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遗产的真实性是种旨在确定遗产价值,对其各方面是否名副其实的判断。随着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构成的认识深化,也经历了"文献信息真实性""作者真实性""文化传统真实性"这三种真实性的认识扩展;但真实性的理论模型与内在逻辑始终是一样的,作者真实性始终是建筑遗产价值及其真实性的决定性因素,并反映在各种国际保护文件与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重建行为本身反映了人们对于已毁建筑的记忆和价值的认同。在当代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重建活动具有了一种试图重现已消逝的重要历史建筑形态或价值的动机。作为对集体记忆或文化传统的尊重,特别是当重建本身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这种重建就具有了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义。但从基本逻辑和物质的层面,重建的建筑无法等于已毁的建筑,二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重建的建筑作为新的建造物,在艺术、历史见证等方面并不具备与重建对象——已灭失的建筑同等的价值,从真实性的角度二者之间也不存在物质上的关联。从这个意义上,重建后的建筑在被附加上时间价值之前,并不具有文化遗产本身的属性。  相似文献   

3.
大观亭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安庆的地标性建筑,是皖江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和文化符号。由于历史的原因大观亭主体建筑已然湮没成为遗址。但其固有的"文化精神"依然存在,并传承于人们记忆之中,遗址本身也亟待保护。对标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对大观亭遗址的价值进行重新梳理和再认识,可以为城市核心区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建设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城市文化品格日渐丧失。如何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历史文化记忆且在当下语境中建构城市历史建筑的现代价值,是一个实践上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将伽达默尔的空间艺术理论应用于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和有效利用等实践之中,借助对历史建筑"偶缘性"特征的阐释,让历史建筑与生俱来的原始生活目的延续传承,成为城市历史记忆的生成者;借助对历史建筑"装饰性"特征的阐释,让历史建筑"反作用"于当下空间境遇,完成对城市文化品格之当代构建。在哲学诠释学空间艺术理论解读之下,历史建筑就能够承担起记忆城市历史文化品格、弘扬城市文化精神价值之重任。  相似文献   

5.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文化和旅游融合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真实性是其核心问题。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中,由于真实性被局限在一个偏向于本体、原状、过去、历史价值的视角中,旅游的商业利用与遗产的真实性保护产生了分歧。另一方面,旅游研究领域中也存在真实性问题。国际遗产思辨研究和旅游研究成果显示,参与文化遗产(物质与非物质的)旅游活动的人也在相当程度上参与了文化遗产价值的构建,而他们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体验是融合文化遗产和旅游中两个真实性的理论基础。"主观真实性"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真实性理论融合方案,这种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上的真实性概念,可以更好地阐释在旅游活动中人与遗产本体的互动关系,从而将文化遗产和旅游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朱煜杰 《东南文化》2011,(3):118-122
近年来,西方国家世界遗产保护体系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遗产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跨文化的视角看,中国遗产保护在借鉴西方的遗产保护体制时,需要注意保护体制和管理对象的差别,也要注意东西文化的差异导致的对遗产保护中"原真性"的不同理解。因此,中国遗产保护既要重视传统历史文化和物质遗产中的精神元素,也要考虑在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更要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出发,在遵守国际保护理论精神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特征的保护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的"遗产"名称来源于一般生活常规的"遗产"名称,实物形态为财产,两者之间既有相同及重迭的部分,又有不同的特征。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并不仅仅着眼于其权属、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而是着眼于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和审美等文化价值,关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可对遗产作不同的分级和分类。遗产学专家的长期论证表明,"遗产"一词较为贴近遗产学或遗产旅游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兴起、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建筑遗产研究保护力量的壮大,以科学知识解读建筑遗产病害机理、以科学理念制定建筑遗产保护方案、以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实践,逐渐成为民国时期文物保护领域的亮点和特色,开启了中国建筑遗产科学保护之先河。对典型事例或样板工程进行回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早期历史及其蕴含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预防性保护这个概念源自欧洲遗产保护领域,现今在博物馆馆藏文物领域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规范性参考框架,而在建筑遗产领域则是相对比较新的概念,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作为专题研究被学术界讨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是在对建筑保护和建筑修复的长期争论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个概念,并历经多年实践逐渐自成体系而成为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一支。目前就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本身虽尚未形成定论,但就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三个层次、重要组成部分和相关行动等方面已基本形成国际共识。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分成:奠定现代理论基础(19世纪中叶-1960年代),现代实践摸索之始——文物古迹监护和计划性保护(1970年代),保护的重新定义和新技术方法的纳入(1980-1990年代),21世纪逐渐自成体系等四个阶段。在博伊托、布兰迪和费尔登等学者的保护理论的引领下,自1970年代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在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方面进行了相关实践,UNESCO、ICCROM、ICOMOS等国际组织针对环境风险灾害和建筑遗产本体损毁这两条主线开展国际联合实践和研究探讨行动,提炼各国的成功经验和理论,通过国际行动和发布国际文件推广至全球。这些均促进了当今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体系的构成,其概念和框架还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陈建标 《文博》2010,(6):66-70
仙游地区的清代"乐善好施"坊,是地方官吏奉旨为捐资兴学、修桥、铺路的清代巨商陈天高构建的表彰性牌坊,它是福建省迄今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湛的清代功德坊建筑。作为地方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其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传统的慈善文化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世代传承下去。因此,"乐善好施"坊的作用已超出建筑本身,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和传统的慈善文化等诸多领域方面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20世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常读常新的"五四",已伴随我们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一抹青春记忆。时值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我们以记忆史的整理与研究来纪念中华民族不老的青春记忆。五四记忆史之发掘和整理,在于追溯"五四精神"之初心,不忘"五四精神"之传承,启迪未来"五四精神"之发扬。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学术概念,"五四"在内涵上和外延上有着丰富的理解和阐释,"五四"概念之  相似文献   

