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正始二年铭弩机,因为是传世品,多年来真伪未做考证。本文以出土的正始二年弩机与此弩机进行铭文、器形的比对,认为馆藏弩机是一件汉代不带铭文弩机伪刻正始二年铭文,又依据弩机各部件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征,将该弩机的时代定为东汉早期偏晚。  相似文献   

2.
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正始二年铭弩机,因为是传世品,多年来真伪未做考证。本文以出土的正始二年弩机与此弩机进行铭文、器形的比对,认为馆藏弩机是一件汉代不带铭文弩机伪刻正始二年铭文,又依据弩机各部件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征,将该弩机的时代定为东汉早期偏晚。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中出土弩机所刻铭文内容进行了考释;结合考古资料,探讨了弩机的发展过程。并对已发表的弩机铭文,进行了比对研究。认为由于魏、蜀、吴三国兵器制作和监管制度不同,因此形成了各自弩机刻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首先,本文通过对广西平乐银山岭墓地出土"孱陵"铜矛和"江""鱼"铜戈形制特征的分析,判定两者均属战国晚期秦兵器。其次,在铭文内容释读、刻铭时间以及它们出现在岭南的缘故等问题,提出了与蒋廷瑜先生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常淑敏  李蓉 《南方文物》2020,(1):212-214
本文从战国兵器铭文出发,讨论了三个小问题:第一,四川省青川县出土的"九年相邦吕不韦戈"铭中的蜀守名应为"登";第二,"四十六年上郡守凌"戈铭中的"凌"应即秦昭王时期的"王陵";第三,赵国兵器铭文"邦大夫"的执掌可能与后世的"户部"相似。  相似文献   

6.
"魏郡邺六石机"铭青铜弩机收藏于达观斋。历史上的"魏郡邺"存在于两汉及三国时的魏国。经与这几个时期有明确纪年的弩机进行比较,无论是形制还是铭文内容,邺城弩机都与东汉中晚期的弩机基本相符,故而推断其时代为东汉中晚期。从铭文来看,其并非出自中央制造工场,而是由魏郡的邺城所造,根据谁制造谁负责的原则,监作官吏是邺城县令。  相似文献   

7.
吴镇烽、朱艳玲的《二十九年弩机考》公布了新见的一件战国有铭弩机,有着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弩机的铭文,二位先生的释文十分精审,但偶有不准确之处。本文就铭文中的"则"提出新的考释意见,并对其所在文句进行重新释读。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平凉市博物馆馆藏一件铜镜,因镜缘刻有两处金代铭文,被定名为"金仿汉青白连弧铭带纹铜镜"。笔者通过对此件铜镜器形、纹饰、化学成分以及金代铭文刻记内容的考证及对比分析,认为该铜镜的铸造年代应为西汉,镜缘的铭文乃经金朝府级"录事司官"铜器检验后所刻记。  相似文献   

9.
二十九年弩机是目前见到铭文最长的弩机.它记载了公元前300年秦国出兵进攻楚国,楚怀王在危难中,将太子横质于齐,同时派遣景鲤和苏厉前往秦国讲和,并割重刃等地以及近万把弓弩和四十万矢镞给秦,秦国才把掠夺的青铜、丝帛、奴隶和城池归还给楚国.该弩机的发现反映了战国晚期秦、楚、齐之间的关系和纵横家活动的史实,同时也纠正了《史记》和《战国策》对于该事件记载中的一些错误,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满城汉墓出土铜器铭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筠  陈静 《文物春秋》2010,(3):51-57,66
满城汉墓共出土铜器600余件,其中30件刻有铭文,计52处近800字。这批铜器铭文集中体现了西汉前期器物刻铭的面貌,对研究西汉的度量衡制度、诸侯国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本文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对刻铭重新做了录文,更正了个别错讹之处,并分别做了考释。  相似文献   

