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引言一九五○年九月二十一日,我們的考古團由北京出發到東北去。二十二日到錦州。二十三日早晨、遼西省政府專為我們開來一輛汽車,準備在錦州市内,調查古蹟。在錦州市區最值得看的,是广济寺磚塔。凡是到過遼西的人,都知道遼西有一句話,說明地方上的偉大建築,就是:「義州的佛像錦州的塔。」這兩處佛教勝地,勞動人民的創作,都是遼代建築的,不僅是東北地方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2,(2)
一、發現和發掘經過董四墓村在北京西郊青龍橋西二里,金山的南麓,村西有明代景泰帝陵,據日下舊聞考的記載,這一帶是明代妃嬪皇子叢葬的所在。村東存在着三個摻合石灰的夯土築成的巨大墳堆,在村西有一座已經被盜而坍陷的巨大磚塘。董四墓恐怕是東四墓的訛傳,據乾隆二十四年重修天僊廟記說:‘神京  相似文献   

3.
《文物》1950,(11)
南京博物院整理古墓近况該院田野工作隊工作現已進入新階段,献花岩古墓墓門已開,探溝內八十四塊青石和四十三塊黄石以及許多碎石,被搬開後,突然露出約有二三噸重的青石,一半埋在土中,這樣大的青石出現了兩層,有五塊,石上並有五層青石板,約計五十餘塊。偏東第五層青石板下  相似文献   

4.
奉國寺在義縣城內東街路北,因為大殿內有七個大佛,所以也稱七佛寺,又因為佛像比較高大,一般都叫它大佛寺。寺前有大空場,門左右有石獅二座,山門一間,門內有瓦頂木牌樓三間,後面有彌勒殿五間,殿後就是大雄殿。  相似文献   

5.
一、現存的古建築闕古代宫殿、寺廟、墳墓前都有闕,它是分立在兩邊的兩個樓閣形建築物。古代的闕,據方誌和其他的記載,在四川的應有三十多個,但事實上,保留到現在爲我們所知的,全國總共不到二十處,都是石造的。其中四處在華北,是河南登封縣嵩山的太寶、少寶、畝母廟三闕,和山東嘉祥縣的武氏  相似文献   

6.
《文物》1953,(1)
稷山縣農民胡金章爲了挖磚出賣,在去年八月三日私自把縣城北門外地裡的一座古墓挖開,發現墓內有瓦棺十四付(兩付已被打破),高一尺五寸,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0,(Z1)
遼西省阜新縣十區腰衙村小洞廟西山坡上,於去年十一月,丈評土地時發現古墓。此墓墓門向南,係穹窿形。墓高約六米,直徑五米七,隧道長四米,寬一米三,墓門高二米。在隧道中間左右,又另築穹窿形墳二個,其直徑二米,高三米三;左右之小隧道長零點九米。頭道墓門係用石封,开掘后墓內全係泥土,掘至隧道中間,發現有故晋國夫人墓誌銘一合,長寬各三尺,铭厚三、八寸,蓋厚二、五寸。二道墓門旁,見鑲銀鐵鎖一個,約長尺餘,門兩旁置黄釉雞冠壶各二個(均遺失,碎片亦不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1,(9)
(一)發見經過: 一九四九年八月下旬,因大雨山水暴發,義縣西山村西山溝岸崩裂,露出磚築营造物一小部份,为牧牛小孩所發見,村民認為是王坆,必有財寶,當做「救災生產」,於八月二十八日開始挖掘。开掘時用炸藥包爆破墓門及前室一部,放出七尺深的積水,取出所有副葬品,把其中重三兩餘的純金鐲一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3,(8)
五月中旬以來,廣州市郊陸續發現了許多古墓。在郊區十九路軍墳場附近,共發現了五座東漢墓和一座唐墓。其中一座漢墓比較完好,這是一個十字形的磚墓,十字中央是個圓頂的四方明堂,明堂貫連着左右側室、後面的棺室和前面的墓道口,墓長七公尺四十九公分,是近半年來廣州市郊發現的幾十座古墓中最大的和形式最特殊的一座。它的圓拱都是用刀磚築成的,沒  相似文献   

10.
王文楚 《中华文史论丛》2012,(1):227-243,397,398
北宋登州在經濟、軍事、航海上俱有特殊地位,與首都東京開封府之間交通聯繫密切,構成了京東驛路大道,惜無完整的文獻記録。本文依據零碎的史料,考述這條驛路所經京東大州及其驛程。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4,(12)
長沙市北郊楊家灣,位於五家嶺之西,李家湖之東南,靠近北長路通過衡陽鐵路的道口。據當地羣衆說:「該地解放前土坡很高,原來是义塚,解放後在這里開荒生產,設窑燒磚,後來又大量的平土方,現在的地面比過去要低一丈多。」本年七月间,該地進行土方工程時,文物清理工作隊曾去調查過三次,在第一、二次調查時,除了見到中國科学院清理過的墓坑之外,还有幾個已被挖坏的唐、宋墓。到八月十一日進行第三次調查時,發现有幾个汉代墓葬,十四日  相似文献   

