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介石于1927年4月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后,曾三次下野。第一次是1927年8月13日至1928年1月4日,第二次是1931年12月15日至1932年1月28日,第三次是1949年1月21日至1950年3月1日。蒋介石每次下野,都要回家乡奉化溪口作或长或  相似文献   

2.
1927年8月12日,因宁汉合流、北伐失利等事,蒋介石不得不下野,辞去北伐总司令一职.返乡后,蒋介石仍未停歇,不断接见党内人士,并赴日游历,拜访日本朝野要人,尤其与日本总理大臣田中义一的会谈,最为重要.透过《蒋介石日记》《事略稿本》《外务省记录》等资料的比对,可纠正过去对1927年蒋介石游历日本的误解,并理解蒋介石坚持北伐、回避满蒙问题的做法,实出于中日力量悬殊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1927年、1931年、1949年,蒋介石曾三次下野,在其家乡度过了不少时日,写过许多日记,记下了他在这段时间的思想、行踪、读书、修身、交往等情况。这些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试作析读。第一次下野回乡心情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于1927年8月14日回到家乡溪口。在8月14日和15日的日记里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情。14日日记在临近家乡"遥望江口塔与甬山"时,发出"复见名山之雄厚青秀,爱乡之心益切,并恨卸之不早也”。15日日记又说,“此次引退,比较心和气平,毫无怨恨,即被白崇禧加以词迫,亦不以为意,以心地光明良知无疚也”。  相似文献   

4.
1927年8月13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宣布辞职下野,这是北伐战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插曲。这一突发事件在国民党内部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它的阴影长期笼罩着国民党政坛。蒋介石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下野?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  相似文献   

5.
1927年8月,蒋介石突然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离职下野。  相似文献   

6.
刘旭 《文史春秋》2022,(9):10-13
<正>1949年初,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胜利在望,三大战役均已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精锐基本被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北岸,即将发起渡江战役,蒋家王朝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而在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放了蒋介石的下野文告,同时宣布由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这是蒋介石一生中的第三次下野,也是最后一次。和前两次一样,蒋介石此次下野虽然是迫于形势,  相似文献   

7.
在1927年的北伐战争中,蒋介石因指挥失误,徐州一战失利,使他陷入了下野的危机中,为了摆脱这一危机,他将责任推给了王天培,并将其秘密杀害。王天培在临刑前写下了《宁归歌》,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的忠心及为实现国家统一而献身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他对蒋介石之流奸诈行为的愤恨之情。  相似文献   

8.
实力悬殊的中日对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硝烟顿时弥漫整个东北。在这一背景下,1931年10月26日出版的《时代》,选择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作为这期杂志的封面人物。在他们之前,10月12日,日本负责处理“九一八”事变的外相币原率先  相似文献   

9.
评蒋介石1927年秋访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介石1927年秋对日本的访问,是南京政府成立以后蒋介石对这个近邻国家的唯一一次访问。时隔半年,中日之间便爆发了第一次危机——济南“五三惨案”。史学界对于蒋介石这次外交活动,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日本有些论著称,通过和日本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问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游历及记录,可以窥见蒋这一时期的心路变化。  相似文献   

11.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胡汉民曾否出任主席,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从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起至同年8月13日蒋介石下野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稿纸判行页的形式以及其所收到的来文来电上的称谓加以判断,所谓胡汉民曾任主席之说,实难置信。谨为此文,以抒所见。(一) 建国以前,一般的私人著作中,多谓胡汉民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曾出任过国民府政主  相似文献   

12.
正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间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游历及记录,可以窥见蒋这一时期的心路变化。最是故乡情浙江奉化溪口,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蒋介石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虽然蒋介石经常回忆幼时孤儿寡母的不  相似文献   

13.
1927年4月12日的武汉《民国日报》,赫然登着一篇火药味极浓的文章——《李烈钧原来如此》。该文作者署名方志敏。李烈钧何许人也?为什么方志敏在该文中如此激烈地抨击李烈钧呢?这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烈钧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他在讨袁护法中领导湖口起义,功勋卓著,曾一度名声显赫。但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却站到了民众的对立面,压制工农运动,成了蒋介石的帮凶。 1927年3月,北伐军总司令部进驻南昌已有4个来月了。面对着凶猛发展的革命形势,蒋介石的  相似文献   

14.
1927·八七会议:这是一次决定中共生死存亡的会议,毛泽东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这次会议“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进了一步”在中国革命史上,1927年是悲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生与死、兴与亡的重大考验。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  相似文献   

15.
将介石1927年下野时期,曾经先后在报纸上登载过三份启事。当时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是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这三份启事也为当时的社会所瞩目。  相似文献   

16.
在远东,苏、日之间硝烟突起1936年1月24日,蒋介石成为《时代》封面上的人物。不过,这一次,他是一组人物中的一个,报道的背景是新年伊始在中、蒙边界上爆发的苏、日军事冲突,而参与者还有支持苏联的蒙古、支持日本的“满洲国”。  相似文献   

17.
新书微讯     
《文史天地》2013,(10):95-95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1917—1927)》 内容简介 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8.
1927年9月,在国民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临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特别委员会。它的寿命虽然只有100多天,但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却占有一定地位。它既是蒋介石下野后宁、汉、沪三方合作的产物,又是蒋重新上台的前奏。中央特别委员会的产生和垮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元旦,国民党中央社广播了蒋介石的《新年文告》,各大报纸也刊登了这一特大新闻。在这篇文告中,蒋介石宣称下野,不再担任总统,解甲归田,退隐家乡。1月21日下午,蒋介石匆匆拜谒中山陵,搭乘"美龄号"座机飞抵杭州。第二天一早直飞宁波,换乘美国高级防弹轿车,沿着鄞奉公路,驰向他的家乡——奉化溪口。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田中义一密约揭秘陈奕俊扑朔迷离的密约《李宗仁回忆录》第三十九章里提到这样一桩历史迷案,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于9月东渡日本,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等人秘密会谈,会谈后达成四项主要的密约:(一)蒋介石承认日本在满洲有特殊权益;(二)蒋介石坚决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