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0年代末期,除关外张学良的东北军外,关内地区存在着四大军事集团,即蒋介石的中央军、冯玉祥的西北军、阎锡山的晋军和李宗仁的佳军。二次北伐完成后,西北军实力扩张,成为四大军事集团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个。这自然引起蒋介石的嫉妒。为了削弱各地方实力派尤其是西北军的兵力,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蒋介石采纳谋士杨永泰的所谓“削藩”之策,以减少军费开支、从事经济建设为名,提出裁兵问题,强行规定冯、阎、桂各系军队缩编。这种打击异己的做法自然引起地方实力派的强烈不满,冯玉祥更是忿忿不平,决心联合阎、桂,武力倒蒋。 为准备反蒋战争,1929年4月,冯玉祥令驻豫、鲁各部队向潼关以西集结,以便集中力量,待机而动。不料,时任河南省主席的西北军将领韩复榘,留恋中原的地盘和自己的官位,以西北干旱贫瘠,反对向潼关退兵,因而遭到冯玉祥的怒斥。早存异心的韩复榘一气之下,率所部第20师东开山东,叛冯投蒋。  相似文献   

2.
泽川 《文史月刊》2010,(8):18-18
<正>我国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有一次,冯玉祥在军营里向姬副官恭敬地行了一个军礼。姬是他的部下,对此感到非常惶恐。冯将军解  相似文献   

3.
阎锡山经商     
《沧桑》1994,(2)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阎锡山16岁。一天,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对儿子说:“万喜(阎锡山的乳名),你不要上学了,跟爹去学做生意吧。”阎锡山听了很高兴。这样,阎锡山便随父亲来到了他家在五台县城里开设的“吉庆昌”钱铺。 没过多久,阎锡山就把记账、印钱帖子、算利息、外出讨债、到“虎市”上打听行情等等做生意的手段,样样都学到了手。只有十七、八岁的阎锡山成了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但好景不长,“吉庆昌”便因投机失败而赔了钱。原来用500吊老本开的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巢湖市北郊、万家山麓 ,有个山清水秀的竹柯村 ,这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的故乡。冯玉祥虽很少在竹柯村居住 ,但他并没有忘记苦难的故乡。这位平民出身的将领 ,始终对故乡怀着深厚的感情 ,抗战初期 ,他曾两次回乡省亲 ,虽是短暂驻留 ,却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县太爷门前出丑冯玉祥生活一贯节俭朴素 ,虽然身居高位 ,回乡仍是一套军装、一根宽皮带、一双老布鞋 ,只有从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和洪钟似的嗓音上 ,才能看出他是个威严的将军。一天中午 ,一顶黑色大轿威风凛凛、前呼后拥地在竹柯村前水塘边停下 ,随从恭恭敬敬地掀开轿帘 ,…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带兵     
杨飞  乔海东 《文史月刊》2011,(12):28-29
“布衣将军”冯玉祥戎马一生,由普通士兵一路升至一级上将,一度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最强者”,所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雄极一时。在这样的一支虎狼之师里,众多将士感慨万千,纷纷言道:“冯大帅的兵,既好当又不好当。”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植树     
王肇槐 《文史春秋》2006,(11):M0002-M0002
爱国将领冯玉祥重视植树造林,美化生活环境,这是世人皆知的,并被人们誉为“植树将军”。他无论是驻军北京南苑、河南新乡和辉县等地,还是屯兵江苏徐州,都带领官兵大量植树,受到当地群众的称赞。  相似文献   

7.
刘豹 《炎黄春秋》2000,(11):26-26
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率部在绥远省五原县,举行震惊中外的五原誓师,正式脱离北洋军阀体系,参加以推翻军阀统治为目的国民革命。 共产国际派刘伯坚到冯玉祥部队担任政治领导工作,随刘伯坚去的还有邓小平等共产党人。 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冯玉祥、刘伯坚和总司令部的将官们亲自动手解决吃饭问题。邓小平曾回忆说:“记得我们和焕章先生在红域广场一起用餐,啃馒头吃咸菜,那时西北军的生活艰苦得很。”特别是大西北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水源极缺。一年有十分之九遇干旱,老百姓打井找水很难很难,往往并打好了,却没有水…  相似文献   

8.
少年冯玉祥     
金子 《文史月刊》2004,(2):33-39
“冯先生致力于民主,功在国家”。这是在1948年冯玉祥遇难后,毛泽东和朱德给李德全夫人发去的缅怀词。  相似文献   

