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姑苏寒山寺内有两处集中陈列名人碑刻。即:钟房对面和普明塔院内的碑廊。这些碑刻不仅是宝贵的实物史料,而且是珍贵的艺术作品。现存碑刻中著名的有张继《枫桥夜泊》诗碑、宋岳飞诗碑、康有为诗碑等。  相似文献   

2.
清代御书处隶属内务府,然其具体情况却鲜为人知。从文献档案和清宫遗存拓本实物分析来看:御书处负责宫廷镌碑刻帖事务,当时御书处的工匠分在编和外雇两种,待遇各有明确细化的规定。镌碑刻帖所用石料多为来自房山大石窝的艾叶青石,墨迹刻石要经过钩墨、顶朱等工序。宫廷所镌拓本数量众多,除了用于颁赐给皇室宗亲、使节、传教士及致仕的老臣外,还陈设于殿堂供欣赏临习。  相似文献   

3.
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曾分别六次南巡,六到扬州。扬州的趣园、高旻寺、天宁寺、阮元故居等多处,建有两位帝君的诗文碑刻。文章以现存的三处御诗碑为主线,借助《扬州画舫录》《清宫扬州御档》等史书记载,解读碑刻题诗的内容、背景,并对御诗碑来龙去脉、变迁保护及御碑亭等相关建筑的坐落地址、兴废情况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倪浩文 《江苏地方志》2023,(3):42-45+47
<正>苏州自古崇文重教,办校历史昉自春秋,现存原地办校之学府可上溯至北宋。菁莪棫朴,弦歌不辍,非特诞生了巍巍名校,培养了跻跻名人,也留下了陛陛校园碑刻。据笔者统计,苏州方今存有碑刻或拓片之校园(含曾经办学之所)共180余处,其中碑刻或拓片尚在校园原址的有126处。在校园中,存世的碑刻总量达1300多方。碑毁而存拓片者,去重后数量在400多方。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许昌天宝宫,是一处始建于南宋理宗嘉熙四年,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群。宫内所保存元代以来的碑刻、石刻、砖雕、木雕等大量珍贵文物,为我们研究元明两代该宫的兴衰及其宗教、政治指导和艺术特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晋城市陵川县发现的几处有代表性的碑刻为例,揭示碑刻内容所反映的乡村商业及民俗祭祀活动等,从而揭示地区性风俗差异,来看晋东南的地方风俗特色。民间碑刻作为一种重要的记载历史的乡村文献,对于理解和研究晋东南乡村生活及乡村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言     
<正>福建漳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其东北部与泉州、厦门接壤,西北部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梅州毗邻。面朝台湾,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四季长青,在这块富饶的大地上,距今20~4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为漳州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各类文化遗产:目前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5处23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省级重点涉台文物24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0多处,其它各类文物点4500多处。漳州文物以其博大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6,(5)
碑刻,记载着中国历史变迁、社会的发展与传承,同时也展示中国古代文法技艺和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石刻多处与室外,长期经受自然环境的风化与人为的扰动,所以保护和提高碑刻文物展示效果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保护多采取围栏保护和喷洒表面加固剂等方法。在多年的保护经验指导下,尝试全新技术,即采用冷裱膜装裱技术对碑刻及拓片进行覆膜,对室外环境下的石碑进行保护。该方法使碑刻的展示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有效的隔绝了环境中有害物质和人为刻划与涂抹,是一种较好的室外碑刻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9.
茅山道院是著名的道教胜地,当地有句老话:茅山菩萨照远不照近。这一“照”,居然把南海康有为给照来了。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流亡海外十余年,武昌起义,清廷才对维新派人士悉予赦免,康有为回到国内,深感命运多舛,心情抑郁,便乞灵于祖坟的风水了。从1916年起,康有为对茅山发生了特殊的兴趣,几乎踏遍了周围的山陬水涯,想为母亲劳连枝卜得一块“牛眠吉地”。他专心致志地钻研堪舆之学,兼及道藏之书,经几年努力,初步发现几处风水宝地。如何优化选择呢?他采用很别致的筛选办法:在相中的穴位处,深挖下去,埋下小麦,隔很长一段时间,重新把小麦挖出来检…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作为政治上的失意者,晚年生活倍显凄凉;作为一代学人,在某些学术问题上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康有为的晚年生活》和《听康有为先生谈书法》两文讲了他晚年生活和对书法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3,(1):126-126
江南大学金其祯研究员用十余年时间著成107万字的煌煌巨著《中国碑文化》,2001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专著对学术最大的贡献是将碑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来研究,改变了以往将碑刻单纯作为书法艺术研究或考据学研究的传统研究方法,不但在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飞跃,而且拓展了碑刻的研究领域,揭示了碑刻的文化内涵,使碑刻作为一门文化史上的新兴学科昂首立身于学术之林。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从碑的起源一直阐述到现代碑文化,既是一部碑刻本身的发展历史,又是一部反映碑刻与人类历史相关的关系史。下篇为碑文化专题论述,多角度的探讨了碑与…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16,(9)
正郑州博物馆藏《康有为行书五言对联》,纵144.0、横39.6厘米,质地为纸本,二级馆藏珍贵文物,1965年入藏郑州博物馆,画幅本身多处折痕,现已修复。这件行书五言对联上联"养色含律气",下联"委怀在琴书"。上款"吉如仁兄"。下款:"康有为"。钤印两方:上为"康有为印",白文方印:下为"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周,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朱文方印。康有为传世的书法作品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曲阳县文物保管所对大茂山主峰周边的遗存进行了实地考察,共考察了遗迹23处,发现碑刻等遗物79件。通过考察作者认为,大茂山就是古北岳恒山,也是宋辽对峙时期和明代的战略边防要地,众多的寺庵庙观遗址说明这里还曾是佛、道两教的圣地。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高阳县自古碑刻很多,但是由于人为及自然因素的破坏,大多数碑石已残毁殆尽,现存碑刻屈指可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收藏有自元泰定四年至民国二十五年的高阳碑刻拓片238通360余张,具有数量多、材料新、内容丰富等特点。本文从碑刻的主要内容及研究价值两个方面对这批拓片进行了阐述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和廖平之间有一桩著名的学术公案:廖平说康有为的两部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借鉴了他的《辟刘篇》和《知圣篇》,康有为却委婉否认。后人多相信廖平的说法。例如范文澜说:“广东的康有为,原是搞古文学的,他想从《周礼》中找治乱的根据,看到廖平的著作,大为感动,即援廖  相似文献   

