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中国明清两代输往葡萄牙外销瓷的史实。作者在论证中结合了西方有关的档案文献及目前存世的考古发掘与官私收藏的外销瓷实物,并重点介绍了早期存在于葡萄牙的外销瓷和纹章瓷。文章指出广彩在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澳门是整个贸易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最后总结出外销瓷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如今存世不多的葡萄牙人在华定制的“纹章瓷”是中葡关系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
刘春 《收藏家》2000,(3):17-19
在我国著名的沿海地区福建,那遍布全省大大小小百余座的明清古代窑址令人瞩目。而位于该省腹地山区的德化县生产出的瓷雕制品,更是名声显赫。它不但可以与景德镇瓷相媲美,而且在世界瓷类艺术品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与德化窑瓷相近,但无论从质地、工艺及制作水平都略逊一筹的漳州窑瓷,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漳州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九龙江下游、森林资源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以上。这里盛产松木及毛竹,这就具备了烧窑所需的燃料。另外漳州地处闽南地区的中心,这里多丘陵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也为发展瓷业提  相似文献   

3.
韩倩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7):92-110+142
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以光绪《大婚典礼全图》(以下简称《大婚图》)为线索,结合同治、光绪《大婚典礼红档》(以下简称《红档》)等清宫档案,辨析清代皇帝大婚前后在妆奁、铺宫、筵宴等不同场合使用的瓷器,以及这些瓷器的获取途径、筹办机构等,试图将大婚瓷还原至其所属的历史情境,从而理解宫廷用瓷在国家大典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刘勤 《东南文化》2005,(2):74-79
仪征地区出土的汉代原始瓷品种丰富、造型多样、纹饰精美,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汉代原始瓷的工艺特点反映了独特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清代时期的粉彩瓷上绘画艺术是千年制瓷工艺发展的升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审美内涵,其审美的历程伴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单纯到复杂、再到本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钧窑瓷     
张琪 《东南文化》2002,(1):75-76
乳光釉和窑变是钧窑的两大特点,蓝、红是钧窑瓷的两大瓷色,胎体不净、胎色不纯是钩窑资的两大缺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对瓷器史上争论纷杂的“天目瓷”名称内涵及器物类别作了新的考证。  相似文献   

8.
谈定窑红瓷     
定窑是古代北方白瓷代表产地之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根据文献记载,曲阳县自唐代起即属定州,故称定窑。定窑创烧于唐代,极盛于北宋及金,停烧于元代。其产品以白瓷为主,也兼烧酱(包括红定和紫定)、黑、黄、绿等不同色釉制品,《重修曲阳县志》中便有“亦有设色诸式”的记载。近年来,文物工作者对定窑白瓷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由于受考古出土资料的限制,人们对定窑红瓷的研究则显得不够,或者说研究得不够深入,对此,笔者试谈一谈自己对定窑红瓷的一点看法,希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腾 《东方收藏》2022,(6):32-34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中陈郝瓷窑,创烧于南北朝,其烧造历史悠久、瓷器品种丰富、烧造技术先进,素有“江北第一窑”之称。本文拟从现存的中陈郝瓷玩具中选取代表性器物,从年代断定、工艺特色、时代特征加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荣华 《收藏家》2003,(11):31-36
清代晚期至民国早期,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浅绛彩瓷,其面目一新,品类齐全,粗细兼备,销量不菲,风行全国达半个多世纪。事过一百多年的20世纪70—80年代,国内文物商店大量存有此类瓷器,被统称为“大路货”。当时,各级博物馆拒其于门外,民间收藏亦少之又少。“大路货”终成“积压货”,文物店只得按类、按规格成百上千的以“统货”低价外销或内销。经过20多年,“大路货”终于日渐稀少。以至今日,当人们重新开始研究、收藏、欣赏浅降彩瓷时,它早已因物稀而身价百倍了。笔者对浅绛彩瓷多有爱好,曾写(《清御窑厂末代画师与浅绛彩瓷画》(载2001年5月6日《中国文物报》之《收藏鉴赏周刊》)。近两年,笔者仍在探索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从近几年来全国有关专家、同行们出版、发表的关于浅绛瓷的专著、文章之所附图录中,把凡有干支年款和名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