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眠山中宰相坟文图/都君萍六尺巷旁碑文桐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文明史。她背倚巍巍大别山,足濯浩浩扬子江。这片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多少风流人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位于县城西南隅的六尺巷,全长100米,宽2米,巷南原为宰相府,北为吴氏宅。据...  相似文献   

2.
六尺巷遗址位于安微省铜城市城区,是铜城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六尺巷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朝宰相张英尊重乡邻、为平息争端而让出的一条便捷通道,是一处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的遗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六尺巷的故事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史博览     
数字风景名胜 一线天 著名的有黄山玉屏楼旁的“一线天”。若论最长、最险、最奇、最幽,还是当推福建武夷山的“一线天”。 二七塔 在郑州市二七广场,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建。 三笑处 在泰山普照寺外坡道外。相传有3位老寿星在此相叙,他们的年龄都是99岁,其中一位说:“老婆长得丑,活到九十九。”三位大笑,因此得名。 四声谷 位于江西戈阳圭峰山。游人在“四声谷”高喊,能四应回声,声音洪亮。 五人墓 在苏州虎丘青山桥畔,为明代民众在抗暴斗争中捐躯的5位义士的墓地。 六尺巷 位于安徽省桐城县境内。清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与邻居互让地基,各后退三尺筑墙,成为六尺巷。  相似文献   

4.
正1937年10月下旬,由八路军129师师长、"战神"刘伯承亲自指挥的位于太行山平定、昔阳、井陉三县接壤处的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伏击战,打破思维惯势反常用兵,3天时间里在同一地点两次重叠设伏,连续取得两次大捷,击毙骄横日军400余名,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成为八路军最为经典战例之一。而在一年后的中国近代文明标杆诞生地"七尺巷"所在的安徽桐城,新四军在棋盘岭上连续伏击重  相似文献   

5.
正桐城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甚多、影响范围较大的文学流派,无疑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和研究价值,桐城派研究逐渐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增长点。在桐城派的研究中,"桐城三祖"又是被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桐城三祖"之中,方苞为鼻祖,姚鼐为集大成者,且两人都中进士,在京城为官,是康、乾文坛较有影  相似文献   

6.
正凤仪里,安徽桐城城东一条古老的里巷。人们徜徉于此,踩着麻石路上的千年沧桑,仿佛还能倾听到擦肩而过的古人的笑语悲歌,不由得深深感叹:那最先以"凤仪"作为族名,并让凤仪里名扬海内外,有着"诗礼世家、文化巨族"之誉的桐城方氏,尤其是包括方以智、方苞在内的无数名留史册的方氏先贤,一直都与凤仪里同在。  相似文献   

7.
儿子今年13岁,却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儿子生于普通的工薪族家庭,却已是小城惟一的"终身荣誉游客"了;儿子虽然尚在读书,却已拥有了自己的"账户"……每每谈及这些,我和老公最感欣慰的是:我们给儿子安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朱曦林 《安徽史学》2021,(3):143-150
由于与桐城派的深厚渊源,徐世昌对桐城之学进行了不遗余力的阐扬.在其幕府中聚集了大批的桐城文人,从而使桐城派在北方得以形成群体,并保持长久的影响.贺葆真作为晚期桐城名家贺涛之子,他的参幕经历虽有其特殊性,但也是晚期桐城文人由家学传承、桐城渊源而入幕徐府的缩影.通过梳理贺葆真与徐世昌的交谊及其参幕经历,可借之考察徐世昌幕府与晚期北方桐城派维系之关系.  相似文献   

9.
桐城派是清代最大的古文派别,桐城派史深受学界关注。清史《文苑传》对桐城派有系统而持续的记载,但未为学界注意。本文基于台北故宫档案清史《文苑传》第四次稿的工作本《续文苑底稿》,讨论该书对桐城派续写的内涵和价值。《续文苑底稿》将"桐城派"名义正式写入国史,进一步确认了桐城派古文正统地位。该书增立六位桐城派人物正传,重点记载了姚鼐之后的桐城派学脉分布皖苏、远播岭西的状况。该书揭载,桐城后学的古文创作展现了新貌,纠正了桐城文"苶若枯涩"的弊病,桐城派诸传人尊奉程朱理学,对汉学则兼收并蓄,更以经世实学思想和经世业绩彪炳史册。《续文苑底稿》彰显了桐城派的古文正统地位,是桐城派史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小城基本是同时期修建而成,原本是一体的.王城岗大小古城址是我国古文献所说的禹都阳城.小城内的中西部有大量的夯土片、夯土坑和"奠基坑",在奠基坑内埋有人数不等的殉人,这些"奠基坑"应当是祭祀坑,而整个小城就是当时的宗庙建筑.  相似文献   

