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窝     
面窝其实是应该称为“米窝”的,因为炸面窝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而不是面粉。武汉人称这种油炸食品为面窝,我以为是因为其形状“团团如面”的缘故。圆圆的脸儿,还有一个酒窝儿,用武汉话说,宁馨得很呢!  相似文献   

2.
面窝是武汉人民喜爱的传统小吃.其历史悠久,形美味佳,种类繁多,风味各异.武昌户部巷面窝是我家祖传,至今有60余年的历史.我父亲谢荣清,从1920年开始就经营面窝.由于家景贫寒,生活清苦,没有本钱,每天只能靠借点钱做生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借高利贷经营.因为当时还没有固定地点,父亲炸的面窝只得肩挑小  相似文献   

3.
武汉的小吃品种繁多,米粑粑、扯糍粑、重油烧梅、发糕、烧饼、豆皮、水饺、面窝等丰富多彩的小吃,是爱在外面“过早”的武汉人喜爱吃的早点.其中豆皮、热干面、汤包、水饺和豆丝可谓最具特色的名小吃了.豆皮是地道的湖北风味小吃.汉口老通城在继承传统的制作方法的同时,博采众长,制作出的“三鲜豆皮”成为老通城驰名产品.老通城豆皮具有皮薄、色泽金黄、外脆内软、味香爽口、配料齐全、油重不腻的独特风味.此外还创制了蟹黄豆皮、虾仁豆皮、全料豆皮、鸡丁豆皮等新品种.南来北往的客人无不以品尝老通城豆皮为快事.武汉的热干面,已有50年的历史,它与我国山西的刀削面、北方的炸酱面、四川的担担面、两广的伊府面齐名,合称五大名面.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  相似文献   

4.
热干面     
一个地方的小吃,其实是最能体现地方文化、地方风情、地方特色的。武汉的小吃之丰富多元,应该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吧?我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单是武汉的传统小吃, 便有二百多种,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这些个传统的小吃,其实应该算作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应该在我们的保护之列的。但是,却很少有人去关心经理弘扬武汉的小吃文化。其中的缘由, 大概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人,关心的都是天下之大事,比如“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还没得到解放,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于我,从小大概是饿怕了,所以对小吃非常的感兴趣。说起来好笑,我小时候最宏伟的理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用一根竹签一次串三个面窝,让我一次吃个够。所以,当这个理想最后实现了,我就想写一本关于武汉小吃的书。架势拉开了,资料等身了,可是一写起来, 才觉得水好深。再加上自己也逐渐成了个文化人,逐渐地就被“水深火热”之类的天下事缠住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书即使写出来,谁跟你去出呢?现在的市场其实只需要一个宝贝:“方便面”。开水一泡,马上就一大碗,这样的“快速”食品, 是中国商家快速发财的宝贝啊。于是,写了十几篇后,就将《武汉小吃》的计划,封存起来了。今年初春,小琴来访,谈起这个封存的计划,小琴非常感兴趣。于是去寻找当年的旧稿,可惜很多已经遗失了。现将能够找到的,作为引玉之砖先抛出来,以期有同好慨然响应,纷纷投笔从吃,则武汉好吃佬之幸也,武汉文化之幸也。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16日,是武汉解放51周年的纪念日。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当我们翻开武汉这座古城当年进入黎明前战斗的历史篇章,会受到生动而又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会受到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解放军四面包围武汉 1949年春,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部队被我军歼灭了,盘踞在武汉的“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大骂蒋介石无能,大骂南京政府是饭桶。他一面跟共产党假和谈,一面积极加强武汉和长江沿岸的防护工事,企图划江分治,与共产党分庭抗礼。他对同僚说:“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让共产党去搞,长江以南由我们来搞。” 白崇德在武汉做着划江分…  相似文献   

