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复仑 《炎黄春秋》2006,(11):27-27
我是《文汇报》创办人徐铸成的儿子,数遍拜读刊登在《炎黄春秋》2004年第10期上姚芳藻女士撰写的《徐铸成划右派问题的争论》一文.感触颇深。姚老年事已高,视力较差,仍为还历史真面目伏案奋书,实在令人钦佩。温崇实先生在反右运动的腥风血雨中,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说真话,不说假话,不说违心的话,不失为一位无私无畏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2.
穆冉 《南方人物周刊》2012,(31):100-100
我现在的所为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安宁远比我所知的更甜蜜。”当狄更斯在《双城记》结尾写下这行字时,他不会想到,这也将是诺兰《蝙蝠侠》系列终结篇《黑暗骑士崛起》的结尾。  相似文献   

3.
正姚老不老姚奠中老先生对我不薄。释疑解惑,有问必答,使我受益匪浅,自不必说;三番五次为我书签、题词,有求必应,亦使我大受鼓舞。知恩、感恩、报恩,便成了必然。1992年姚老九十大寿,我特治印以示祝贺。这是方寿山石,取其寿字,石乳白色,钮上有一红点俏色,稍加几刀,遂成一桃,合为寿桃。关键是印文。姚老姓名印、书画印、藏书印、鉴赏印及各种闲章定然不少。班门弄斧,就刻方"姚老不老"留作纪念吧。  相似文献   

4.
<正>去年10月,我从朋友那里第一次读了《旅游纵览》,被文风所吸引,被文章所撼动,尤其是一篇题目为《野性甘孜,新龙寻兽》的文章让我印象很深。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16年全年的刊物,并从网上搜索到杂志的网站。之后的每个月,我家门前的信箱都会收到你们寄来的刊物。阅读时我发现,《旅游纵览》杂志的中文章,无论哪一篇,都必是仔细选择或编辑过的,文字也必是认真审阅或润色过的。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10月,我从朋友那里第一次读了《旅游纵览》,被文风所吸引,被文章所撼动,尤其是一篇题目为《野性甘孜,新龙寻兽》的文章让我印象很深。随后我立即到邮局订了2016年全年的刊物,并从网上搜索到杂志的网站。之后的每个月,我家门前的信箱都会收到你们寄来的刊物。阅读时我发现,《旅游纵览》杂志的中文章,无论哪一篇,都必是仔细选择或编辑过的,文字也必是认真审阅或润色过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1988年从事修志工作的。此前,写过新闻和小说。多是受新闻和小说的影响,在接受《城乡建设》分志的撰写任务后,在调查采访过程中,我的思绪往往被附着于建筑物上的文化现象所留连。  相似文献   

7.
博览·文化     
《神州》2004,(6)
苏童:我不是"红粉"作家日前,作家苏童在同济大学与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互动座谈会。座谈上苏童表示,他并不是只写女性作品,也写过大量男性形象。他认为自己只会写女性这个错误印象是影视作品造成的。其实他写过大量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而且自己也很满意,但碰巧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几乎都是女性小说,如《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米》等,今年下半年《另一种妇女生活》也将被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8.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每每看到这句话,我总是在想,如何让音乐中的智慧和启示走进课堂呢?的确,音乐会给人无限的遐想,悲伤、快乐,甚至颓废,但是它的道德意义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尤其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其中的"德育渗透"已被列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因此我认为音乐教育离不开"德与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短文当祭     
周振甫先生今年5月15日在京去世,享年90岁。周先生是著名文史专家,中华书局的老编辑,著作甚多,仅我读过的就有:《诗词例话》、《文章例话》、《鲁迅诗歌注》、《毛主席诗词浅释》等等。当时我念这些书的认真劲头不亚于念课本,所以印象较深。我知道周先生还参加过《明史》和《鲁迅全集》的点校和注释工作。他还是钱钟书先生的名著《管锥编》的责任编辑,因此与钱先生有很深的友谊。 1989年我给素不相识的周先生写信请他寄一首诗,寄出后就觉得很冒昧,周先生是有名的学者,而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恐怕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过不…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是我国艺术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研究古人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但是现存中国古代绘画数不胜数,其中真伪并存、鱼龙混杂,对其进行仔细的个案研究和甄别就显得十分重要。宋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高峰时期,中国以及海外诸多博物馆都有收藏。本文试图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吕洞宾过岳阳楼》这一被定为宋画的画作进行分析研究,并尝试对其真伪性进行判断。上一期刊物中,作者通过"吕洞宾与岳阳楼相关的传说"以及"《吕洞宾过岳阳楼》图中的建筑形象"两个方面来论证《吕洞宾过岳阳楼》图为明代仿宋之作。  相似文献   

