著名作家端木蕻良(以下简称端木,1912-1996,作家,1938年与女作家萧红在武汉结婚)是“不光彩的第三者”,是“负心郎”,端木对此却一直保持了沉默,既不自辩,也不与人当面争辩.  相似文献   

7.
端木蕻良的文学宽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作家群中,端木蕻良是个重要的存在。如果说是萧军萧红以极大的勇气闯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为东北作家群的形成尽了开拓之力,那么是端木蕻良这位优秀的青年作家以他磅礴的气势,出众的才华和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巩固了这一文学群体的地位,扩大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刘军、田军、萧军;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萧红。萧军和萧红名字后一个字合起来就是“红军”,这是他们取笔名的真正寓意。  相似文献   

9.
1985年,一个晚春的上午,我接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端木蕻良从武昌打来的电话,我被他亲切而又热情的话语所激动,电话一放,我马上要了一部小汽车直奔他下榻的东湖宾馆。端木蕻良同我哥哥吴视(诗人)曾是40年代的患难诗友,他们爱好相投,情同手足。可不幸的是,哥哥已于1982年2月12日病故,所以端木这次来汉特意约我会晤,以叙旧情,而这也正是我所渴望的。他鉴于同吾兄昔日之深交,欲畅叙于黄鹤楼笔会之际,以表怀念之忧。 我还是抗战时在重庆读书的时候,经常听到我哥哥谈到端木的佳作以及同他的友谊。当时我也十分欣赏…  相似文献   

10.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06,(10):39-48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作品和他敢爱敢恨、耿直鲜明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太多的传奇故事,和鲁迅先生的交往、与萧红的爱情、跟张春桥之流的决斗……明年是萧军的百年诞辰,作为萧军至交的作者追忆如烟如丝的往事,写此心血之作——《萧军百年祭》,讲述了这位著名作家坎坷而又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满族研究》编辑部李德同志来信约稿,要我写一篇评介端木蕻良的文章,我想就这几年编辑《端木蕻良文集》的情况,向关心他的读友们作些汇报。 端木从一九二九年在天津《南开双周》上发表文章以来,就现在收集到的篇目计算,大小有六、七百篇,七百多万字。但是,端木对过去的作品,自己很少保存,也从未想过将来为编文集去收集。他到底写了多少文章,自己一点也不清楚。因而,收集他的作品,编他的创作年表,便未免费劲,特别经过解放前八年抗战的流浪生活,和解放后的十年动乱,就更  相似文献   

12.
萧军是20世纪30年代涌现出的“东北作家群”中的杰出代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秀作家。他与鲁迅先生的交往早已传为文坛佳话。萧军的一生,大半辈子坎坷和多难,其“张扬个性”的“怪异行为”常常被人不解,人们也习惯把这一切归咎于其刚直暴烈、侠骨柔肠的性格,晚年的萧军更是以“辽西凌水一匹夫耳”自嘲。其实,一个真正的萧军何止一介“匹夫”!如果说萧军留给后人的一半或多一些是文学创作上的收获,那么,另一半则是他的为人,他敢爱、敢恨、敢说、敢做,磊落光明、坦率真诚。让我们一起走近萧军,解读他独具个性的人生经历吧。  相似文献   

13.
1942年1月22日上午10时,萧红,这位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女作家,拼出最后的心力,与世长辞,年仅31岁。 萧红在生命垂危之际,曾几次对端木蕻良提起,她若死了,希望埋在鲁迅先生墓旁,那是她的恩师,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和最有决定性的人。没有鲁迅,没有鲁迅推荐《生死场》,就没有萧红今天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端木蕻良完全尊重和理解她的心愿,  相似文献   

14.
方朔 《文史博览》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5.
萧红,看过鲁迅作品的人,对这位女作家是非常熟悉的。她是哈尔滨人,1911年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本名张迺莹,1931年春考入北京女师大附中,1932年8月与萧军合著小说《跋涉》。1934年10月与萧军同赴上海,受鲁迅影响,同年以萧红笔名写出了名著《生死场》。1936年赴日本,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上海,后赴山西等地。1939年去香港。  相似文献   

16.
方朔 《湖南文史》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17.
张毓茂 《百年潮》2000,(1):45-50
新的红粉知己萧军与萧红离异后,不愿在西安待下去。适逢新疆军阀盛世才为了巩固其在新疆的统治,打着抗日的旗号延揽人才,许多进步人士一时不察其奸,纷纷前往。盛世才原是东北军将领,萧军本来就在东北军中当过下级军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史志》2021,(3):45-49
萧红年谱(1937—1942年)1937年26岁1月3日,完成组诗《沙粒》。1月9日,由日本东京至横滨,乘游船"秩夫号"回国。在船上,邂逅徐淑娟的哈法大同学高山。※同许广平、海婴、萧军去鲁迅墓拜祭。1月13日,抵上海与萧军住在吕班路256号,即后来的重庆南路256弄。这是他们在上海最后一处住所。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9)
暴风雨中救萧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全东北。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萧军在北满一个小县城舒兰聚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抗日青年,准备拉起队伍抗击日本强盗。但是,由于叛徒出卖,他们失败了。萧军被迫和方靖远逃亡到哈尔滨,成了没有职业的流浪汉。失败,并没有使倔强的萧军消沉颓唐。他又找到一群新的战友,开始以文艺为武器进行新的斗争。当时,“萧军”这个名字还没有出世,人们熟知的是流浪诗人“三郎”。开始,萧军向各报刊投稿,卖文糊口。后来得到《国际  相似文献   

20.
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