6.
天兴洲西瓜     
武汉有不少闻名遐迩的上特产品,产自洪山地区的就有洪山菜苔与天兴西瓜.地处长江武汉段以东的天兴洲,据《湖北地图记 载:“大江的滠西河北,又东流六里,经稀泥滩,江中有洲横亘,曰天兴洲.”该洲系长江上游泥沙冲积而成,四面环水,是武汉火炉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每年正月初四,梁河县的阿昌族群众就如同溪流归川似的,汇集在原先指定好的村寨,欢度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窝乐”节。他们围绕着“窝乐”场的中心点——“窝乐”台坊,鸣响一挂挂脆嘣嘣的鞭炮,擂着一阵阵撼山的锣鼓,唱着雄壮动人的“窝乐”(包括则勒扎、则勒玛),迈着“龙形虎步”,舞啊,跳啊!他们如痴如醉地紧紧围绕着“窝乐”台坊,转了一圈又一圈,绕了一周又一周,时而,把一束束鲜红的山茶花插在“窝乐”台上,时而,把一碟碟良肴佳果虔诚地祭献在“窝乐”台上。随着,他们频频向“窝乐”台坊鞠躬、作揖,虔诚地讴歌。“窝乐”台有一米来高,四米见方,四  相似文献   

8.
一天,野猪到高山竹林里衔竹叶,准备做个窝。突然,它听见竹林深处传来啼哭声。于是,它就钻进竹林深处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对小虎在窝里哭啼。它一看,觉得很可怜,便走近窝边,同情地问道:“小朋友,你们为啥哭呀?”其中一只小虎一面哭,一面回答道:“爹妈被人下扣子整死了,我两弟兄孤苦伶仃,很伤心。”好心的野猪听了这番话,安慰道:“小朋友,莫哭,你俩爹妈死了,我就做你们的爹妈,好吗?”两只小虎揩揩眼泪说:“好的。”  相似文献   

9.
<正>武汉市青年京剧团成立于1953年12月,持续到1969年底。该团创始成员皆由女性组成,活跃在武汉戏码头,深受观众喜爱,是武汉京剧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武汉解放后,汉口民众乐园有两个专业京剧团体长期驻场表演,一是武汉京剧团在“大舞台”(后更名为江夏剧院)演出,一是青年京剧团在二楼剧场演出。由于我国京剧界男女分班的规矩由来已久,男班称之“大京班”,女班称之“小京班”,而这一时期“大京班”指的是武汉京剧团,  相似文献   

10.
(一) “喝好茶,找益记”,这是上世纪40年代武汉上层社会中的一句流行语。“益记”是指我祖父车心寿创办的车益记茶庄,它曾被誉为“武汉四大名店”之一,足迹遍布武汉、广州、重庆、湖南等地,盛名享誉全国。  相似文献   

11.
解放前洪帮活动概况 一、抗日战争时期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从南京撤往重庆。西撤后.国民党军统局首领戴笠为了掌握全国帮会分子。得到蒋介石准允,于1941年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内设立了一个“动员委员会”。这时,武汉正处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武汉的洪门分子申子璜、樊树丰等人居然甘心投敌,为日寇效劳,在日本侵略军特务部的授意下,搞了一个“洪兴正义会”。为了便于表述这两“会”的情况,下面分甲、乙两方面概述。  相似文献   

12.
在武汉的老字号中,有一类是全国闻名的分号,其总号(总部)或在北京,或在上海。分号则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尤以武汉、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济南等通都大邑为多。举如“谦祥益”“荣宝斋”“冠生园”“亨达利”等等即是,马应龙眼药店也属此。不过,橘逾淮为枳,“马应龙”自打落户汉皋.就开始形成以武汉市场为特色的经营风格,几经发展。终于“汉化”。卓然自成一派.以至人们说到“马应龙”就要与武汉联系起来.不夸张地讲.武汉的“马应龙”堪称马应龙药业的嫡传,武汉也成为马应龙药业完成几次历史性跨越的见证地。  相似文献   

