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翀宇 《东南文化》2023,(1):157-163
“一米线”是博物馆运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博物馆是否设置、如何设置“一米线”,既影响博物馆的展览效果和观众的观展体验,也涉及博物馆的观众需求、观众注意、观众态度、观众行为等一系列观众心理与行为的问题研究。“一米线”在博物馆的文物展示空间、互动教育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中,其功能与效果各有利弊。从人群行为控制理论观点出发,博物馆应兼顾展览效果与观众感受,利用视觉设计解决观众视觉引导的问题,在展示空间中利用群体结构控制,合理设计“一米线”及其使用形式,从而实现观众群体需求和使用感受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知识传递与文化传承的叙事空间,数字媒体时代下观众体验需求的升级要求博物馆重新思考展览呈现与价值传递。荷兰WonderKamers 2.0和MicroPia两座博物馆十分注重交互体验设计,获得了良好的观众体验效果。博物馆交互体验可以看作是一种从内容到技术再到情感的转化模式,由此构建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模型,能够为我国博物馆交互体验技术的运用和知识的传播提供新思路。在构建交互生态体系时,我国博物馆应注重叙事的空间优化,通过数字媒体的合理调用实现内容和技术的高度适配,提升博物馆交互设计的合理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进而创建展览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网络,帮助观众感受到愉悦的沉浸式体验。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博物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移动应用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但也存在着利用率低、用户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故宫博物院”小程序作为国内博物馆基于移动终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典型案例,通过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体验需求、定制专属内容服务等,让观众在使用应用中爱上博物馆、在互动中获取新知。博物馆若要基于移动终端为观众提供全面真实的体验,可通过构建知识图谱和互动设计来吸引观众,以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观众的体验需求,并利用移动终端将真实情境与虚拟体验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前所未有的超越真实的全面体验。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快乐"成为博物馆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博物馆吸引观众、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字媒体技术为博物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通过将快乐与博物馆展览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服务观众,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观体验."游戏"作为一个重要展示方式,不仅对儿童具有强大吸引力,对成年人也同样重要,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应该充分利用游戏机制使展览变得更具吸引力.创造快乐也是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数字时代博物馆需要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使观众在快乐的博物馆体验中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5.
服务观众是博物馆服务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方面,研究和服务观众已成为当下博物馆工作的重心之一。此文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为例,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得出该馆在观众感知体验上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发展对策,以期形成博物馆与观众的良好互动态势,让更多观众分享博物馆文化,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公众文化、休闲、教育服务的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高涨,调查研究表明,截至2019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有5535家,同时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也带来了大量的参观人群,博物馆应该紧抓这一次的机遇,利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化的新型技术手段,以观众的需求和体验为中心,建立观众服务平台,引导观众主动参与,提高博物馆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常丹婧 《东南文化》2021,(5):169-175
当下社会处于迅速发展和转型之中,"参与"是博物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词,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博物馆势必要向更强的参与性转变,从而满足公众新的需求和期待.在博物馆学习中,观众参与表现为在意识中将自己设想为主动的探索者,在行动中通过体验或操作增进认知.观众参与的特点包括以阐释性展览为参与的场所,以身体、情感和思维为参与的要素,以意义的构建和共享为参与的结果.博物馆可从分众化的展览系统、与观众相连接的展览内容、情境化的沉浸体验、游戏化的参与方式、多感官的体验模式、观众参与表达的平台、群体参观的社交环境七个方面构建参与性的展览环境.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观众是博物馆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进步依托于理论的成熟,但是目前学界有关博物馆观众这个定义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本文作者对以往有关博物馆观众的若干流行定义进行了质疑和辨析,同时对博物馆观众的定义进行了新的探讨,提出了自己对于博物馆观众的理解,即博物馆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文章结束部分进一步对博物馆环境、博物馆体验以及人的集合体等信息点进行了必要的深化补充。  相似文献   

9.