11.
正半年前,我将我写的旅游文稿给一位在旅途中结识,共同经历过收获与喜悦的老哥看。他说,既然写了,要投稿就投《旅游纵览》吧。我说,别开玩笑了,《旅游纵览》啊,哪是我这样的"无名小卒"敢问津的。老哥说,你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一文革后期上海出版过《朝霞》《学习与批判》《自然辩证法》《摘译》等几本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刊物,其中《学习与批判》从开头到结束都是我负责的,《自然辩证法》最初也是我负责的。我来说说这几本刊物。早在1972年,以萧木为主的写作组、文艺组就已经开始出版东西了。最开始是几部翻译作品,只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发行。第一部翻译  相似文献   

13.
正马识途是一个革命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经过改编被姜文拍成电影《让子弹飞》后,更多的人知道了马识途这个名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马识途和南京有一段很深的渊源,就是网上搜索,马识途的这段经历也鲜有提及。多年以前,我曾经在其成都家中,和他就当年在南京的学习生活、参加革命以及遇见爱情,有过长时间的交谈。现在回忆起当年他侃侃而谈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把当年的口述记录在笔记本中,现在整理成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14.
我和作家翼南相识很久,早在1962年,我就读过他的电影剧本《杜甫传》。那时他才21岁,在武汉城区一所小学教书。我认为剧本写得很有价值也很有才气,曾向艺界领导举荐过。领导们看了作品也很欣赏。领导曾有意将他调进艺界搞创作。我立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分手大师》的批评,他说这是喜剧逃不掉的命运,“我其实做好了100种接受被骂的准备,从演话剧《翠花上酸菜》的时候就面对这样的批评” 作为演员,邓超已成名多年,像对待大多数明星一样,公众最为关注的是他的爱情、婚姻、家庭等八卦信息。他在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很多人看过,但并未对此做过更热烈的讨论。起码,没有像对待他的导演处女作《分手大师》一样。  相似文献   

16.
我没读过红楼梦,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担心被讥笑为没有文化。但是我确实认认真真地读完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小二黑结婚》更是反反复复读过数遍,这说明我并不完全是个文盲。实际上我并不是没有努力过。家里至今还放着两套《红楼梦》,我也至少尝试了两次想要读完,但最多只进行到贾宝玉的春宵一梦。这让我很有挫折感。  相似文献   

17.
丁杰 《百年潮》2000,(1):64-70
最近几年,我和朋友一起编过几本书,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下面说一说编书过程的前前后后。一、关于《顾准日记》顾准这个名字我在80年代就听说过,当时我所在的《晋阳学刊》发表过他的《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但真正注  相似文献   

18.
我的姑父张季鸾是新记《大公报》的创始人之一、总主笔。小时候,我在姑父家住过,对他有些模糊的印象。我20岁参加工作,就进入了《大公报》。我在《大公报》开始记者生涯的最初一两年,正是  相似文献   

19.
王蔚冲 《神州》2011,(7X):33-33
卡夫卡《地洞》中的动物心中的敌人以及所有自身以外的危险的生物都来自于它自我的想象,自我的想象构筑了他我,他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明确来说,他我是自我的一部分,它所投入的战斗是自身的战斗,是超越自我的战斗。动物处在精神的自我与他者的分裂之中,自我越是突出,他我就越是难以把握,他我越是难以把握,自我就越是被放逐,就越是具有彷徨感。在对自我的无可把握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之中,动物无所适从,以致在建构与不停的解构中迷失自我。  相似文献   

20.
钟询 《南京史志》2014,(12):19-19
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人群中的一只丑小鸭,从来都没有过绚丽的光彩,也从来没有过醉人的成功。我想,终其一生,我能拥有的,也许只是可以被全世界忽略的默默无闻。直到,我读到《所有的珍珠都曾经是一粒沙子》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