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保守党是当今英国的两大资产阶级政党之一。该党是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托利党演变而来的,这个演变过程被称作是保守党的“重建”。国外历史学家们对“重建”的评价莫衷一是,因此对保守党形成时间的意见亦很分歧。概括地说,他们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保守党是在19世纪30、40年代形成的,即罗伯特·皮尔任党的领袖时期。这就肯定了“重建”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以研究19世纪初英国政党中和罗伯特·  相似文献   

2.
<正>应波兰历史学家协会邀请,本人于2009年9月赴波兰参加了"波兰历史学家第18次代表大会",现纪实如下。一、会议概况本次会议于2009年9月16—19日在华沙以北二百多公里的奥尔什丁市举行,那里风景秀丽,被称为波兰的"千湖区"。会场就设在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波兰历史学家在研究本国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九七八年由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克拉科夫雅盖洛大学耶·韦罗祖姆斯基等人写的四卷本《波兰通史》,就是一部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值得注意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兰得以复国。而此时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实力最强的国家,波兰积极追随法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时,欧洲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波兰东西两边的苏联和德国实力逐渐增强,处于夹缝之间的波兰的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胁。为求自保,波兰在德国和苏联之间推行了等距离外交。但由于各种原因,波兰的等距离外交并没有挽救它再次被瓜分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英国的萌生高岱人们谈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常常只把它与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相联系,而忽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结果难以全面地认识和把握这种“国民经...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共和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武装斗争取得独立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国家。它在国际事务中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执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不仅为当时世界各国所瞩目,而且也是各国学者潜心研究的课题。长期以来,有些著作过分强调了土耳其与英法接近、疏远苏联的一面,认为进入三十年代以后,土耳其的对外政策开始发生转变,其统治集团逐渐“把自己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成了欧洲革命形势的出现,一系列的国家和地区发生了革命。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在俄国胜利了;可是在德国的十一月革命却停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内。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是很多的,有没有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8.
大战期间,欧洲某些被占领国家,如法国、捷克斯洛伐克、希腊、波兰等国的抵抗运动基本上是在两种政治力量——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但综观南斯拉夫整个抵抗过程,事实上只有共产党才一直是民族抵抗运动的真正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这点上任何资产阶级政党都无法同南共相提并论。这样说决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某些资产阶级爱国人士在解放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南人民解放运动中的这一突出现象,是由该国本身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政治斗争形势的发展所决定的。随着四月战争的彻底失败,南资产阶级政府以及200名最有影响的主要资产阶级政党领袖一同流亡国外。虽然他们在口头上喋喋不休地宣称  相似文献   

9.
2010年,有历史学家说,“一战是在今年10月3日结束的”。这一天,德国默默地偿还了一战赔款,标志着德国的世纪罪责画上了句号。德国《图片报》称:“这对德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至少从财政上来说是这样。”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0.
陈冠玉 《史学月刊》2006,(3):124-125
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中途转向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所造成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时激发起国人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引起“五四”事件,导致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向社会主义立场的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的第二年,开始了以《青年》杂志创刊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而这一运动的启蒙指向和资产阶级性质是不容争议的。毛泽东也曾在一个读书批注中写道:“新文化运动是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决定,它反过来又推动中国…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育民 《史学月刊》2002,2(2):51-59
孙中山的民族国家构想是其民族主义臻于完善的标志。这一构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定格成型。其内涵不同于早期民族国家,对外方面要求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其实际涵义是解除列强的压迫,废除不平等条约;对内方面要求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通过具有民族融合性质的“同化”,将各民族合成一大中华民族。这一构想虽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范畴,但却是一种变异的形态,从理论构成、实践途径、发展前景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以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方式,改造、充实这个资产阶级的课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列强重分殖民地、夺取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后起的德帝国主义和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样,为了在这场战争中“削弱敌方,摧毁敌方的霸权”,战前疯狂备战,推行实力政策,在战略战术上大作文章。“施里芬计划”就是这一历史前提的产物。一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1833—1913年),是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他出身在普  相似文献   

13.
德国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与高速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来顺 《世界历史》2001,3(5):41-49
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德国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这就是,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两发展不同步。在政治结构上,与英法等国早早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相比,德国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仍实行着容克地主占支配地位的半专制主义统治。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历史学家在其职业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投身于方法论上的民族主义研究。与其他大多数社会科学家一样,他们假设在政治上组成国家的拥有自我认同的民族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对象。~①据此,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叙述民族国家如何形成、发展以及如何与其他民族国家发生相互作用。即便那些在著作中有意跨越民族史边界的历史学家也在沿着相似的研究路线工作。比如,研究外交史的史学家利用民族档案来重建国家间的关系。研究移民史的史学家追踪新的民族是如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历史学家阿诺德·约·汤因比(Asnold J·Toynbee)病逝,终年八十六岁。关于他的去世,西方各国的报刊曾广为报导,并发表专文表示悼念。 近五十年来,特别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汤因比俨然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蜚声国际的人物。由于他出版了大量的史学论著,大肆宣传他那一套史学理论,并且经常通过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历史学家的身份就当前世界上的重大问题发表主张,曾被西方资产阶级的某些评论家称为“国际上的智者”。  相似文献   

16.
一 一八四一至四三年,德国历史学家、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威廉·戚美尔曼发表了他的著作《伟大德国农民战争》。戚美尔曼同情人民,反对封建诸侯的专横和剥削;参加过德国的一八四八一四九年革命,主张通过议会按照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实现德国的统一。他认为,历史学家应当自觉地参与政治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主义于19世纪初在欧洲诞生,后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逐步发展成熟,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在这场席卷欧、美的革命浪潮中,资产阶级把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结合起来,要求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建立民族国家,进而用国家主权来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民族国家是相对于神权统治下的宗教国家而言的。为了推翻神权的统治、加强王权和国家主权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自决原则作为一项刚刚诞生的新生事物,为了使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得到推广传播,起到鼓舞和号召作用,必然需要对其合法性加以证明。欧洲的哲学家们完成了这项任务。此后,民族自决原则在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分化、整合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波兰1944年华沙起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进行了论述。作者指出,起义前夕波兰的主要矛盾是波兰人民同德国法西斯的矛盾。华沙军民在起义中同德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后由于众寡悬殊、孤立无援而失败。作者认为,华沙起义的反法西斯性质是明显的,起义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是不容磨灭的,并且不同意那种认为起义是由波兰“国家军”领导因而应予全盘否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出发之前,我把手表留在了家里,有些旅行的作用正是在于打乱日常生活、击碎时间。我以为波兰就是这样一个目的地,它在欧洲大陆的偏远角落,在罗马与拜占庭之间,在法西斯和共产主义昔日强光的照耀下,在至今浓雾未散的铁幕中、,16、17世纪,波兰一度与立陶宛建立联邦,成为欧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并未成就什么霸业。  相似文献   

20.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明治维新,拉开了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设的序幕。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目:资产阶级的胜利非但没有“理所当然”地把昔日的皇帝送上断头台,反而把他拥上了现代政治舞台的中心;明明是推翻德川幕府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维新”运动,却偏偏打出“王政复古”的旗号。这种“新”与“古”的统一,“尊皇”与“倒幕”的并行,清楚地表明,在日本现代国家政权的诞生过程中,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尊皇思想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在日本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有着复杂、深刻的文化内涵的尊皇思想,究竟起了哪些作用?怎样、以及为什么会起到这些作用?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