12.
目前,鼓浪屿正式获中国政府推荐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作为城镇型的遗产地,其承载世界遗产价值的城市遗产的日常保护与管理、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遗产环境的维护、遗产蕴含的历史文化的阐释及展示等工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从自然基底、建成环境以及非物质层面与社区场所精神简要分析承载"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突出普遍价值的价值载体。随后以历史性城镇景观(HUL)保护方法的视角,分别论述如何动员从"自上而下"的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层面,以及"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层面的力量,共同对价值载体进行全面、可持续保护的方法。希望通过历史性城镇景观的保护方法在鼓浪屿的实践,继续探讨这种方法运用在更普遍的历史城镇遗产保护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流传于汶川地区的羌族羊皮鼓舞是"通灵""展演"与"历史记忆"三位一体的地方文化,在羌族人眼中有法事之舞与表演之舞的区分。但在国家"非遗"语境中,以其具备的"表演"特征,将之列为传统舞蹈类国家"非遗"项目。基于凝视理论的研究视角对之进行解析显示,国家与地方社会在全景敞视地方文化的过程中,因各自视见的不同形成了视觉差,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主体对文化的定义与文化再生产,也影响着"非遗"传承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活态遗产理论与保护方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一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遗产价值评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利益相关者珍视的价值往往不同。自19世纪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活态遗产所具有的文化价值,通过对遗产使用功能的延续来表达其文化重要性。在全球化与地方文化复兴的新世纪,ICCROM建立起基于非西方保护实践的活态遗产保护方法(LHA),它突出核心社区在遗产决策中的话语权,不惜以物质替换来保证功能的延续,并将此视为对文化价值的阐释。在我国保持活态文化的遗产地,应当考虑将遗产社区纳入遗产管理体系之中,尊重他们对地方与民族文化的表达与实践。将权利共享与地方发展相结合,以地方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遗产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突出的历史底蕴与遗产价值,在遗产保护视角下对其文化基因进行提取与可视化,可以彰显古镇历史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核,为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的科学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靖港古镇为研究案例,通过提炼其景观基因、生产基因、生活基因、艺术基因、历史人文基因和意识形态基因,构建文化基因谱系并建立文化基因知识库,实现靖港古镇文化基因的结构化展示与数字化存储,有助于靖港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再现。  相似文献   

16.
面对20世纪建筑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增多,面对城市更新对近现代建筑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企盼,自2016年起第一批、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已经面世。本文从建筑作品、设计思想、科学与艺术价值诸方面研究了20世纪建筑的遗产价值与当代影响,还从跨学科角度分析了在历史建筑保护重大命题下,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的城市建筑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价值评估是我们认定文化遗产构成、开展保护工作的依据,全面、整体阐释遗产价值对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遗产具备突出的普遍价值,这种普遍价值的概念强调了国际与国家层级的价值,较少顾及当地与社区层级的价值,可能造成价值阐释的不完整,从而带来遗产保护与管理的问题。以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为例,陵寝机构在时代转变之中留存为守陵村庄,家族历史赋予守陵人后代独特的身份认同,村庄历史与当地民俗可以作为清西陵建造、管理历史与礼制文化内涵的生动解说。同时,遗产地居民在地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遗产管理之中,重建他们与遗产的联系,从而赋予遗产地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世界遗产》2014,(5):102-107
历史文化街区因具备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等特征,被称为"活"的城市文化景观。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精神需求以及审美观念上的变化对历史街区保持传统风貌特色带来很大挑战。保护理念与方法则从大拆大建、仿古造假,逐渐趋向于以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的渐进式保护模式。以下遴选出的国内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案例,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衰败,留下了许多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印记,而今在延续街区传统风土并兼顾城市发展方面,又再现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遗存县治"是县级行政区划变迁的政治(行政)聚落遗存。论文以浙江省为例,在历史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遗产保护的视角分析了"遗存县治"遗存特点,认为"遗存县治"是中国传统政治(行政)文化和城镇规划思想的重要载体,即作为曾经的中国古代地方基层政治(行政)中心,遗存了丰富的地名遗产,保留了古代基层行政文化,反映了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保留了较好的传统政治(行政)城镇格局,仍能与周边山水环境融为一体,是中国(东方)农业文明背景下的聚落遗存代表,拥有较高的遗产价值。加强对"遗存县治"类小城镇的学术研究是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也为我国历史城镇遗产特别是历史小城镇遗产的申报提供了案例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历代传承的寺观坛庙是我国建筑遗产的重要一类。本文以此观察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现象,孔庙建筑的维护是具体案例。民国时期,这些历史建筑成为文物法规的保护对象,也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间。社会以之为精神文化象征而关注其物质保存,并通过保护和使用方式发挥了教育功能。"不改变原状"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的修复实例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