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驻藏大臣的衙门欧朝贵驻藏大臣的设置公元1727年(雍正五年),清朝政府任命内阁学士僧格和副都统马喇为首任驻藏大臣,负责办理前后藏一切事务,是为驻藏大臣之始。自此,“国家因西藏地处边远,特命大臣驻扎其地”(《清圣祖实录》)。直到清朝灭亡的宣统三年(...  相似文献   

2.
萧洛  次仁多吉 《西藏人文地理》2016,(4):111+110+112-119
正纵观西藏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尤以清代最为紧密。架起他们之间联系的桥梁,便是清朝政府在西藏设立的驻藏大臣衙门制度。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至宣统三年(1911年)告终,历时185年,上百名驻藏大臣进藏总理西藏事务。若审视驻藏大臣,可谓贤愚各异、臧否互见。其中既有忠肝义胆、英勇捐躯的傅清、拉布敦、凤全,也有体恤民生、政绩卓著的松筠、和宁、和琳,更有力挽危亡、锐意革新的赵尔丰、联豫、文硕、张荫棠等人。当然,其中也有庸碌无为、贪图享乐、苟且度日之辈。  相似文献   

3.
清代驻藏大臣的历史作用□国庆驻藏大臣是清中央政府全面总理西藏一切事务的最高行政长官,体现了国家主权之意志,代表了封建王朝至高无上的尊严。因此,由驻藏大臣撰写的一部近二百年的驻藏大臣制度史,实际上就是清代西藏的治史。正确客观地评价驻藏大臣在西藏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4.
张经武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已经感到陌生了,可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曾显赫一时,当过“封疆大吏”——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在和平解放西藏、维护祖国统一、加强藏汉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朱开印 《百年潮》2005,(7):7-19
"土包子"学外交 1949年初夏,我军解放青岛后,我所在的部队即投入紧张的海上练兵,准备解放台湾.9、10月份,正是海上训练的最好时节,碧蓝的海湾里,调来了各种战船,指战员日夜演练各种水上战斗动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就在这时,我接到命令:到北京参加外交人员学习班学习.  相似文献   

6.
其美  文竹 《文物》1985,(11)
清朝建立以来,逐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便是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清政府曾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派侍郎赫寿赴藏管理西藏事务;又于雍正元年(1723年)派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鄂赖进藏办事;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正式设置驻藏大臣。这一年,由于藏臣内部矛盾,西藏发生了内  相似文献   

7.
范双杰 《神州》2012,(11):9-10,12
西藏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屏障和四川的门户。自元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从来就没有放弃和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19世纪以来,以英、俄、法、日等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列强对我西藏加紧渗透、企图侵占,驻藏大臣文硕临危受命,在隆吐山设卡问题上多次上书总理衙门阐明情况,论证隆吐归属,揭露英国阴谋,极力支持设卡,坚决带领西藏军民共同抗击英国侵略者,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方古称吐蕃、西蕃和乌思藏,和内地自古就有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从十三世纪起,西藏地方已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到了十七世纪,清朝政府在西藏地方"画疆置吏,有如内地","统之以重臣,监之以分司",进一步巩固了西藏地方与中央的亲密关系。我们现在只谈谈几件有关清代驻藏大臣的文物。清朝未入关前,太宗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已向清朝政府朝贡。顺治二年(公元1644年),清王朝建都北京后不久,西藏地方僧俗官员仍然沿袭明朝的地方与中央的关系。雍正初年,由于藏臣不和,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清朝政府决定派遣大臣进藏,直接监督西藏地方政府,乃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正月,派遣副都统玛腊和大学士僧格赴藏,这是清政府派大臣驻  相似文献   

9.
驻藏大臣琦善改订西藏章程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琦善在驻藏大臣任内,针对西藏地方政府及藏军、驻藏清军多年积弊,奏陈<酌拟裁禁商上积弊章程>二十八条,重申、补充旧有章程,以加强驻藏大臣的权力,整顿和完善西藏地方吏治.又对藏军、驻防清军的若干弊端,奏请改革.这一切均有助于清朝中央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理和军事力量的增强.但他奏请放弃对商上财政的审核权、奏罢训练藏军成例及停止派兵巡查部分地区(哈拉鸟苏),对以后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朝前期驻藏大臣权限的变化是随着西藏地方形势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雍正时期,驻藏大臣只是监管藏政。乾隆时期,随着国力不断强盛,驻藏大臣总揽了西藏地方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司法、外交等一切重要政事权力,从而使其权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高中华 《文史天地》2006,(12):31-34
文硕,一位有见识的驻藏大臣,可惜生不逢时,在垂死的清王朝末期成了妥协外交的牺牲品。弱国无外交,此又一例也。  相似文献   

12.
在西藏拉萨千年古剎——大昭寺正门前,有三处具有史料意义的历史见证物,它们呈一字形排开,从左至右分别是“唐柳”、“唐蕃会盟碑”和“拉萨痘碑”,根据文学家的考证,文成公主进藏后主持修建大昭寺,在大昭寺门前亲手种下一棵当时由唐长安带入拉萨的柳树,即“唐柳”人们也称之为“公主柳”,此柳虽然已枯死,变成朽木,近几年在其树根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清代驻藏大臣与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成都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纵观有清一代百余位驻藏大臣,良莠不齐,贤愚各异,臧否互见。然暇不掩玉,在近200年的驻藏大臣制度史上,不乏出类拔萃、政绩卓然者,甚至奋不顾身,为国捐躯,如傅清、拉布敦是也。傅清,姓富察氏,满族镶黄旗人。初由闲散授蓝翎侍卫。雍正二年(1724年),累迁...  相似文献   

15.
<西藏志>成书于清雍正末乾隆初,是清代西藏地区首部通志类志书.此志部分内容反映了清初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权的关系,尤其是对确立之初的驻藏大臣制度做了有价值的记载.本文根据这些记载,并结合对其他史籍文献的分析,对驻藏大臣制度的确立时间、确立之初驻藏大臣的职责与任务及驻藏大臣的职权范围与颇罗鼐职权范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8月24日,电影《驻藏大臣》在拉萨市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举行开机暨新闻发布会。电影《驻藏大臣》是一部反映清朝中央政府派军抗击外敌侵略,加强对西藏地方管辖,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历史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六世班禅的异母兄弟沙玛尔巴勾结廓尔喀入侵西藏,乾隆派福康安、和琳二人率藏、汉、满、蒙等各民族军队赴藏,联合抗击廓尔喀侵略者,巩固了驻藏大臣制度,建立了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领土主权完整。担纲影片  相似文献   

17.
解放后,天津第一任市长黄敬在管理天津、发展经济的工作中,从一开始就实事求是,注意防“左”,纠正“左”的错误。他经常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告诫干部:“中国五种经济成分,缺了一种就是残废!”他说,这是写入《共同纲领》的,要信守不渝。  相似文献   

18.
秦天真(1909年-1998年),贵州省毕节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共贵阳市委书记和贵阳市首任市长,先后任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9.
徐则浩 《安徽史学》2007,(6):113-113
某些重要出版物上,对王稼样担任新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前后若干历史情节的记述有误,现匡正如下: 一、毛泽东同米高扬谈话的具体日期.《新中国外交50年》一书说:"早在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同斯大林派去的代表米高扬会晤时,毛泽东就对米高扬说,新中国成立后准备派王稼祥同志为第一任驻苏大使"①.  相似文献   

20.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晤,使中断三十年之久的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助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值得庆贺的。它使我们联想到四十年前曾为中苏友好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国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王稼祥,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留学苏联,先后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