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11日上午,由美国档案工作者和历史学者组成的美国档案技术代表团一行18人,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进行了学术访问,该馆副馆长万仁元热情接待了客人。代表团与该馆同行举行了小型学术座谈。万副馆长介绍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保管、整理和利用等工作情况、美国科罗里达州档案保护联盟档案工作者雪利和新泽西州联合大学历史学者罗伯特分别就“加强全民档案保护意识”、“档案工作者与历史学者合作”等问题作了发  相似文献   

2.
捻军的历史是清史研究范围内一个长期被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多年来历史学者配合田野考察与文献考据作为研究方法的问题。本文从20世纪50年代以江地与马昌华先生为首的田野考察与文献研究出发,提出近年来历史人类学从“礼仪标签”的概念所能引申的问题。本文考虑把“捻”或“捻子”作为一个行为的标签,放到法律文书,对“捻”在文献出现的频繁有没有影响。再者,所谓“结捻”的群众,为什么会在太平军北伐的时候竖旗起义。  相似文献   

3.
来信     
向随心所欲告别随心所欲“打扮”历史,向来是政客或政治帮闲者的热衷。历史学的生命在于真实,寻找真实是历史学家毕其一生的追求。但很多时候,历史学者只能无奈地给伪造和“打扮”历史的政客和帮闲者提供颜色和涂料。“呼唤良知”,常常是他们午夜梦回时的仰天长啸。毕竟,中国历史上的司马迁只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历史科学是以热潮的方式前进的。有些人或许也会说,它是一个依赖于时尚的专业,但这样说就太消极了。因为,尽管提问、专题与研究领域以相当快的替换频率崛起、占据主要位置,然后又退居后位,人们在回顾时还是能够看到,它们有过长期性影响,产生了许多成果,哪怕起初对它们的期望与要求被证实为过高了。这有点像众所周知的荒漠考察队的故事,必须有一个海市蜃楼来吸引它,它才会向前挪进一段路。另外,如果我们对眼前发生并不断变化的当代重大问题以及新历史学者队伍的不同经历不做出反应的话,那么我们的专业会是多么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5.
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和杰弗逊早年就提出“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历史”,强调“历史可以使人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可以为他们提供异国的经验;历史还会教人们如何评价人和事、如何揭露伪装、认清本质、击败阴谋。”自此至今,在美国的学校里一直开设历史课。尽管其间发展很不平衡,但总的来说较受重视、不断深化、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美国的历史教学反映了其教育的要求和本质。在本世纪交替之际,美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呼吁人们警惕唯科学主义给社会带来精神生活贫乏、道德沦丧的危害,要求从历史的过去寻找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的东西,以促进美国教育的重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中华遗产》2017,(2):8-9
“闭关锁国”是革命党人为政治宣传塑造的清朝形象。——近期,“协史研习社”邀请多位海外名校历史学者做客“微课堂”,与听众分享“一带一路”的历史研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与历史系博士生孔令伟说,17—18世纪,清朝曾向俄国派出数个使团,外交十分活跃,对内亚的商业活动、情报收集、地理知识的调查,都有过积极的作为。  相似文献   

7.
曲家源著《卢沟桥事变起因考论——兼与日本有关历史学者商榷》是研究卢沟桥事变起因的专著。该书为“毋忘国耻历史丛书”之一,1992年6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作者围绕卢沟桥事变最初发生时的所谓“第一枪”问题、“一士兵失踪”问题、“进城搜查”问题等几个争论焦点,详尽介绍日本自战后以来在  相似文献   

