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茶》2011,(8):36-36
蜂桶鼓舞是双江地区布朗族独具风格的传统舞蹈,因以蜂桶鼓——这种在形状上描摹民间养蜂所用蜂桶的打击乐器为主要道具而得名。演出时,两名年轻男女双手各持一条“帕节”(即毛巾)在前面跳“帕节舞”引导。舞蹈动作主要是甩毛巾。  相似文献   

2.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虽流派众多,却有着一以贯之的基本特征。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引进自由主义思潮的先驱人物,其自由思想主要源于西方,在引进的过程中结合晚清社会语境做了一定的修正,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思想。本文旨在通过对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基本特征的把握,在比较视野下探究梁启超的自由主义思想,认识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3.
端木蕻良的小说语言除了吸取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语言的典雅和西方小说语言的睿智外,还充分地汲取了地域文化和北方方言(主要是东北方言)的营养,从而使他的作品《科尔沁旗草原》具有了雅俗共赏、独具品格的语言特色.他所使用的语言既提高和净化了东北的方言俗语,又为西方和中国的古典语言灌注了野生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近代以来新疆艺术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对各艺术种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进行了概括性的研究,认为新疆艺术和中国政治社会变化密切相关,各阶段的新疆艺术既有其鲜明的时代烙印,也深刻地体现着其独具的传统特点;虽然新疆艺术受东、西方文化和艺术潮流的影响,但是此期中国内地艺术的影响深刻而全面。  相似文献   

5.
《湖南文史》2012,(2):40-40
国学大师钱穆曾在《中国历史精神》一书中说:“若把代表中国正统文化的,譬之于西方的希腊.则在中国首先要推山东人。自古迄今,山东人比较上最有做中国标准人的资格。”山东为孔孟之乡,两千余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独具文化特质的山东人:好客.耿直.  相似文献   

6.
浮世绘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它受中国古代仕女画、小说插图、木版画及彩色套印术的深刻影响,并融合了日本民间审美风尚,最终发展成为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而后又影响了西方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文章试图对日本浮世绘艺术发展中折射出的文化的输入与输出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值此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文博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文博会的各国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历史表明,世界各民  相似文献   

8.
冠中,名冠中华之谓也。然而当代中国画家吴冠中不止名冠了中华而且名冠了世界。他品尝了西方禁果又苦恋东方伊甸园,创造出优化混血独具个性的新体系,开拓了"水、油、墨"、"灰、白、黑"、"画、文、诗"三个"三方净土",成为林凤眠之后中国新艺术的一位杰出代表,博得了东西方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和共鸣。他首次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惯例  相似文献   

9.
高楠楠 《神州》2013,(14):22-22
新疆自古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文化悠久,在铁板河出土的三千八百年前的楼兰睡美人为新疆的文明拉开了序幕。新疆为古代的西域,是于东西方交通的要塞,四大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新疆独有的绿洲文化和游牧文化。新疆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因为其独具的历史文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法兰克加洛林时代,一批以大年代记为主体的历史著述前后相继,接踵问世,构成了一种独具风格且纵贯一个半世纪之久的历史叙事系统。其中《圣伯丁年代记》占据着一个独特的地位。它以相当翔实、相对权威和比较丰富的内涵,记述了9世纪中叶前后半个多世纪加洛林王朝,特别是西法兰克的各类重要史事,实为加洛林时代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现代史学认识、重构9世纪西方社会历史进程的关键性史料。西方学界对这部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辨析、解读和研究,其学术成果十分丰富,值得中国学界借鉴,进而推进中国学界对西方中世纪早期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1.
陈友冰 《安徽史学》2004,(1):103-109
本文对古典爱国主义研究中向来未能厘清并容易引起混乱的几个问题,诸如"夷夏之辨"与"胡汉一家";军事、政治上的征服与思想、文化上的反征服;征服者符合历史潮流的统一趋归与被征服者的家国之忠等,试图重新加以辨析和界定,追溯其源头,厘清其演进和流变,评诂其在中国国体形成及中华各族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得失.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Memory’ is often confused and mistaken for myth; this is in turn connected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mistaking collective mythology and common myth for the idea of a ‘collective memory’. This essay discusses memory and history termi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generic concept ‘classical tradition’. The case study explored here – the nineteenth-century Walhalla ‘temple’ near Regensburg in Southern Germany – is an attempt to discuss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focusing on archaeology and architecture rather than philology), within the parameters of the memory and history debate in contemporary historiography. The essay aims to develop the position of the iconic and symbolic importance of antiquity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in the memory and history debate as well as in historical writing. The concluding remarks emphasise the necessity of historicising tradition and its genealogies, conceptualised here as a tradition of legacies.  相似文献   

17.
18.
R. G. Collingwood's New Leviathan (1942) presents an account of two ‘dialectical’ political processes that are ongoing in any body politic. Existing scholarship has already covered the first: a dialectic between a ‘social’ and a ‘non-social’ element, which Collingwood identifies in Hobbes. This essay elucidates a second: a dialectic between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which regulates the ‘percolation’ of liberty and the rate of recruitment into what Collingwood calls ‘the ruling class’. The details of this second dialectic are to be found not in Hobbes, but in the work of Vilfredo Pareto and Gaetano Mosca, yet Collingwood's connections to these fathers of ‘classical elite theory’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