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澄清堂帖考     
(一)帖的发现和翻刻澄清堂帖的名字,在宋人论法帖的书里如曾宏父《石刻铺叙》曹士冕《法帖谱系》等都没有记载。时泾二王帖所引宝晋斋、长沙、淳化阁、淳熙续、绛、河东薛氏、豫章、赐书堂、阅古堂、建中靖国、新安、婺、兰亭、淳熙、龙舒、爱民堂等帖十六种,也没有澄清堂的名宇。明邢侗首先得到残本。万历十三年(1585)二月,王稚登跋云: 澄清堂不知刻在何地,亦末详几卷。睹其雕镂精好,纸墨光丽,当与甲秀、戏鱼等帖雁行,非宝晋及星凤楼所得比伦也。邢使君子愿以三十千购之,重若琛贝。自楚藩督输将渡淮,余送之(千阝)沟,舟中翻阅,相与叹赏。始疑为吴中故家所藏,后见钱德夫题名,乃知是停云馆中物。德夫姚江人,最善装帖,文寿承 (彭)体承(嘉)两博士童子师也。  相似文献   

2.
陆游五帖     
欧阳修曾云:“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  相似文献   

3.
二、上行文类凡下官署、臣僚向上级官署、官僚(包括最高统治者)报送的公文名称,皆归于此。(41)谟:“谟,谋也。臣子以其所谋举以告入也”(见吴曾祺:《涵芬楼古今文钞·文体刍  相似文献   

4.
黄庭坚《寄岳云帖》,原迹乃“楮上小横卷”。明代郁逢庆编《书画题跋记》卷四和汪硐玉《珊瑚网》卷五皆有著录,并载有陆游和胡长孺跋。明清时刻入《快雪堂帖》和《黄文节公法书石刻》,今唯存拓本。所录文词内容为三言诗二首:寄岳云,安九夏。无闲缘,实萧洒。碧溪头,古松下。卧槃陀,昼复夜。八德水,清且美。荡精神,浸牙齿。乱云根,众峰里。掬与斟,随器尔。陆游认为是“谪(?)道时所书”。胡长孺却提出质疑,他用一首诗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退之出牧向潮州,霁色衡山碧欲流。  相似文献   

5.
杨新 《文物》1981,(10)
程正揆是明末清初一个颇有声誉的画家。当时著名的书画理论家、山水画家都对他有过评价。如龚贤曾这样说过: "青谿,程侍郎也,……程侍郎画冰肌玉骨,如董华亭(其昌)书法。" 笪重光评云: "东坡(苏轼)云:国朝书法,余以君谟(蔡襄)为第一,千百年后,始信其言。余谓本朝画法,必以青谿为第一,盖不俟千秋之后,已有知其说者。" 其他如周亮工、张怡、张恂、方亨咸、吴山涛、杜濬等,对于程正揆的评价,都是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1,(8)
正上海博物馆藏《道祖帖》为米芾中年所书,受信人为北宋著名书家、鉴藏家薛绍彭,二人交谊深受,世人称二人为"米薛"。米芾尝作诗戏云:"世言米薛或薛米,犹言弟兄与兄弟。"清李佐贤《书画鉴影》曾著录,该帖原与《章侯帖》、苏轼《刘锡敕》《功甫帖》同装一卷。是书神采奕奕,有龙跳虎卧之势,为其成熟期佳构。  相似文献   

7.
李艳霞 《收藏家》2006,(10):13-20
《兰亭序》—在宋人桑世昌集《兰亭考》卷一《兰亭修禊序》下注云:“晋人谓之《临河序》,唐人称《兰亭诗序》或云《兰亭记》,欧公(欧阳修)云《修禊序》,蔡君谟(襄)云《曲水序》,东坡(苏轼)云《兰亭文》,山谷(黄庭坚)云《禊饮序》,通古今雅俗所称俱云《兰亭》,至高宗皇帝(赵构)所御宸翰题曰《禊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统、孙绰等文士名流及亲友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溪畔集会“修禊”(一种古代民间习俗,于农历二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古人临水修…  相似文献   

8.
无锡东林书院《停云馆帖》刻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市博物馆在东林书院壁间发现了名贵的《停云馆帖》石刻二块(图版捌:1)。《停云馆帖》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手摹晋唐以来名家书法,由章藻等刻工鐫刻的一部丛帖。文徵明和他的两个儿子文彭、文嘉都善鉴古,所见古今名帖极多;文徵明的师执如吴宽、李应祯、沈周、王鏊,友人祝允明、唐寅、陈鑰、钱同爱等,又富于收藏,所以《停云馆帖》取材丰富,摹刻极精。第一卷《晋唐小字》,刻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其后陆续摹刻,在文徵明生前共刻成  相似文献   

9.
历代刻帖费时费力,而在明代私人丛帖中开风气之先的《停云馆帖》,却并列了三个版本的《黄庭经》,一个是作为对王氏法书的收录,一个是作为文氏自家书法成就的体现,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还包括了一个《黄庭经》残本。这不仅体现了文氏父子对于书法传统的钻研与继承、对金石趣味的体会与开拓,以及对人生幻灭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融入并引领明代中后期艺术潮流的一条独特途径,这是文家父子绝不亚于其绘画成就的文化贡献。对这个案例的探讨,有助于将文氏父子三人的艺术行为加以整合,通过金石学的桥梁使文氏父子不再隔离于近乎分别书写的书画与篆刻领域,进而对明代艺术史产生新的认识。近年来,关于明代经典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两大研究路径的分歧与前景曾引起过一些争论,而本文的论题刚好连接着这两个学术取向,一方面法帖自然属于典型的精英艺术,另一方面对于残本的兴趣却将传统艺术史的视野带向了更宽广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笄,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用品,只要是已成年的男女,人人都要使用它。什么是笄?《说文》云:“簪也”。《广雅·疏证》云:“笄……■也”。注云:说文先,首笄也,俗作簪,先簪,  相似文献   