9.
<正>阎氏巧取天津,不过是又一次城头变换大王旗。在军阀混战的时代,苦的是老百姓。国民政府二期北伐进入京津地区后,宣告北伐告一段落,而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也就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地盘无疑是其争夺  相似文献   

10.
11.
这件事是阎锡山的亲信李汝骧亲口告诉我的。 1930年10月,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失败后,因阎是罪魁祸首(阎曾任讨蒋联军的陆海空军总司令及北方国民政府主席),所以蒋介石下令对阎格杀勿论,还派复兴社特务进行刺杀。阎锡山为了避祸,一方面假意把山西军政大权分交徐永昌、杨爱源、商震,自身返回老家五台县河边,扬言即将出国考察,经苏联转欧洲,并派人测看路线,联系车船不日启程,同时,他又暗地派亲信李汝骧持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1月间,阎锡山因日军侵占太原而逃到临汾,1938年1月,又因日军大举进攻临汾而逃往吉县克难坡和陕西秋林。他在吉县克难坡和陕西秋林期间,曾多次来乡宁。乡宁县城距吉县城60华里,阎锡山有时是骑毛驴,有时是坐吉普车,沿途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岗哨个个背向路面,在阎锡山经过时不得回头观看,违者军法惩处,常常是阎锡山过去多时,而哨兵不知。  相似文献   

13.
山西王阎锡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彦 《文史天地》2006,(1):16-19
阎锡山,一个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早期参加过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后期则与共产党为敌,死心踏地地为国民党效力,最后,这位曾在中原驰骋疆场的风云人物,却不得不在孤寂中叶落他乡!  相似文献   

14.
阎锡山是山西历史乃至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阀。他一生中苦心经营自己在山西的"地盘",素有"土皇帝"之称。他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均是为了维护自己在山西的利益。为了在山西站稳脚跟、发展自己的势力,阎锡山深知必须掌握一支强大的军备力量。发展空军便是阎锡山的一个追求目  相似文献   

15.
阎锡山的回忆录云:民国3年(1914年),袁世凯修改约法以后(即孙中山的约法同宪法),事实上袁已成为终身总统,且继承人亦由他自己提出,实在想不出他还有什么称帝的必要,就当时的蛛丝马迹观云,促成袁世凯称帝的有五种人:一为 袁氏长子袁定意在获立太子膺承大统;一为清朝的旧僚,意在尔公尔候,谋求子孙荣爵;一为满清的亲臣,意在促袁失败,以作复清之地步;一为副总统黎元洪之羽翼,意在陷袁不义,冀黎得以继任总统;一为日英俄三国,意在促中国于分崩离析,永陷贫弱落后之境地,以保持其在中国之利益与东亚之霸权及瓜分中国的阴谋.当时见他的有关这些人,都是以劝进帝制的话包围他,我曾对有些熟朋友说:你们要将大总统促居炉火.可以说怂恿帝制的人,很少明智,大多数是为富贵利禄所驱,或者是另有别图,其中最促使袁动心的因素,是日本强力主张改行帝制.这多少因素将袁毁了,但说到底总不能不怨袁认识不够,判断不够.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在山西执政38年,也是国民党要员中从辛亥革命到大陆解放,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人。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之道,他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相似文献   

17.
相京 《文史天地》2009,(11):24-26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是东方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诗集《飞鸟集》《新月集》等词藻优美,脍炙人口。郑振铎曾评论说:“泰戈尔诚然是一个印度的爱国主义诗人。如果一场灾难把一切都毁了,泰戈尔的爱国诗歌能拯救世界。”而阎锡山则是一著名的军阀政客,从辛亥革命担任山西督军开始,统治山西长达38年之久,是民国时期在位最长的封疆大吏。令人称奇的是,阎锡山这个大军阀与泰戈尔这位大诗人曾有过一段相谈甚欢的“亲密接触”,值得后人玩味。  相似文献   

18.
秋林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城中部偏东北、距县城15公里的川道。坐北向南,依山傍水,东至龙湾,南至看花园,西至十里坪,北至瓦(土佥)沟,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2.5公里。据《关中志》载,秋林在我国古代春秋时,属秦国。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避难于秦郡住在这里。宜川最大的河流仕望河,流经秋林入黄河。秋林河滩早年叫牡丹塬,南边的寨  相似文献   

19.
阎锡山与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个有影响的人物,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分分和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政局的变化。《阎锡山与蒋介石》一文详细地介绍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