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日本与现代日语的变迁桂玉植众所周知,当研究某一国家的语言时,不能与社会现象相分隔来考虑。因此,当我们研究现代日语时,也不能忽略其日本社会对日语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人在衣、食、住、行及意识、观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对外经济援助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凤岚 《世界历史》2003,17(2):34-44
本文试图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 ,通过对不同阶段、不同战略目标下 ,日本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特点分析 ,探讨对外经济援助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以揭示其对外援助的真实目的 ,并从一个侧面了解日本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文章指出日本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制订、实施及发展演变不但与其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而且始终是日本获取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对外援助这种特殊的经济手段 ,在战后日本国家发展进程中起着军事力量无法替代的作用。日本之所以如此钟情于对外经济援助的“投入” ,归根结底源自于其对“产出”效果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3.
论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意识是指生活在同一国家的居民在长期共同的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战前由<大日本帝国宪法>所标榜的神格天皇国体意识,随着日本的战败而支离破碎.战后初期在美国占领军的指导下,日本开始了新型国家意识的构建过程.战后日本的国家意识体现出阶段性特点,即50年代表现为美国占领下的民主主义;60~70年代在战后教育的催促下,国家民族主义再兴;80年代国家整体右倾化.战后日本国家意识的主要特征由象征天皇制所具有的机能决定.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本文旨在通过在学术史中的使用方法和问题意识的变化,来考察曾经在日本近现代史中使用的历史名词——"十五年战争"。关于战争,使用何种词汇称呼,与如何理解过去的战争这样的日本的历史意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世界史中如何定位?怎样认识与其他国家历史认识的不同?本文在特别注意理解这一系列深刻问题的同时,尝试对日本"十五年战争"论的形成及其问题点进行整理?,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陈果  郭葳 《神州》2012,(24):41-41
通过阐述日本简约设计色彩的起源及日本筒约设计发展历程,分析现代日本包装设计色彩中简约理念的发展,进而阐明筒约包装设计色彩是符合现代社会环境要求及人们审美倾向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日本简约包装设计色彩的审美特征,在设计上简约包装设计色彩讲究简洁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6.
贾发现 《旅游纵览》2013,(6):155-156
日本虽然属于发达国家,但日本同我国在最初发展旅游的境况相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以入境旅游起步,日本也是同样,然而两者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的选择不同。本文以历史学、旅游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中日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予以对比,从中看到我国发展旅游的不足之处,以及日本发展旅游过程中值得我国借鉴和参考的做法,并于此对我国的旅游发展进行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江户时代的教育发展为基础,明治时代以来的日本最终树立了自身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在这样一个近代化的过程之中,日本始终保持了自身的主体性的、连续性的发展轨迹。而且,这一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也充分地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复合性与创造性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一个民族心理极为复杂的国家,有强烈的岛国心态和危机意识、极致的生死观和明显的民族优越意识等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尤其是杂糅了神道教、天皇制度和武士道精神之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成为日本侵华中产生各种暴行的畸形民族心理状态,这也正是日军肆无忌惮在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日本政治地理学经历了盛极而衰之后再起步的曲折历程,政治地理学一度成为日本地理学中最不活跃的分支学科,也少有学者出席相关的学术活动。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政治地理学在日本再度兴起。本文通过分析在日本政治地理学相关出版物的变化,考察了二战结束以来政治地理学在日本复兴并被重新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与地缘政治和领土相关的出版物在日本比较多,经历了两个高峰,而最近又处于增长趋势。政治地理学在此期间经历了由国家间地缘政治向多尺度的政治地理学的转变。基于日本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本文认为,未来包括中日韩在内的东亚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尤其要重视以下三点:一是要注重东方国家政治地理学的独特性;二是要警惕回归到作为治国方略的古典地缘政治学的危险性;三是要充分认识多尺度视角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这三方面的努力,将有可能使东亚政治地理学为当代世界政治地图的领域性和复杂性理解做出独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戴宇 《史学集刊》2007,56(1):38-43
《日本风景论》是日本近代国粹主义代表人物志贺重昂的代表作,也是日本近代名著之一。在书中,志贺重昂试图通过展示日本特有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洵美”风景来表明日本的景色乃至国民性堪称“卓绝万邦”,并进而表现出了日本民族优越意识、对近邻国家的轻蔑之情,以及殖民扩张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于文杰 《世界历史》2005,(5):138-138
由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主持撰写的《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向人们展示出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先后凭借各自独特的优势,在相互争夺与斗争中成为了发达国家主要成员的内在奥秘:地理因素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出现在全球背景舞台上的原因。荷兰是靠海上贸易强大起来的国家。如果说,地理位置、人口数量、政治制度和经济实力是一个民族得以强大的基本因素的话,那么英国就是凭借这些因素获得充分发展的国家。法兰西人口和地域均约占整个欧洲大…  相似文献   