8.
英雄人物传记通过对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揭示,不但反映出在重大变革时期个人力量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也让普通人从英雄人物的成长经历、奋斗历程贴近他们生活的时代,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并得到启发。但是,某些英雄人物传记写作采取直线思维,赋予英雄超人般的童年,把英雄人物写得高不可攀,丧失了它本应有的教育功能。本文就英雄人物传记写作中的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仅在于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在于他们的这种主观努力与客观历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因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而成为后人仿效的典范。历史上的英雄、伟人一旦变成被仿效的典范,就会成为人们“个人身份的依据”,成为“鼓舞力量”,深深影响其一生。见贤而思齐,自古以来,人们都有向历史上的“模范”看齐的自觉,汉魏时代,人们以古圣先贤的名字为自己命名,就体现了这种倾向①。历史上的“模范”能给人生以积极的影响,好的英雄人物传记能让人产生“有为者亦若是”的动力,写好英雄人物传记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有鉴于此,英雄人物传记要起到启迪人、教育人的作用,应该引导人们向英雄学习,而不是盲目崇拜英雄、迷信英雄。这就要求英雄人物传记实事求是地揭示英雄人物的...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27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局,中国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通纪组、秘书组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王朝宫廷比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举行。来自德国、荷兰、英国、奥地利、法国和中国的30多位历史学者济济一堂,就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王朝宫廷历史的比较研究状况进行了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0.
周祥森 《史学月刊》2005,1(10):5-12
作为史学发展进程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史学现象的新史学,是历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历史学者的永恒追求。史学史表明,历史学的发展历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一代一代的历史学者在传承既有史学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追求新史学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历史学者对新史学的追求,是历史学者史家主体意识的鲜明而集中的体现。历史学者所追求的新史学,虽有明确的方向性,但一般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正是通过、并且正是在历史学者对新史学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中,史学不断实现着对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起源研究的回顾与随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近代史上,很少有什么历史事件,像义和团这样引起过如此长期的众说纷坛的讨论──特别是义和团起源问题。一百年来几代的历史学者、政治人、传教士和记者为阐释这个问题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究其原因,这不仅是由于义和团的起源复杂、组织奇特、可供解释的文字史料和其他的人文传承物又过于零散,因而使这一历史现象本身就带有许多模糊不清、彼此矛盾的因素;而且也因为这是一个人们在考察晚清政局乃至考察中国的历史脉络时都容易发生联想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出于不同的立足点和方法论,勾廓出了许多不同的乃至于是对立的义和团“起…  相似文献   

12.
李妍 《炎黄春秋》2007,(1):46-51
“这是《历史研究》对年轻作者的态度” 《历史研究》与新中国历史学及新中国的历史学者一起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原中国史学会会长金冲及先生的第一篇史学论文《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就发表在1955年第2期《历史研究》上,那时刊物刚满一周岁,最近的文章是2005年第4期发表的《抗战前夜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形成》,前后整整50年。这在刊物作者队伍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的历史,是一个学校整体的历史。因其在教育史、文化史、社会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它的研究具有一般历史研究所不具备的特殊意义。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一方面是大学离散聚合频繁,存亡继绝难测,从而加大了校史研究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又因缺乏历史学者的参与,而使得大学校史的撰写存在诸多缺憾,校史的研究难成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范仲淹。历史上苏州“学而优则仕”的人很多,一品当朝、显赫一时的也不在少数,可值得纪念的却并不多。范仲淹就是苏州百姓念念不忘的先贤之一。  相似文献   

15.
提起“庙”来,人们也许就会想到众多的“神”“佛”以及在人的心理上的庇佑功能。然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建国神庙”却是在东北沦陷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宗教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记载着东北人民的血与泪、悲惨与耻辱。  相似文献   

16.
总体而言,经济史是无意识过程的历史 ——列维一斯特劳斯 虽然技术发明毫无疑问对人类的文化进程至关重要,但是人们可能难以完全认同莱斯利·怀特的说法:“技术是文化系统的全部基石。”一位早期评论家并未告诉我们“没有技术,人类就会灭亡”,而是告诉我们“没有想象力,人类就会灭亡”,虽然前面一种说法也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7.
夏明亮 《文史天地》2008,(11):26-29
唐绍仪的功过,自有历史学者的评说,而其“能上能下”的为官作风,却是值得学习的。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历史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发展的,其中有“常”有“变”,既有“常中求变”,亦有“变中求常”,表现为二者的辩证发展。社会变迁是“常”与“变”的总相,也是其转换的枢机,因此“通古今之变”成为观察社会变迁的独特视角。每当社会变迁开始萌动与发展时,人们就会思考“常”为何“变”、如何“变”,身处其中又当如何应对与自处,这些思考就形成了各种历史思潮。从根本上说,历史思潮就是人们对社会变迁做出的回应和思考,而当其主体为史家并以史学的形式做出反应时,  相似文献   

19.
史学社会功能漫谈编者按:本期议题可谓是“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老题目了。正固其“老”,我们认为今天还有必要咀嚼一下,或许会别有体味!人们尽可争论,我们不便发表评论。这里,仅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向学界讨答:1、能否分别提出“历史科学社会功能”、“历史知...  相似文献   

20.
美国犹他州也编修地方志(史),美国学者认为“志”和“史”是一个意思。美国每一个州政府都有一位历史学者任分管编修地方历史、历史学会、历史博物馆等事项的政府官员。在编修地方志(史)的方式、内容、时限、分类、篇目等各方面与中国地方志有太体相似及若干不同处。在信息高度发达并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志书并不过时,编修地方史志并不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