16.
<正>为求返老还童,康有为重金延聘德国名医冯·施泰勒为自己移植了一只年轻公猿的睾丸。手术非常成功,康有为体力明显增强。但仅过了几个月,康有为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康有为一怒之下,向法院起诉施泰勒"妖术欺世",但还没等到法院开庭,康有为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17.
2000年8月,岳池县物管理所收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甲骨研究中心主任彭邦炯先生惠赐书札,言其家乡四川岳池团结乡蒙子桥村、朝门村等地,保存着明清以来的物古迹。经实地调查,发现了几处碑刻及古墓葬。其中,尤以蒙子桥村的陈以勤《游金田寺》碑刻格外引人注目。陈以勤及其子陈于陛曾均为明朝宰相,在今南充一带有父子宰相的美传。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重修正定南城门外护城河石桥时,拆出了涉及清代正定山西会馆的三通碑刻。另有一通刻有此会馆重修碑记的残碑存于隆兴寺内。综合这四通碑的碑文所记可知,正定山西会馆始建于明崇祯初年,时称晋宁庵,清初更名为山西会馆,为一处集佛庵、会馆功能于一身的建筑群。现会馆建筑已不存,遗存的碑刻成为研究正定山西会馆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9.
《碑刻文献学通论》从碑刻文献的总貌、整理和研究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全面清理了我国碑刻及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详细论述了碑刻材料、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该书的出版,创建了碑刻文献学,填补了碑刻文献理论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存在未附插图、原稿删例过多等缺憾.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6,(5)
樊川八大寺院之首护国兴教寺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兴教寺塔已是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一处遗产点。本文通过文献考稽、实地调研、碑刻考释,梳理了兴教寺的遗存沿革和保护利用,为宗教文化研究提供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