13.
<正>“大武汉”一词的频繁运用,出现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内涵体现的是城市地位,尤其是经济体量的重要性。从“武汉”到“大武汉”,其历史渊源可谓草蛇灰线,有迹可查。“武汉”源于江汉朝宗的“双城”现象1800年前的东汉末年,长江中游江汉朝宗之地,汉阳出现却月城、鲁山城,武昌出现夏口城,首现长江两岸对峙的“双城”现象。双城现象前后延绵千年,到唐宋时期的鄂州城(今武昌)和汉阳城臻于鼎盛。  相似文献   

14.
1999年的一天,武汉斫口路133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在武汉饮食界赫赫有名的“小蓝鲸”饮食集团的“旗舰店”——“小蓝鲸(斫口)美食广场”,正在举行落成开张仪式。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与这热闹相对应的却是武汉搪瓷工业发展的里程碑——武汉搪瓷厂的悄然消失。  相似文献   

15.
(一)珞珈山上迎黎明1949年4月中旬,中共武汉地下市委鉴于在决战的时刻,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真空”短暂时期,大江南北一时可能难以取得联系.在这个极为严峻的黎明前夜的关键时刻,地下市委书记曾停在市委会上提出并通过了《为保护城市渡过青黄不接进入接管而斗争的报告提纲》.报告提纲分析了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武汉青黄不接时期可能于解放大军在武汉上下游渡江,粤汉铁路截断前,或三面包围逼紧时,敌人撤退并执行有计划的预定的破坏时.既是青黄不接的前奏,也是保护  相似文献   

16.
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属地本在今绥芬河地带,该印在黑龙江边嘉荫县被发现,此地在金代属于蒲与路,异地发现此印与部落迁徙移动有关。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被视为金代恤品路下辖,另《金史》载有“窝谋罕”首领、“窝谋海”村,与窝母艾实同音异写。“窝谋罕”“窝谋海”属于五国部胡里改,由此反映出辽金五国部、五国城的相关历史,以及胡里改路的地域范围等,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背后历史可以再挖掘。  相似文献   

17.
1955年3月6日.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基础成立“九三学社中央直属武汉小组”,这是武汉最早的九三学社组织。1956年2月,在“九三学社中央第一次全国社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王家楫、伍献文、唐长孺、涂登榜、程千帆、张人价等6位武汉社员代表,认真学习了周恩来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和陈毅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并开始酝酿筹备成立“九三学社武汉分社”。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对“七二○”事件的镇压早有预谋1967年四五月间,林彪、“四人帮”提出要挖“带枪”的修正主义路线,把斗争矛头指向解放军。随后,武汉到处出现了“打倒陈再道(解放军武汉军区司令员)”等标语,江青更明目张胆地说“要冲一冲武汉军区”。武汉一些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倒行逆施进行抵制的群  相似文献   

19.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麦金德1904年1月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的著名演讲“历史的地理枢纽”中,站在人类历史和全球大格局的角度,提出俄罗斯地区一直以来是支配整个人类历史的地理枢纽,是人类历史地理上的“中心地带”。借鉴这一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说,武汉是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地理枢纽。这是当今武汉提出“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依据。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重新找回武汉在中国的位置。当前,需要在历史中发现武汉,寻找武汉复兴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67年四五月间,林彪、“四人帮”提出要措“带枪”的修正主义路线,把斗争矛头指向解放军。随后,武汉到处出现了“打倒陈再道(解放军武汉军区司令员)’等标语,江青更明目张胆地说“要冲一冲武汉军区”。武汉一些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倒行逆施进行抵制的群众,遭受围攻、殴打、抄家,导致矛盾逐步激化,甚至发生大规模武斗。7月14日,谢富治、李作鹏、王力等来武汉。7月18日,林彪死党叶群亲自给武汉空军原副司令员、林彪死党刘丰打电话说:“武汉的形势要变”,“有事找王力,听王力的话”。王力等背着毛主席、周总理,秉承林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