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埔军校作为孙中山创办的第一所具有现代革命意义的军事学校,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黄埔军校的第一期生.最早并最直接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教诲和熏陶.成为孙中山先生推动与促进军校发展乃至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沧桑》1996,(5)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所培养军事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它培养造就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和高级将领。黄埔军校的山西籍高级将领有刘安祺、常乾坤、徐向前、王世英等四位。现辑选王世英、常乾坤主要生平事迹和战斗历程等事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故称黄埔军校。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危亡”为宗旨,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军校的革命师生在反帝反军阀斗争中涌现了  相似文献   

4.
徐燕 《文史春秋》2015,(1):60-61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重新阐述"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实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黄埔,史称"黄埔军校")。李济深先生为军校筹备创立倾心倾力、慷慨相助。孙中山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说:"任潮,军校能够开学与第一师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你在人力、物力、财  相似文献   

5.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在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期,该校曾荣获“国民革命中心”和“东方红军”的美称.邓演达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曾协助孙中山、廖仲恺创办黄埔军校,军校建成后先后担任教练部副主任和教育长等职务.在军校中他以维护国共合作,发展国民革命的大局为重,始终站在革命一边,真诚地与共产党人团结合作,为黄埔军校的建设、革命骨干的培养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6.
徐展勤 《纵横》2010,(10):36-37
“北保定,南黄埔。”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所著名军校。保定军校全称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1912年,停办于1923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黄埔军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建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新型军事学校。  相似文献   

7.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陆军军官学校。它为国共两党培养造就子大批政治人才和军事高级将领。据考,黄埔军校(第一至六期)的山西籍高级将领,有刘安祺、常乾坤、徐向前、王世英等四位。现按卒年为序,辑录其主要生平事迹,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8.
1926年冬天创办于武汉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以下简称武汉军校)②,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分校。武汉军校虽然在形式上是国共合作的学校,但负实际责任的却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恽代英,中国共产党在军校的力量较强,所以,军校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而军校学生,亦是革命斗争中的一支有力的生力军。笔者有幸成为武汉军校的一名学生,参加了军校组织领导的许多革命活动,现摘要回忆如下。报考军校1926年冬,武汉军校政治科主任邓演达派陈维中到重庆会同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共同办理招生事宜。当时重庆有两个国民党省党部,…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人们不可忘记梅州籍华侨对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本文就客家梅州籍华侨在人力、物力方面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一概述。 1903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了一所培养军事干部的青山革命军事学校。创办之初,全校14位学员,客家梅州籍华侨青年便占三位,他们是:李锡青、刘群立、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政治思想的矛盾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研究军校的历史,不可避免地要对军校校长蒋介石的思想进行一番剖析。蒋介石,从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到取得国民党最高领导地位之前(即1924—1927年)的政治思想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他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既不可能公开反对,又不可能真正实行。他治校、治军的言论、行动,无不反映着这  相似文献   

11.
南昌起义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革命道路。“八一”南昌起义对这一道路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了最早的探索。因此,我们认为,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起点。从1921年党成立到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的五六年内,我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对军事问题的认识是不足的。虽然1924年国共合作建立之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革命军队,并已直接掌握了一部分武装。但是,那时我们党还不懂得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不懂得独立自主的准备战争和组织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不懂得研究军事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在北伐战争中,我们党忽视了对军队的争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志》2000,(2):77-79
《广东省志·军事志》已于 1999年 1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书 139 7万字 ,并有重要战役战斗附图 30张 ,珍贵历史照片 2 2 4幅。广东是我国民主革命发祥地 ,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武装斗争最早的地区 ,也是反对封建主义军事斗争最激烈的地区。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到孙中山在广东建立革命政权、领导北伐战争及至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建立军事机构、领导武装斗争 ,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军事战斗 ,如著名的广州起义 ,东江革命根据地及红 11军的斗争 ,琼崖纵队及抗日战争时期的东江、珠江、韩江等 7个纵队 ,解放战争时期的…  相似文献   

13.
正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而建立的,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希望所在。孙中山曾数次前往军校视察,并留下了珍贵影像。在这些影像当中,有一张照片究竟摄于何时一直存在争议。余齐昭认为此照是1924年11月3日孙中山视察黄埔军校时的合影;王耿雄则认为此照应是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照片。两人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与之相对应的是,有一部分图录的编辑采用了余的看法,而另一部分图录的  相似文献   

14.
徐平 《炎黄春秋》2003,(9):48-50
黄埔军校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苏联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帮助下,为“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建立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的丰硕成果。孙中山先生为了挽救中国危亡,解决中国四分五裂、军阀割据的局面,提出创建革命军,这就迫切需要培养大批军事政治人才,而当时在中国尚没有专门培养革命军政人才的学校,黄埔军校就是适应这种军事政治环境需要而产生的,并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5.
军校者,将帅之摇篮。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有一所军校跨越了晚清和民国,它曾是中国近代三大军校之一。这里的师生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都留下过浓墨重彩的壮美篇章。这里走出过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著名的"护国三杰"—蔡锷、唐继尧、李烈钧。新中国的两位元帅朱德和叶剑英,也是在这里接受的早期军事教育。这所著名的军校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晚年进行的两次北伐,是他坚持民主革命、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重要军事活动。1921年孙中山统兵讨伐桂系军阀平定桂局后,于次年2月在广西桂林设大本营举行首次北伐,3月中旬北伐受阻后,孙中山决定回师广东,设大本营于韶关,改道江西继续出师北伐。  相似文献   

17.
广东士敏土(即水泥)厂是中国近代第二家士敏士生产企业,也是当时中国南方产量和规模最大的十敏土厂。1917~1925年,孙中山两次在这里建立大元帅府,领导中国革命,这就使广东士敏土厂历史沿革的研究,不仅在经济史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了解孙中山在广东的革命活动。 目前,史学界关于广东士敏土厂的创办时间,说法不一。《广州近代经济史》一书  相似文献   

18.
阎又辉 《文史精华》2009,(Z2):42-43
创办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声名赫赫,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粤、湘、赣、浙、桂等南方籍青年占了较大比重,这可以看做是当时南方地区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真实写  相似文献   

19.
黄埔军校是在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孙中山的倡导下,由国共两党于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创办的,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依靠这支力量,完成了东征、北伐,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在抗日战争中,黄埔师生在全国多个战场上,奋勇杀敌,流血牺牲,为抗战的胜利作出重  相似文献   

20.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一度使孙中山陷入绝境。这次事变使这位革命先行者深切意识到建立自己军队的必要性。之后在与苏联、中共的多次会谈后,确定了建立军校的方案。1923年1月23日,孙中山以军政府大元帅名义正式下令筹建军校,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所在地为黄埔而被称为黄埔军校。学校以孙中山为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中国国民党党代表,初设政治、教授、训练、管理、军需和军医六部。一时间国共两党精英都在军校任职任教,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