11.
青龙巷是一条婉蜒曲折的青石路面巷道.一端与横街相接,另一端通向司门口.因其地形几经弯转,宛若游龙,故取名青龙巷.30年代,此巷亦颇繁华.一则因山后(武昌旧城以蛇山为界,南面称山前,北面称山后)居民去长街或渡江赴汉口,此为必经之路(亦可经横街转民主路);一则因此巷有老谦记牛肉馆,以牛肉汤及牛肉炒豆丝著称,食客盈门.而最重要者,即此巷有舒莲记等三、四家扎彩店.每一扎彩店有一乘花轿,专供迎新娘之用.花轿平时放置在店堂之中,为一空架子.一有结婚人家预订使用,即三面装上红漆雕花木板,盖上顶棚,再用大红绸子扎成大小彩球  相似文献   

12.
桐城文化论     
桐城文化论徐天祥桐城,在明清两代有过一段文化的辉煌时期。一说到桐城,人们自然想到桐城派。其实,桐城派只是桐城文化的一部分,桐城文化的内涵远不止此。一据马其昶《桐城耆旧传》,桐城科举考试,明代自永乐到崇祯,中进士者80人,中举人者165人;清代,中进士...  相似文献   

13.
历代写史修志不乏其人,而安徽桐城方家五代写史修志,堪为佳话。方氏故里安徽桐城是文化名城,地杰而人灵,水波平静的龙眠河傍龙眠山而过。桐城以文化、以名人而显,曾出过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二人不仅官位显赫,才学与人品都为人称道,演绎出不少历史美谈。方家是桐城望族,明清两代,出了很多高官,时人有"江东华胄推第一,方氏簪缨盛无匹"之谓。  相似文献   

14.
历来文学家、文论家对"气"都多有论述,清桐城派尤甚。本文选"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对他们的"文气"理论作简要评介,以擘肌分理,显其脉络。  相似文献   

15.
钱念孙 《江淮文史》2006,(1):108-114
一代美学大师朱光潜是安徽省桐城县人。桐城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激荡清朝文坛200余年、全国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其发祥地和大本营就在桐城。该地明清两朝读书风气极盛,整个桐城境内,书院多、私塾多、家学多,读书人更多  相似文献   

16.
桐城文化,在安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提桐城文化,有的人认为就是“桐城派”文学,津津乐道“桐城文章甲天下”.其实,“桐城派”文学只是桐城文化的一部分;代表官方文化的那一部分;桐城民间文化,在历史上也极为发达,其中又以山歌最为灿烂.桐城山歌,古人称“桐城时兴歌”,简称“桐城歌”.原先,它只是起于桐城地方的一种小曲调,大约明代以后,逐渐流布到吴语地区(指今浙西、苏南及上海地区),成为有名的“吴歌”的组成部分.关德栋1962年8月为明人冯梦龙《山歌》作序时,论道:  相似文献   

17.
正在甘肃的甘谷,有一条叫"桥梓巷"的百年古巷。桥梓,亦作乔梓,语出《尚书大传》。乔木高,"高高然而上",喻父位尊;梓木低,"晋晋然而俯",喻子位下,因而古人以"乔梓"代称父子。"桥梓巷",是民国时为纪念甘谷"父子乡贤"宋廷桢、宋子材而命名的一条古巷。桥梓巷距今已百年有余。百年风雨,世纪沧桑,巷内的风物早已不复当年,容颜已改,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对汉代城乡人口比例及普通聚落的空间形态有不同认识。普通村落一般集聚在大小城邑周围。城乡聚落的比例与文献记载不同。已发现的汉代普通聚落遗址均未发现墙垣遗迹。乡内之里的户数和地理范围均不固定,布局多分散且无规律。普通居民居所建筑形式都大致相同,聚落布局能够表现出手工业与农业经济的发展面貌,这类平民居所应与文献中记载的"庐"有密切关系。汉代普通聚落考古工作一直相对滞后,今后应高度重视汉代普通聚落的田野考古研究,着力探讨其与汉代基层社会组织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 南北朝时期宋国人刘义庆写了一本<世说新语>,可能是最早提到刘伶形象的一本书.该书"容止"门说:"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顇,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如此矮个,五官结构又不好,再加面容极度憔悴,可见其形象实在难看.  相似文献   

20.
马其昶的《桐城耆旧传》记叙上起明初、下迄清末桐城地方人物九百余。《桐城耆旧传》征引文献广泛,主要有《明史》、《桐城县志》、传主文集、谱牒、墓志,以及口述史料和个人见闻等。其学术旨趣就是通过记叙乡贤的事迹,重建以程朱理学为行为准则的乡村社会,总结人才之盛与天下兴亡息息相关的历史经验;同时重视地方学术流变,维护理学正统。该书为人们研究明清时期桐城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