12.
明治前期,日本社会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对国家体制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摆脱传统史观的束缚,探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体制,就其优劣长短进行了深入的辨识、比较和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自认为最适合日本国情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的构想。这种突破传统的认知与论争,反映了日本社会近代政治意识的觉醒,为其确立近代化国家体制奠定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3.
《日本学论坛》2008,(3):11-11
东北师大日本研究所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认定的对华学术援助单位,2006年始正式实施为期六年的中期发展计划,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这套日本研究学术丛书,是这个计划的重点工程。全书计划八本,原则上均由日本研究所的教师完成;分别涉猎了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近代日本的国家意识、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日本女流文学史、日美欧电力化市场比较研究、日元国际化与亚洲货币合作、村上春树研究和战后日本外交中的殖民意识等学术领域,预定2012年出齐。  相似文献   

14.
浅谈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罕  刘毅 《沧桑》2009,(5):28-29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日本以明治维新为发端,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日本的现代化历程也为其他非西方、非基督教文明区国家现代化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正>由日本华人教授会成员、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廖赤阳主编,李恩民、王雪萍任副主编的《跨越疆界:留学生与新华侨》一书于2015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留学日本丛书"的第二卷,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留日学生的奋斗历程,以及日本华侨社会在新时期所  相似文献   

16.
罗宇 《南方文物》2024,(1):159-168
“草生人”,指人从草中诞生,这是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独特的人类起源神话。最初的人类、诸神、国土都“由草而生”,这是日本原始神话;在神的意志下“二次诞生”的新人类成为了日本国民,为天照大御神统治苇原中国、天皇统治日本建构了合理性,这是“原始神话变异体”。中国典籍中的“苍生”进入日本官方史书,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日本最初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国家建立的初期,通过“记纪神话”统一国家思想,与建立律令制国家的努力同等重要,而奈良朝廷为了建立独立国家所全面效法的正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绪形康 《世界汉学》1998,(1):212-214
1997年4月,日本爱知大学正式成立了现代中国系(日文名称为“现代中国学部”)。这是日本国内第一个以“中国”命名的院系,同时这在世界上也是一个创举。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集以来,不仅迅速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百貌,使之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而且也促进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开始形成的日本现代历史编纂学是模仿西方实证主义历史学建构的,但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深厚的历史哲学基础,在思维层面对历史编纂学构成重要影响的是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念。尝试梳理,可见有亚洲主义、东洋史观、皇国史观、现代化论、自由主义历史观等前后贯通,皆对日本历史编纂学产生重要影响,其程度足以提示对日本现代历史学在亚洲各国处于"领先"地位说以及日本实证主义历史学所能实践的客观性程度重新考量。亚洲现代历史编纂学皆在西方殖民主义东来大背景下以对本民族和国家的重新体认与重塑作为核心关照而展开。日本历史编纂学推演中的特殊张力,在于其在发展早期融入建立日本殖民帝国的语境之中,后来又在重述殖民帝国历史与现代化发展关系之间纠结,其对亚洲邻国历史叙述的基调和方式,也应在这一视角下加以透视。  相似文献   

19.
从本质上讲,中国现代平民教育运动是一场国民教育运动。20世纪20年代公民教育运动兴起后,晏阳初等人虽然也曾致力于此,但无论从其思想认识还是从社会实践上看,均不出国民教育的范围。平民教育运动在塑造现代国民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向底层社会播散现代国家观念和国民意识,这从当时编写的平民千字课本中可以看出来。平教运动期间通过平民千字课向底层社会播散现代国家观念与国民意识的做法,对我们今天完成民族复兴大业,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断然中止与中国、朝鲜等亚洲古老封建国家的传统关系,加入欧美资本主义阵营,与“文明”国家共进退,即所谓“脫亚入欧”的意识,是近代尤其是明治期日本社会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潮。这种脫亚意识,固然有其进步的一面,即摆脫亚洲的迟滞发展状态,学习和追赶西方国家的文明与发达;更有其反动的一面,即在脫离亚洲追赶欧美列强的文明与发达的同时,参与其对亚洲的侵略。虽然应当说,脫亚意识中这一正一反的两个侧面,是不能偏颇的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后者。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