11.
弩机概论     
文章依据考古发掘资料对古代弩机作了系统性的概括研究与分析,根据其时代特征理清了弩机发展演变的脉络,同时通过对弩机上铭文的研究,剖析了古代兵器生产管理情况及相关的职官制度。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60年3期上刊载了于省吾、姚孝遂两先生的"楚公?戈辨伪"—文,认为文物1959年12期介绍的楚公?戈,是一件"赝品",并例举了六条"理由"证伪.于、姚两先生这种对文物负责的精神,是值得欢迎的.但是,我们认为于、姚两先生所例举的理由,都不足以确定此戈是赝品.1、铭文方面:于、姚两先生认为"戈字在纳柲之后,势必为夹柲所掩.凡戈类铭文的部位适当于内柲处者,其铭文必伪无疑".铜器铭文从西周到战国,不外"铭德纪功"和"物勒工名以考其成",所以战国时代戈戟铭文,无不刻有工师的姓氏.为了便于考成,将铭文刻在戈内的末端,确系当时的惯例.但是,西周和东周其时正处在铭德纪功这个  相似文献   

13.
无锡博物院新征集到一把青铜剑,据铭文系春秋晚期吴王僚剑,这也是目前仅见的一把吴王僚即位后自铭剑。此剑的器形到底是剑还是铍,铭文到底是铸铭还是刻铭?本文研究后认为该剑就型制而言,确系剑而非铍;剑上铭文当系原铸,而非当时或后添刻铭。  相似文献   

14.
徐梓 《文献》2004,(3):229-241
宋代以来,在地方官署里或署衙前,往往立有石碑或石壁,上面刻有警戒官吏的铭文,这就是《戒石铭》.广义地说,地方官署中刻在石碑或石壁上的警戒性的铭文,都可以称为"戒石铭".但在过去,地方官署中刻在戒石上的文字,大都是由后蜀孟昶所撰、后来经宋太宗节录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相似文献   

15.
巴蜀符号主要发现在东周时期巴蜀青铜兵器、青铜工具和青铜印章上面。依据不同载体,分析了巴蜀符号的特征与演变。不同功能的器物上的巴蜀符号类型差异明显,当时的人们在使用这些符号的时候是有明确的区分,说明它们的性质、功能应该有所区别。青铜兵器上巴蜀符号可能与古蜀的古老传说和信仰密切相关,当时的人们相信其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增强兵器的神奇威力。印章上的符号可能象征吉祥的喻意,活人佩戴有护身符的性质,随葬于墓中有护佑死者的作用。青铜工具上的符号最大可能是代表所有者或生产者标识性徽记。  相似文献   

16.
刘东 《江淮文史》2020,(4):152-156
正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刻有铭文的文物往往会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历史信息。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与主人朝夕相处,用时研墨,闲时把玩,最得文人倾心,所以砚上常会留有信息量丰富的砚铭。在安徽博物院"烽火江淮:安徽  相似文献   

17.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三国铜弩机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6年1月,江油县河西乡普照村农民,在旧汉王台遗址上进行改土时,从地下出土了三件铜弩机,伴随着出土了几枚铁棺钉。三件弩机以文物编号列后:178—B66号,青铜制造,长15,宽1,高10.5厘米,重1536克。弩机分郭、望山,牙和悬刀几部分,郭呈长方形状,郭上装有望山,郭内装牙,下安悬刀,身穿二孔,绑扎于木弩臂的后面。部身刻有“虐十六”铭文。179—B67号。青铜制造,长15、宽4、高12.5厘米,重1535克。郭呈长方形状,上装望山比178号略长,郭内夹牙,下安悬刀,郭身仍有二穿孔。郭身上有刀刻铭文:“景初二年二月一日,左尚方造…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定兴县南旺村发现两件有铭铜兵器,后入藏定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分别定名为"燕王喜戈"和"燕王喜矛"。经与《殷周金文集成》中收录的燕王兵器上的铭文进行对比,认为这两件兵器应为"郾王■"兵器,应定名为"八年郾王■铜戈""八年郾王■铜矛"。由铭文中的"八年"纪年推断,郾王■即燕武成王。  相似文献   

20.
大堡子山秦公陵园的发现,为西垂作为具体城邑及其方位的判断提供了有力依据。而陵园本身的发现及其所出土文物,也进一步说明了嬴秦崛起于陇山以西。秦公陵园的发掘主要分为大堡子山城址、大型建筑基址、祭祀遗迹三部分,所出器物以金器和青铜礼器为大宗,也有车马器和兵器,其中鸷鸟形金饰片、青铜鼎及铭文、青铜簋及铭文、青铜镈及铭文、附镈三虎等都更加表明了秦都东移后仍有公族率部留守故都,保持着宗庙陵畤祭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