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区要闻     
藏区要闻青藏高原发现3万年前人类遗迹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的初期阶段考察工作又获得一项重大成果:科学家们首次在青藏高原黄土地质剖面中发现3万年前的古人类集中燃烧的证据,使中国亘古人类文明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佳宏伟 《史学月刊》2004,(6):112-119
近十余年来,环境变迁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展开广泛探讨,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之关系、古代都城与生态环境之关系、动植物变迁与区域沙漠化、灾害与疾疫问题、气候变迁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与环境变迁密切相关的中国生态环境史学研究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人口分布看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顺元 《攀登》2012,(4):114-122
文化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青藏高原具有文化传播、发展进而形成文化圈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其中藏文化圈可以从人口聚居程度这个尺度观察而得出其基本形态:以高原隆起中心为文化圈核心,向东、向南呈扇状展布;河湟洮岷—四川盆地西缘—云南中北部一线这一狭长的民族走廊地带,以及喜马拉雅南麓,属于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边缘文化带;二者之间,在向东、向东南、向南的不同区域,存在基本可联结起来的不同级文化圈层。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本世纪最后一次大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998年12月14-15日在北京西藏大厦召开,会上回顾了自1994至1998年以来研究会在第二届理事会的组织领导下,所开展的各项学术的、社会的活动,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表彰了10位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特别是会上隆重推出的《青藏高原研究丛书》,包括《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演化与动力学》、《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对环境的影响》及《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及优化利用模式》,集中反映了"八…  相似文献   

5.
<正>"喜马拉雅"在印度梵文中的意思是"冰雪栖居的地方"。或许300万年前,南亚次大陆人类诞生时远眺的第一眼,就是古老东方这一系列高耸入云、连绵不绝的冰峰雪岭,以及雪山脚下那一片雄浑广袤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这座世界最年轻雄壮高原上发现的每一种物种,几乎都曾刷新世界自然史纪录。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整个西南部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俗学经历了10年的恢复和发展,目前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麓传来了《西藏民俗》创刊的消息。这信息是大家久已盼望的。因为它是帮助国内外读者了解西藏乃至整个藏族地区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窗口,是收集、采录和保存藏族民俗文化的一块新的阵地。 藏族民俗文化,是藏族历史和智慧的结晶;是形成藏族心  相似文献   

7.
书讯     
《西藏人文地理》2012,(3):15-15
《喜马拉雅五条沟》展现不为人知的西藏 喜马拉雅山脉是青藏高原腹地与南亚交往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由吉林省作协副主席赵春江创作的专著《喜马拉雅五条沟》则为我们揭开了西藏日喀则地区“五条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8.
仝涛  李林辉 《考古》2015,(2):92-102
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之间,将中国西藏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相隔,向来被认为是自然地理和区域文化的分水岭。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为中心的西藏西部地区是印度次大陆诸条大河的源头,这里的神山和圣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成为包括佛教、  相似文献   

9.
徐玲 《东南文化》2016,(1):15-19
近年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革研究、近代文物价值认知变化研究和近代"文物"概念异同比较研究等。只是这类研究多限定于单一学科,多停留在对概念本身含义的阐释上,未能关注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应以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为整体考察对象,重新研究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重点关注中国"文物"概念的学术考证、欧美近代古物观念的形成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的时代语境研究、近代中国典型文物观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重新呈现文物作为物质的文物和作为文化符号的文物在观念上的多重面相,以使近代中国文物变迁史的研究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0.
那坡县位于我国南部边陲,其疆界的变迁和行政区的设置,与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边界形成、演变以及两国间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联系。正确记述它的行政建置沿革,不仅是考订广西历史地理的需要,对于研究中国南部和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古代中越关系的形成与发...  相似文献   

11.
石敏 《沧桑》2014,(5):97-99
乡村政权作为传统的基层政权组织,是中国政治体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政权职能,探索乡村政权职能变迁的内在逻辑,希望对完善当前乡村政权职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目次一重要墓地二年代序列三墓地与葬俗四陶器类型五其他出土物的跨区域比较六族属探讨七结语西喜马拉雅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中部山结地带相连接的极高地区,包括现今中国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尼泊尔西北部。平均海拔约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属干旱内陆亚洲的腹心地带。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即便在当代,仍相当封闭,同  相似文献   

13.
<正>20年来,作为中国边疆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相关论著、论文及档案资料的出版等成就斐然。虽然以往相关西藏研究的综述较多,但大多以专题角度切入,~((1))因此依然有总结的必要。本文拟将相关西藏研究纳入到中国边疆史视域下进行评述,并结合中国边疆学构建做些思考。一、古代中国边疆视野下的西藏研究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青藏高原文明在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已经形成。20年来随着青藏高原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多学科的支撑下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本刊自1994年开办“自然与资源”栏目以来,已经约请了多位科学家对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与资源,特别是他们自己多年来在各自领域的考察与研究成果进行介绍,相信读者已从中受益。本期特别约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青藏高原形成...  相似文献   

15.
李静平 《沧桑》2009,(6):121-122
人地关系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切入点。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但在历史研究中将人地关系上升为科学理论高度去认识,则是在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干人类长期活动带来的环境变迁,特别由于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荒漠、气候变迁、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等,促使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新的反思。地理因素对人类社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灾害形成的主因是自然因素,但是人类的活动作为一种逐渐强大的动力因素,会诱发自然灾荒和加重灾荒的程度。因此,把握、探讨人地关系及其人类活动对环境变迁的影响,无疑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书讯     
《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系列丛书》主编洛桑·灵智多杰。青藏高原环境与发展课题已被列入国家科委重点科研项目,也是今后数年中国藏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内容涉及高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对策、传统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高原经济结构的构件、交通能源建设、科技教育发展、高原环境变迁和气候变化及其影0@、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沙漠化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人U与环境、高原文化、宗教与生态环境等方面,是跨地区、跨领域、多学科、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在充分尊重高原各民族人民发展要求和发展权力的前提下,从…  相似文献   

17.
正倘若我们将世界遗产分布图与世界地震带分布图叠加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图像着实令人触目惊心。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横亘于欧亚非大陆中部,它囊括了迄今世界遗产数量第一大国意大利的全部1.春色满园领土,第三大国西班牙的近一半领土,第二大国中国的西藏、云南部分地区。在这条地震带上,还有希腊、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印度等文明古  相似文献   

18.
<正>在藏族民歌中,人们认为苍鹰纵然飞过雪山也会折翅,那里应该是天神栖居的地方。占据中国版图1/8的青藏高原,是除南、北极之外的地球第三极。千百万年以来,对于外界而言,这雄踞高亢的雪域高原一直充满着神秘的悬想。除了神,喜马拉雅双臂环拥的,还有着怎样的珍宝与生灵?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保护区拥有多个自然地理区域的珍稀濒危物种,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目前保护区已  相似文献   

19.
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发育在青藏高原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下和高海拔的恶劣地理环境中,与喜马拉雅山相伴,顺着欧亚大陆板块撞击的构造缝合线由西向东流动,最后流出国界,注入印度洋。1998年参加“雅漂”的摄影师李宏给我们带回来了这几张雅鲁藏布江边  相似文献   

20.
“5·12”特大地震发生已近两年,它带给民众的惊恐与伤痛正在时光的调色板中慢慢褪去,它带给社会的思考与变迁却在历史的座标上愈见清晰。面对一场突如其来,千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我们不仅仅需要记住遭遇的伤害。更需要从中找到守护家园和生命的有益启示。作为这种寻找的方式之一,国家、省及地震灾区政府都启动了抗震救灾志书的编纂工作。笔者有幸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德阳抗震救灾志》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