11.
德谟克拉西与民主 五四运动(1919)前后,“民主”或“民主政治”,曾以德谟克拉西之译名盛行于时,当时起百科全书作用之老《辞源》(1915年初版)、老《辞海》(1938年初版)均有专条,其证也。  相似文献   

12.
(一)唐代雁塔题名与宋人刻石的始末西安慈恩寺大雁塔是唐高宗时所建,唐代社会风习,中进士的人必登雁塔,题名姓于塔内,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曾有记载,他说: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由此而出者终身为文人,……既捷,列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此条原引李肇《国史补》,今查原书失载) "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 "白乐天一举及第,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乐天时年二十七。" 从上面的记载,可见雁塔题名实为后世进士题名碑之始。  相似文献   

13.
陈志平 《收藏家》2005,(7):11-15
黄庭坚《寄岳云帖》,原迹乃“楮上小横卷”。明代郁逢庆编《书画题跋记》卷四和汪硐玉《珊瑚网》卷五皆有著录,并载有陆游和胡长孺跋。明清时刻入《快雪堂帖》和《黄文节公法书石刻》,今唯存拓本。所录文词内容为三言诗二首。  相似文献   

14.
赵孟頫的《天冠山诗》帖,是赵书中的名迹,既见于著录书,又见于刻拓本,并且还有称为真迹的影印墨迹本。但其中的关系怎样,却似乎没有人进行深究。今人杨震方著《碑帖叙录》,其《天冠山诗》条介绍云: 元赵孟頫行书自咏之诗,历来极有名,石现存西安碑林。诗二十四首,较《松雪斋文集》所录少四首。清翁方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各类流散文物的收集和保护。由于法帖不仅在保存我国悠久的书法艺术方面,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也保存了大量值得重视的历史资料,它不仅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主要依据,而就我们文物工作者说来,它对于文物鉴定中有关历代名人墨迹的鉴定,更有其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因而,上海市的文物机构在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近年来已收集了很多珍本、孤本法帖。这里仅就我所认为比较突出的两种珍本法帖作一简单介绍,由于我年岁过高,核对校勘诸多不便,讹误之处希读者教正。  相似文献   

16.
疫情帖     
正我们生而为人,应该对大自然多一份敬畏,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数年前,读加谬的《鼠疫》和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仅仅是把它当作一本小说来读,甚至说,也不排除一个狂热的文学青年对国外名家的追慕与敬重。所以,读得囫囵吞枣,以至于若干年后才发现自己更加偏爱《文学讲稿》和《百年孤独》。这一次,新冠病毒突然而至,让我不禁明白,也许,真正读懂一本书,可能需要某种身临其境。可惜的是,天水的小窝手头无书,只能留待他日,重读一次,想必体会要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7.
日神崇拜是世界早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原始宗教活动,中国古代的先民也曾崇拜日神,《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社茫茫。”玄鸟在古代神话中又称为乌,负载太阳运行周天,《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汤谷之上有若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传说中乌有三足,《淮南子·精神》云:“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谓三足乌。”王充《论衡·说日》云:“日中有三  相似文献   

18.
民国二十一年(1932) 一月十八日王履亨来,问蒋、胡、汪三人能合作否?若合作有济否?予云,三人无合作之可能,即合作亦无救济之力,以三人非其任也。一月二十三日以庄今夜来谈,王绍武本已来到龙溪口,忽然而返,大约因闻黄丕谟被刺之故以生疑惧也。此间闻其返也,尤为疑惧,现又遣江国璠、马空凡先后往迎,且为之解十万元往以悦之。呜呼!正路不行,时时行此穷策,无怪天下之多事也。二月五日在公武处闻得,王绍武已授军长之职,犹国材授副军长。  相似文献   

19.
正一首《布依圣境》歌词写得特别美,听《布依圣境》音乐时,更能感觉到这首歌的神韵,就像听着听着,身还没动就随着音乐走到绿色望谟了。望谟的绿色可能依赖了望谟大地血脉的巍巍大山,绿幽幽的座座群山的空气,是清新的、湿润的,"天然氧吧"的空气使生活在望谟的人都能健健康康,精神抖擞,因此,花草树木怎能不欣欣向荣,郁郁葱葱。而更魅力的,是生活在望谟的人们在树风水韵的日夜陪伴下,一出门便可以听见青山歌唱,绿水长流。  相似文献   

20.
一、王羲之《袁生帖》的流传情况2000年12月30日,日本书家谷川雅夫先生来访,带来《书に游ぶ》(二○○一年一月号)一册,其中披露王羲之《袁生帖》墨迹本,草书3行25字,彩图印制精良,有如亲对原件。此按行款录文如次: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也。《袁生帖》墨本是罕见之物。50年代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书道全集》第四卷作品解说部分,有中田勇次郎先生撰写的“《袁生帖》”条,提到“京都藤井氏有邻馆藏有模本,并有文徵明的题跋”,但是,平凡社30年代、50年代出版的《书道全集》两种版本选编的《袁生帖》,都采用明朝华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