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登》1997,(4)
万里长城含笑立,百年香港载歌归。适值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华诞之际,又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盛大庆典。在这举世瞩目的庄严时刻,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所蒙受的耻辱终于得到洗雪,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统一而不懈奋斗之伟业也将步入一个更加辉煌的崭新境界。每一个炎黄子孙,此刻无不为之而激动与自豪。风雨岁月,沧桑历史。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一个半世纪前那场罪恶的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所带来的血泪交织的创伤与屈辱。1898年2月,英国以武力再次要挟清政府,继《南京条约》、们匕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后,又以《展拓…  相似文献   

2.
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难岁月时签订的,这无疑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重要的不利影响。怎样评价《苏日中立条约》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前苏联学者对此一直持完全肯定的观点①,并从不提“条...  相似文献   

3.
一战后,国际法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北京政府敏锐注意到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尝试运用国际法中关于条约有效性的诸学说,探索废除《民四条约》的可行性。巴黎和会期间,顾维钧等外交官首次利用情势变迁原则,以中国被迫缔约、该约不利于世界和平等理由,主张《民四条约》应该失效。巴黎和会后,北京政府利用国际法的意识更加明显,如王正廷利用霍尔的学说,主张《民四条约》无效。和约研究会主张《民四条约》违反《国际联盟盟约》,强调取消《民四条约》是中国的权利,更是中国的义务。华盛顿会议后,外交部根据法籍法律顾问宝道阐述的国际法主流观点,未直接以国会决议宣告《民四条约》无效,而是从国际法情势变迁原则与条约目的须合法两点立论,宣告废约,以谋求与日本进行废约交涉。这是北京政府在和平状态下,利用国际法宣布废约的第一例,为后续中国向列强提出修约、废约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废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前后中俄关于修订《伊犁条约》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近代中国与沙皇俄国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当中,在陆路贸易问题上给予沙俄侵略特权最多、给中国造成损害最大的一个条约是《伊犁条约》(即《改订条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后,中俄两国曾就修订这个条约关于商务方面规定一事断断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起,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清朝的逐渐衰弱,列强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灭亡中国,将中国彻底变为他们的殖民地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为达到这一丑恶目的,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列强用坚船利炮迫使中国与他们签订了为数众多的不平等条约。从《南京条约》到《天津条约》,再到《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6.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及新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19世纪,英国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和外交强制手段,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续增条约》(北京条约,1860年)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十分重视,但对近代中国的平等条约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是由中日双方自愿商定,权利义务对等,明确规定互不侵犯领土,互不干涉内政的平等条约。《中日修好条规》不仅是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一个条约,而且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中日修好条规》昭示后人:对外平等交往是历史的必然和发展的前提;强权和武力解决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强大的国力及和平诚信的理念比条约的平等性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试论《南京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了沉重的灾难。溯本追源,1842年8月29日在英国军舰的炮日下订立的中英《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就是中国近代一切灾难的开端。故当时《南京条约》作认真的剖析。(-)《南京条约》签订的背景1.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急需打开中国大门产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对海外资金、原料和市场的需求日甚。他大物博的中国在英国殖民者眼中是“从未充分勘查过的黄金国。”①为打开中国大门,英国费尽心机,使出了各种手段。1787年英国任命加茨喀特为首任使华全权大臣,他的使命是要中国解除…  相似文献   

9.
王中茂 《清史研究》2007,1(3):87-94
有学者认为,1860年的中法《北京条约》确立了天主教会在晚清"内地置产的特权"。其实,《北京条约》只是为法国"正式"向清政府索取内地置产权提供了藉口。而比《北京条约》诈欺性质更为恶劣的1865年"柏尔德密协议"和对中国土地管理主权严重削弱的1895年"施阿兰协议",才最终确立了天主教会在中国内地的置产权。  相似文献   

10.
《世界》2003,(11):8-8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该条约。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结束,绵延了2年多的时间,最后以中国惨败而告终。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相似文献   

12.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开创了一种用条约的形式,把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人民的疯狂掠夺和奴役加以“合法化”的罪恶先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香港的割让,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社会从此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似文献   

13.
1872年5月至1884年6月中国就收复被沙皇俄国强占的伊犁地区与俄方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激烈谈判交涉,最终缔结了中俄伊犁《改订条约》(又称《中俄伊犁条约》或《圣彼得堡条约》)及其五个边界子约,同时还签订了《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史称这一过程为中俄伊犁交涉,并在中外史学界形成了中俄伊犁交涉专题研究。本文拟对此项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即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对香港进行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同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英方顽固地不愿将香港交还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八年是一个重大年代,特别是中国活跃于世界舞台的重大年代。就在八月十二日,中国和日本在北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紧接着华国锋主席访问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三国。这两件事都对当前的国际局势起着重大的影响。《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  相似文献   

16.
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谈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说:“这个条约是爱国主义的条约”。①怎样理解毛泽东概括的这个内涵丰富、言简意赅的精辟论断呢?无疑要借助胜于雄辩的事实。只要认真回顾一番从《雅尔塔协定》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再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历史,仔细考察一下蒋介石和毛泽东对《雅尔塔协定》截然相反的态度,再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特别是这两个条约的附件进行反复比较,是非便注渭分明了。1941年12月7日,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已达四年之…  相似文献   

17.
中缅边界问题是近代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从1885年清政府开始和英国交涉中缅边界问题,到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政府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批准书,这一问题的解决历时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边界条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相似文献   

18.
《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嘉谷 《世界历史》2002,4(4):79-88
关于1941年4月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及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已有多篇论发表,但由于资料的不足,难以深人。C.JI.齐赫斯基1990年发表的论(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的缔结》,并未揭示事实真相,而是为当时的苏联对外政策辩护。近年关于缔结《苏日中立条约》谈判的苏联档案的公布,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人探讨有了新的依据。本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国际关系变化的角度论述《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康熙、雍正时期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及一系列子约,基本确定了中国东部与北部的边界,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双方在条约中所遵循和追求的平等互谅、搁置争议、依自然走势、互信管理、人口属地归附、内容的综合性等划界原则一方面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沙俄侵吞中国更多领土埋下了伏笔。对条约内容及原则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中俄交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康熙、雍正时期与俄罗斯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及一系列子约,基本确定了中国东部与北部的边界,对两国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双方在条约中所遵循和追求的平等互谅、搁置争议、依自然走势、互信管理、人口属地归附、内容的综合性等划界原则一方面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沙俄侵吞中国更多领土埋下了伏笔。对条约内容及原则的研究,可以为我们了解中俄交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