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公生平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公是众所周知的传奇高僧,但却很少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世,甚至不乏误解谬传。笔者作为济公同乡和济公研究会成员,对济公的身世、居里、生年、名号等进行了确切考证。  相似文献   

2.
我们地方有许许多多盐矿,到处都可以开采。开采出来的盐虽然相同,但原本的盐矿却不一样。有的盐溶在水里,跟泉水一起流出来;有的盐藏在山肚子里,象石头一样硬梆梆的。藏在山肚子里的盐或溶在水里的盐,人为什么会发现呢?听祖先讲,有这么一个故事: 远古时候,不分人的世界和动物的世界,我们的祖先全都跟动物住在森林里,谁也不晓得地底下有盐巴,更不懂得吃东西应该放盐。有一天,一位老人单独去打猎,翻了两道山丫  相似文献   

3.
藏族学者旺秋所写的《在漂泊的生活中——介绍<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一文里,有这么一段生动的记述,我摘录如下: “有一次,他一个人跑到山上去打猎,当爬到山腰时,天下起了毛毛雨。他找了一个躲雨的山洞,躺在那里。不一会儿进入半睡半醒的蒙眬状态。这时在眼前出现了许多谜一样的东西。桑珠带着恐惧的心  相似文献   

4.
脸谱     
<正>意志张伯苓办教育张伯苓多次说他办教育的理由:"我在北洋水师学校,亲见旅顺大连为日本割去,青岛为德国人所夺走。当我到济公岛的时候,看见两个人,一个是英国兵,另一个是中国兵。英  相似文献   

5.
游雁荡山     
正早就听说,雁荡山在浙江省东南部乐清县境内,是我国名山之一。那里的景色有三绝,称为"二灵一龙",二灵指的是灵峰夜景和灵岩景区;一龙是大龙湫瀑布。所以这次有机会去饱览雁荡山风景,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到了晚上七点,我们到了灵峰景区的山脚下。我们爬啊爬,当我们来到灵峰景区时,那里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所有来雁荡山旅游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透过朦朦胧胧的月色,我们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形态万千的山峦,有的像展翅翱翔的老鹰,有的像坐在金鱼背上的济公和尚,有的  相似文献   

6.
张国立导演并主演的《亲兄热弟》《济公新传》那边正在各地电视台热播,这边已经忙着为即将开拍的电视剧《想爱都难》女主角陈小艺试装。提起张国立,熟悉他的人只一个字,忙。跟他有过合作的演员蒋雯丽说:张国立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看他的资料,嗜好一栏里填的是“不断工作”。第一次见到张同立是在2005年末,苏州昆山,当时他正在拍一部时装戏,一身  相似文献   

7.
大漠古书     
新疆地名录》中绝大部分是蒙古语地名。蒙古族人每到一处就做路标、立敖包、记录地名。蒙古人跨过阿勒泰山,横穿浩如烟海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当初没这地名),凿通果子沟大山远行阿拉伯海岸,这条古道称为成吉思汗大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西延绵1000公里,其中80...  相似文献   

8.
“济公”素有活佛之称,八十年代随着电视连续剧的演播,更使它风靡海内外,成为妇孺皆知深入人心的“侠僧”形象.但不少人对济公是否确有其人尚存怀疑,对济公形象如何形成缺乏了解.本文拟就真人道济与艺术形象济公提供一些情况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飞天 《风景名胜》2010,(5):118-119
八百年来,济公精神与济公文化,以各种形式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关于济公的民间传说、小说、影视剧更是多如繁星、举不胜举。在Google上输入"济公"两个字,能查找到775万条结果。2006年5月,"济公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特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又再次掀起了一股济公热。  相似文献   

10.
好酒     
1 财主只想让帮工们少吃东西多干活。这天吃早饭时,他叫人抬了一坛掺了很多水的酒给帮工们喝。2 财主倒背着手,笑嘻嘻地朝帮工们走来,但哪个都不理睬他。只有六八转身对他说:“好酒!喝了这酒干起活来劲头大罗。”  相似文献   

11.
仇恨与宽容     
普济寺里有一位年近百岁的老禅师,许多人有什么解不开的难题,都会去向这位老禅师请教。某天,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来到普济寺,他想向老禅师请教“为什么自己从来都没有开心过”。此人正要踏进老样师打坐念经的禅房,却发现自己脚边有个像袋子似的东西,虽然块头很小,可是看起来却是气鼓鼓的。他感到很奇怪,就抬起脚来,猛地向那东西踩去,可是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迅速地膨胀起来。这个人一看到这种景象,犟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随手抄起放在禅房门口的一根木棒向那个和他一样气鼓鼓的东西使劲砸去。最后,那东西已经膨胀得将整条通往禅房的路都给堵死了。这时候老禅师出来了,他对那个前来求教的人说:“快停止吧,此物叫做仇恨袋,里面装着你的仇恨,你不  相似文献   