后疫情时代,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已不再是衡量博物馆观众量的唯一标准,社交媒体正在成为博物馆人气比拼的新战场。如何突破传统的策展模式吸引更多的观众,是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策展人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作者认为,多感官认知、沉浸式体验与"云展览""云传播"的紧密结合,是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更好服务大众、扩大博物馆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新时期需要新的设计理念。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信息中心的传统形象,在当今受到了现代交流方式多样化的考验。“体验理念”的实践既能为经济领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博物馆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体验、情景体验和文化体验,故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应以人为本,确立“体验”的展示理念,培育博物馆体验兴趣;突出体验诉求,做好目标观众的分析,制定相应的展示形式;深化主题体验,满足个性化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11.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康纳派瑞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美国博物馆通过以观众体验为核心的调研、分析和创意设计,成功缔造了博物馆营销的传奇。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博物馆而言,既需要学习西方博物馆先进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同时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博物馆的"原真性、学术性和原创性",才能在日趋激烈的文化娱乐行业竞争中,重新构建自己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通过展览将物品建构为展品的时候,也为观众的感官体验创造了条件。在博物馆空间中,物品以展品的形态影响了其在人类社会中的绝对时间;而观众这一暂时性的身份与地位,使得其在博物馆空间中的感官体验过程是在其相对时间中完成。观众参观时间的暂时性,使得展品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存在是以刺激观众感官体验为前提;观众感官体验过程中的展品,是物品的绝对时间在现代性社会中延续的一种形式。而博物馆与公众之间距离的缩小,亦使得博物馆通过展品与观众试图重构"物"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文化的窗口,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提升博物馆的活力,增强其对当代人的影响力,是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文章以莘县博物馆为例,分析了博物馆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梳理文博资源、阐释文物价值、创新展陈方式、观众互动体验、搞好主题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利用的改善措施,让观众了解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学习文博知识、陶冶情操,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博物馆资政育人的作用,以促进博物馆宣传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评判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仅要看它的收藏丰富程度,更要看它在鼓励公众参与和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来博物馆参观的公众无疑是博物馆能接触的数量最多、成份最复杂、最易受影响的博物馆观众.这些观众也显然是推动博物馆整个工作进步的重要力量,尽管常常被忽视.就某个观众个人的体验而言,今天博物馆的参观者很可能成为明日的、遥远的博物馆宣传者和义务的博物馆公共关系联络员.我们的职责是:必须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扩大每个公众积极、有益参观博物馆的机会.为此,从观众进馆参观到出馆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关心和照顾观众.让我们模拟一下这种角色,假如一个观众首次来博物馆参观,试想,我们应从哪些方面去关心他,使他在博物馆获得一种美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从博物馆出现至今,其观众的结构已扩展到包括各个年龄层以及各种行业。随着这种变化,以展品为中心的展示形式也转移到注重体验的展示形式。从体验的特点入手,博物馆吸引观众的手段也需相应地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6.
余奕华 《神州》2013,(17):34-34,36
从博物馆出现至今,其观众的结构已扩展到包括各个年龄层以及各种行业。随着这种变化,以展品为中心的展示形式也转移到注重体验的展示形式。从体验的特点入手,博物馆吸引观众的手段也需相应地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与满足观众的娱乐性需求之间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好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博物馆在重视社会教育功能的同时,必须正视观众的娱乐性需求,应该把娱乐功能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并尽可能地满足观众的娱乐性需求。博物馆娱乐功能的发挥和加强,这不仅有利于博物馆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观众,而且也有利于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的作用在更宽广的范围里得到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理论,被运用至博物馆展览阐释,是博物馆展览强调观众体验的全新探索,也是构建展览基础理论的初步尝试。在厘清具身认知理论及其与博物馆展览关系的基础上,从观众身体的感知觉及其与环境的强耦合两方面,探究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如何运用具身认知理论来深化展览阐释,并从中寻绎突出认知逻辑中的形象思维、重视观众的物理身体、强调观众的环境体验以及构建阐释系统,模糊认知边界作为运用该理论进行展览阐释的四点原则,以促成观众在观展时获得强烈的穿越感和逼真的沉浸体验,推动符合现代阐释要义的展览理论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9.
时兰兰 《丝绸之路》2022,(3):184-188
博物馆调查问卷架起了博物馆公众文化服务工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新时代博物馆的研究发展迅速,以观众为主体的研究日渐受到重视,多元和需求是新时代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趋势,各个博物馆都践行着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宗旨,调查问卷是必不可少的首选之一。博物馆进行观众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观众需求有更全面、更精准的了解,是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博物馆通过观众调查问卷,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等服务水平也得以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6,(1)
近年来,特别是免费开放以来,国内博物馆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巨大的观众流涌入公立博物馆,产生了一系列以往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如何能够在新时期正确地把握住观众的定位,以观众的需求出发,更好更快地发展博物馆事业,是现今博物馆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下文均简称陕历博)近年来所进行的观众调查数据作为支撑,对于博物馆现今观众问题中最主要和最基础的问题之一——定位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三个观众群体的划分,指出了当前主体观众的定位,以期能够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