12.
一、自然環境對洞窟的影響概況莫高窟在敦煌縣城東南四十五里鳴沙山下。窟前的平地較敦煌城高出二百公尺,所以從敦煌南門直向東南是一個平緩的坡地,坡地的東南端東與三危山、西與鳴沙山相銜接,自兩山間流出的大泉把這坡地劃成了一道深而寬的河床,河床西側是距地平約四十公尺高的直立崖面。自四世紀初至十三世紀,在這崖面上創造了數百個洞窟,它們佔據了全長約一千六百公尺的崖面,這崖面可分為南北兩區,南區總長約一千公尺,共有四百六十餘洞窟,便是我們熟知的敦煌藝術寶  相似文献   

13.
姚鑒 《文物》1954,(12)
在「全國基本建設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覽」中,河北省展出了望都縣汉墓壁畫的一部分摹本和墓中發現的一些陶明器,其中壁畫摹本很引起參觀者的注意。北京歷史博物館因為這是關内第一次發現的汉墓壁畫,(以前只有東北遼陽和營城子有過汉墓壁畫的發現),商得河北省文管會同意,派同志赴望都摹繪。在工作進行中發現此墓的磚室結構和一般汉墓也不相同,因而决定詳細測繪,費時一个月才完畢,今將工作結果簡單報導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史華慈是一位猶太教的貴族精英(aristocrat)。當我這樣說的時候,我知道,史華慈會有點不安,也許甚至有點不快。他也許會揚起眉毛,直瞪着我,然后耐心地等待我解釋。對于他的身份,他自己有一個看法,這會引出一個他樂于講述的故事。各位中的許多人也許已經聽他講過這個故事:史華慈二戰服役结束,  相似文献   

15.
禹州之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般人所通稱的均窑,牠的產地,是现在禹縣的西鄉神垕鎮。禹州志上說:"州西南六十里,亂山中有鎮曰神垕。有土焉,可陶為磁。"原來禹縣在北宋時候,是陽翟縣,金稱鈞州,明萬歷三年,因避神宗的名諱,改稱禹州。所謂均瓷,在北宋時候,是緊鄰汝州陽翟縣的一種青瓷器而已,就没有均窑這一個名稱。而南宋的記載裏,也没有提及過均窑。它的興起,是與汝窑的衰落有着密切的關係。這一點我在"汝窑的我見"一篇文章里,已經說過,就是汝窑在衰落以後,製瓷中心,即由汝州移到陽翟。此種跟汝瓷逈不相同的青瓷器它的聲價就日高一日起來,因此到了明代,汝瓷僅是一個歷史上的過去名詞,而均瓷則為一般人所稱道。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東南亞一個以華人為主體(占總人口的78%)的新興國家(1965年獨立),由于特殊的文化、歷史和地理條件,新加坡對中國的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而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在這方面的作用和成績,在海外漢學研究中占據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在開始介紹漢學中心的緣起和發展之前,請允許我先簡單回顧一下中文系的歷史和教學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51,(2)
前言湖北文化舘在解放前原有二十五所(民衆教育舘),但接收時均是人財皆無,故談不上恢復,全屬重新建立與發展。一九四九年不及五個月內,所建立的已達解放前數量,一九五○年四月底止,已發展達五十餘舘,截至十月底全省已有七十六個舘和七十三個文化站。就現有材料看來,除思施專區全部縣份,宜昌專區大部縣份外,其餘各專市區(除個別縣)均已普遍建立,有些縣市並已發展二至三個舘,幹部已有四百餘人(各舘一人至二十五人不等)。除少數幹部對文化舘事業發展前途及重要性認識不足,消極鬧情緒外,絕大多數幹部均是積極苦幹,雖然業務不熟,但尚能根據本身條件及羣衆需要鑽研摸索,並有不少新的創造。經費方面,各市由每月五千斤米至兩萬斤米,縣舘有每月六千斤米(天門),三千斤米(大冶全專區各縣舘),一千五百斤米(多數),三百斤米(少數)不等。由於以上情况,故使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特別在一九五○年五月至七月的文化舘幹部輪訓班幹部回館以後,工作更形迅速開展。九月文代會後起了很大推動作用,但由於以下幾個問題未很好解  相似文献   

18.
东北文物工作隊今年六月上旬在三道壕發掘了一羣晉代墓,其中三座石槨墓較为典型。茲將清理情况介紹如下: 一、墓羣位置和保存情况三道壕是遼陽市北郊一个小屯子,距离城區約五里,墓羣就在三道壕屯北一里許的窯業二場採土場西北角,这一帶  相似文献   

19.
一、發現的經過這碑發現於一九五二年八月。由於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設局在安定門東側城牆(位置在雍和宮和關帝廟後)新開豁口內東北位置上發現了碑頂,卽通知中央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乃通知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文物組進行勘察。到八月十九日經過四周深入的挖掘,碑  相似文献   

20.
巴中縣在四川的東北部,從唐代開始就是巴州,到民國初年才改為縣。據縣誌記載,在城的四郊都有造像石窟。在東面的叫東龕山,「東洞在東龕山下一名靈芝洞,高二十餘尺,濶幾百尺,中有古釋迦大像一尊,餘數像亦半之,左右設五百阿羅漢,塑繪莊嚴,精巧絕倫,地甚幽曠,莫詳其始,或即唐時作也」。南龕山古名化成山,在縣南二里,據縣誌所錄唐嚴武奏請赐巴州南龕寺題名麦,「州南二里有前件古佛龕一所,舊石壁鐫刻五百餘鋪,劃開諾龕,化出眾像……」。此表為乾元三年題(公元七六○年),即稱為古佛龕,則創始當更在乾元以前。西龕山在縣西二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