12.
就说从前吧。有一个乡下人,家里挺穷。他和他的老婆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和老三。有一年,地方上闹旱灾。这家人接不上口粮,日子没法过了。父亲就对儿子们说:“咱们大小五个人都有一张大嘴,可是眼前有什么东西喂它哇!我的好孩子们,听爸爸的话,你们还是出门去自己找活路吧。”母亲一听这话,难过得哭了起来。没别的办法了,她就这样说:“老大和老二总算长大成人,有什么活计他们还做得了。我担  相似文献   

13.
剑川坝子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山,一座叫东山,一座叫西山,两山正好相望。说来也怪,东西两山雨水特多,东山放晴西山下,西山雨停东山落,有时竟是东西两山同时大雨倾盆,而其它地方则是晴空万里。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里有个动人的故  相似文献   

14.
段子     
<正>散叶对付瞌睡有妙招:蒋介石开会要戴两副眼镜蒋介石开会时,最重视的是干部有没有专心听训。所谓听训,就是听"总统"的训词,也就是老先生自己的训词笔记。只要开会读训时,有人胆敢打瞌睡,被他亲眼看到,那一定少不了有一顿胡子好刮。每次开会,他总是不忘戴两副眼镜,一副是老花镜,另外一副是看远的眼镜。干部读训时,他常常是一边看训词,一边用他炯炯有神的双眼,对着台下众将官的脸庞搜寻,看看究竟有没有人趁着读训,偷懒睡觉,假使有人打瞌睡,他是绝对不会宽纵的,一定在会议做结论时,当众批评这个人,所以日子久了,再也没人敢打瞌睡。  相似文献   

15.
独独的一座山,孤孤的一片城。这山,叫做独山子;这城,遥遥望去,绿树成片,楼房林立,仿佛戈壁滩上的海市蜃楼。当地的维吾尔人把独山子叫做玛依塔格,意思是油山。传说在这座独特的土山之上,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黑窟窿,黑窟窿里冒出一股黑水,黑水上飘着一层黑糊糊的黏东西,很早以前就有人用这黏东西点过灯……  相似文献   

16.
正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由此我觉得学校不在大小,有一批好教师则行。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呢?在认真地拜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系列丛书、看了"雷夫中国报告会"以后,我不禁从心底赞叹:教师,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在赞叹之余,我也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启示一:"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  相似文献   

17.
一白石老人有一首题画诗道:“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当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雪个”便是八大山人,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传(啟糸),字刃庵,别号个山、驴、驴屋、人屋等,后改号八大山人。擅长画花鸟、山水,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但是,由于他出身特殊,经历坎坷,面对清初的严酷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磨刀霍霍准备杀年猪。为什么要杀年猪?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叫什么名字?姓什么?大家都记不得了,只晓得他有一种非凡的本事——能听懂禽兽的话语。这个人家里,驯养了很多很多的牲畜,由于儿女们出力干活,牲畜养得又肥又壮。快到年终了,他觉得儿女们辛辛苦苦地劳累了一年,应该给儿女们吃点好东西。他想了整整一天,也没想出个结果来。晚上,他抱着一捆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生活的人,既能沐浴到国内一流的城市文明,走不了多远,又能享受到乡野山间的山露晨滴,说来北京人的幸福感名列全国前茅还是有根有据的。在这个小虫子都不愿呆在土里的好光景,编辑们动用所有的嗅觉和智慧,为您精挑细选出北京周边值得一去的地方,有山,有海,有景点。这景点可不是一般的景点,用小编鱼鱼的话说,这些可是"听起来就想去的地方",用老编秋秋的话说:这可是"玩了还想玩的地方"。金融危机,全球消费市场低迷,先把地球对面的远线放一放,近处的线路选对了,一样可以玩得热络精彩。  相似文献   

20.
山居贵州     
贵州的大山像一道道天然屏障,以自然之力竭力阻隔着外面的东西涌进来也不让里面的东西涌出去,以前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现在,外面的东西挡不住地慢慢流进来,里面的东西也挡不住地慢慢流出去,只是因为有了山的阻隔,速度缓慢而已。经常带客人在贵州大山间来来往往的司机小邹一年中没有几天呆在他贵阳舒服的家中,当他带着我们在雷山县路况有些险峻的大山里兜兜转转时,天正有雾,他一面不错眼珠地望着前面的土路,一面说起一段往事:几年前这里根本不通车,从日本东京游学来的一队学生为了体验这里的山居生活,花了六个小时上山,第二天又花了六个小时下山,为的就是能在大山最深处的苗寨里过上一夜,留下些体验。初听时还有点不以为然。若干天在贵州的大山里兜兜转转下来,在见识了山容地貌,见识了水侗苗瑶,见识了“天无半日晴,地无三尺平”,见识了酸汤的酸和鱼腥草的腥之后,人会一下子舍不得离开,担心这里自然和谐的山居生活和乡土盛宴会突然消失,被涌入的那些东西取代,真到那时我们这些城市动物再到哪里去亲近自然,去舒缓那些叫作“压力、紧张、孤独和隔膜”的城市情绪呢?山居贵州,真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